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眼睛不看光明》pdf电子书下载

原创 野人  2025-02-20 15:18  阅读 0 次

《黑色的眼睛不看光明》pdf电子书下载 pdf分享 第1张

内容简介

作者:[美] 玛利亚娜·亚历山德里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理想国
副标题: 发现真我的“幽暗情绪哲学”
译者:高天羽
出版年: 2025-1
定价: 56.00
ISBN: 9787222232808

踢走有毒正能量 负面情绪也能成为人生正途 不盲从自助书,不慌乱吃药 帮低落者解开纠结,找到主心骨 ◎内容简介 “追求情绪稳定,让我们自相矛盾:原则上我们认为应该正视他人通过负面情绪表达的诉求,但这个负面情绪落到自己头上时,我们却自感负疚。” 本书指出,市面上流行多年的“ 自我情绪管理”“积极正能量心理学”实是对个体的漠视、愚弄和操控,是“积极态度暴政”。上位者可以这样愚弄弱势个体,个体却不可如此盲从或自我怀疑。破题后,作者从愤怒、痛苦、哀恸、抑郁和焦虑五个所谓“负面”情绪维度,以犀利的笔触,结合生活实例及敌友双方的心理学和哲学理论进行讲述和分析,挖掘社会对负面情绪的惯常态度出自什么思想根源,这些思想资源又有何错误——特别是在面对鲜活、复杂的实际生活事例时。旨在为弱势者(特别是“女性”这一历来被锚定为“情绪化”的群体)拆穿上位者的把戏,突破僵化文化的桎梏,提供声援和鼓舞。 本书既是通俗哲学,更是生活智慧杂文,其中除了广义的哲学见解,也有心理学、文学等资源,最关键的是诉诸常识、诉诸良知、诉诸同理心。 ◎ 作品看点 ★ emo不是错也不是病 错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境遇;把情绪困扰过度医学化,也可能加深偏见(既然错在社会,为什么要我吃药?) 避开直(白)男主导的文化和哲学光芒,走一条成就弱势人群的幽暗之路。 ★ 幽暗情绪的“魔鬼辞典”,洞悉其社会根源 愤怒:对无视沟通、拒绝尊重的外界的抗议 痛苦:身处其中才更珍惜情感联结,不装硬汉;体味它,才不会廉价地说出“相信自己你可以”。 哀恸:说明你是人也爱人,不是行走的工具。让你节哀的人,真实意图往往是“别烦我了”。 抑郁:某些压制性力量一边摧残、阻挠个体,一边批评个体不奋进;“躺平”的身体直觉,乃是逃避统治的艺术。 焦虑:自由、敏锐的代价——视其为疾病还是老师? ★ 何种人生哲学能为重负之下孤单的你提供支援和解药? 认同“发怒是软弱”“拖延是懒惰”,还是听取“理解愤怒的第一步,是停止惧怕愤怒”?作者带我们纵览人生哲学在古代及现当代的代表理念,尤其是战后少数族裔女思想家的沉思和呐喊,剖析光明哲学的局限和幽暗哲学的启发。 ★ 愤懑者的嘴替,可视化的情绪 作者揶揄皇帝哲学家,正面回㨃“语气警察”,祝福亲爹多生病、多长进,为困苦女作家的拖延鼓掌。 书封烫黑银,为幽暗情绪赋予“所见是暗”的实感。 ◎ 图书推荐 面对肆虐的“有毒正能量”,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亟需的“反调”,它如同福音,肯定了你的焦虑、抑郁、哀恸等情绪,表示你没有错也没变坏。人类就该如此。世界亟需修缮,学习并接受“负面”情绪的真实存在,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相关修理工作。——朱莉·K.诺林,《负面思维的正面力量》作者 作者勇敢地反对“乐观暴政”,肯定了人类的幽暗情绪,一扫主流文化强加给我们的耻感,教我们拥抱不昂扬的自己。——约书亚·福阿·丁斯塔格,《悲观:哲学、伦理和精神》作者 对临床心境障碍非常不同的理解:它们乍看起来可能糟糕,但最终都给予慰藉甚至振奋……我们确实需要更好的“夜视能力”。——《华尔街日报》

相关声明

本博客所有资源收集于网络,本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商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仅限个人试读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温馨提示:由于不可控因素,链接有时效性,若失效或下载问题,请留言!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321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