内容简介
作者:[比] 钟鸣旦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原作名: The Chinese Gazette in European Sources:Joining the Global Public in the Early and Mid-Qing Dynasty
译者:陈妍蓉
出版年: 2025-2
页数: 496
装帧: 精装
丛书: 论衡
ISBN: 9787208192799
钟鸣旦教授的《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一书介绍了18世纪的欧洲人如何在中国境内阅读邸报,以及他们作为全球代理人如何变身为作者和译者,让邸报成为全球信息网的一部分,向欧洲输送关于中国的信息。清代邸报不但让欧洲人了解中国,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真正 对中国感兴趣的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对话,甚至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欧洲关于亚洲知识。可以说,邸报在欧洲的流传,对伏尔泰、魁奈和孟德斯鸠等重要的启蒙思想家都产生过影响,“应当说,这正是一个‘国际思想史’的绝佳案例”。 ——————————————————————————————————————————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关于清代“邸报”在欧洲流传情况的研究。现存1800年前的邸报的资料来源主要是清初生活在中国的欧洲人编纂的欧语文献,这些文献在中国汇编完成后以私人信件、报告以及翻译等形式送至欧洲,大多被收录在有关中国文化的文集中。一方面,它们记录了早期清代邸报的实貌、规格、版式、内容和使用情况,并涵盖了中文史料中未记载的信息;另一方面,它们也展示了欧洲人在中国如何阅读邸报,以及他们作为全球代理人如何向欧洲介绍中国,进而使邸报加入全球信息网络的情况。作者分别选取康、雍、乾三个时期中的代表性个案详细分析了这一过程,证实启蒙运动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和治国之道的重要观点,正是建立在与邸报直接相关的文本基础上的,说明邸报及其所承载的思想观念进入全球公共领域的时间远比我们所认为的更早。
相关声明
本博客所有资源收集于网络,本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商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仅限个人试读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温馨提示:由于不可控因素,链接有时效性,若失效或下载问题,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