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练好行书不求最快但求最好的字

原创 野人  2023-07-30 10:35  阅读 12 次

网友一笑貫长天说:

如果你只求好不求快,相对要容易很多!慢慢地描画什么字写不出来啊?比如那位王厚祥大师,这草书一笔一笔地拼凑,东一榔头西一扫帚的写得也像模像样的,也成名家了。但是,写字强调的是写啊!写意的写,中国人最在意写,不是工,也不是描与画!这个写主要体现在随性,自然,淋漓畅快,绝不是刻意地描,谨慎地画!所以,米芾评价同时代的书法家,苏轼描字,黄庭坚画字,即使事实也是不敢苟同东坡之流的书法境界!有人说林散之解释草书时说,就像骑自行车一样,慢比快要难!我要说,你老为什么不快呢?您初学时是快呢?还是慢呢?按您老的说法,米芾的字不成啊?怀素的瞬间满纸也不对?我只相信一点,书法绝不是描字!

网友神韵轩书法课堂说:

宋曹《书法约言》中说:"凡作书要布置,要神采。布置本乎运心,神采生于运笔,其书固尔,行体亦然。盖行书作于后汉刘德升、魏鍾繇亦善作行书,所谓行书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云行水流,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务须结字小疏。映带安雅,筋力老健,风骨洒落。字虽不连而气相通,墨纵有余而肥瘠相称。徐行缓步,令有规矩,左顾右盼,毋乖节目。运用不宜太迟,迟则痴重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则窘步而失势。布置有度,起止便灵,体用不均,性情安托?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一一宋曹《书法约言》。上图为王献之行草《更等帖》。写行书要预先构思布局。意在笔先。神采出之于熟练的运笔,行书是在真书的基础上稍放纵,字不相连气脉贯通。运笔不疾不徐,有闲庭信步之态。布置有度,奇不显怪,正不显刻板。发笔要承上,收笔要启下,笔势要圆转。写行书要动静结合,方圆结合,刚柔结合,虚实结合,开合结合。下图为八大山人行草《书札》。

网友华山论书说:

一 要学好行书,首先要临帖 不要乱写。有的人认为行书没有规律,所以就不行不楷,信手乱连笔。这样往往会走弯路,写来写去没名堂。甚至沾染习气。所以要选一本好的并且自己喜欢的行书字帖 。一般大多数是《圣教序》,也可以选李邕《岳麓寺碑》。赵孟頫的行楷书临习,也可以直接从《兰亭序》临写 只不过难度较大。总之先一步一步入帖,把行书的点画,使转,结体各种基本写法掌握之后,就可以出帖,发挥个人的艺术创作性。这样看着慢,笨,实际是快,准 好的"捷径"。二 其次要明白行书并非仅仅是楷书的快写,连笔,甚至有研究表明行书的起源还早于楷书 ,如果要把行书和楷书相互联系学习 那么可以说行书是楷书的流动性书写更恰当。正如苏东坡总结的:"真书如立,行书如行 草书如走"。有人片面以为行书是快写,只追求点画,字之间的快速连续,忽视了笔锋在运笔过程中不断交替出现的提按,转折,轻重,缓急的微妙变化。所以笔道虚弱飘忽不定,写不出应有的力度。三 是明白行书的特有规律 ,不能以楷书的四平八稳,平整工谨来框住行书的训练。行书书写有时甚至是反楷书。所以无论在临帖,还是在创作,掌握行书的运笔结体规律的特点,就可以事半功倍,提纲挈领的抓住主要矛盾,快速提升行书学习水平。1 行书字体是追求整体协调,并非每个字都字字规整。它要求长短,疏密,向背,在变化中顺势而为力求整体的平衡和谐调,如《兰亭序》"有"字,"畅"字在楷书里力求平正,,在兰亭序则没有一个相同,都是以单个字配合整行的行气在调整变化 ,多姿多彩,精彩纷呈,又达到整体章法和谐。(2 牵丝映带。行书不仅是要把单字写好,而且要掌握每一行的气势,连贯,而不能说断就断支离破碎,这种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有些有形的表现为牵丝连线,更多是无形的表现在笔势,如下图是文征明临《兰亭序》和畅"是有形之连,下来与"仰观宇宙"是笔断意连的气息贯通。"俯察品"是实连,"类之盛"就是意连。……上下字之间的顾盼有情,似断还连的气呼应,这是行书区别于楷书最大的特征。所以在学习行书中,读帖,临帖时,一定要关注字与字之间的节奏,起伏,结体开合,伸缩,用笔轻重缓急,用墨浓淡相宜的细致入微的变化,才能学到精髓,学这些地方的笔法变化。才会学有所得。3 了解行书主要特征就是"打破对称,伸缩偏旁部首比例"以求变化笔势。例如有意识打破字体常规的对称,使其"失调"而求奇崛纵横的效果,如米芾的"顿"字。正常体是左偏旁轻,右部件重,而米芾行书却打破正常比例,反过来"左重右小而轻"奇中饶有趣味。类似还有,"懒,倾,酒"再比如上图,"苏,简"则是通过下部位体开张,下图,"得"通过下部收紧,行书技巧叫"上开下合"或者"左右欹侧"以此造险,各尽体势变化之妙,达到行书活泼,俊俏,奇正跌宕起伏的变化之美。总的原则,初学行书,点画慢一些,牵丝连线略快,要有节奏感,牵丝连线用笔不能重于点画,先单字偏旁部首训练,等练习有一定基础,就可以一行一行书写 ,在成片成篇幅的练习协调贯气,从而逐步完善行书的临创并能创作出来好的作品。

网友yunyan6W5J说:

最好有一个好一点的教师,老师是学会任何东西的捷径,没有好的教师容易走偏,学习书法更是如此。第二弄一些行书的帖子,可以照着描写,第三要勤学苦练,多学,多写,工夫就是坚持不断。

网友子衿的书法说:

我不给你推荐字帖。经典的字帖就那么几本随便哪本都足以为法。选你喜欢的就行。第一步,笔的选择,以狼毫为好,软硬适中。是练习书法的首先用笔。羊毫太软,需要超强的控笔能力,初学者笔力尚弱,不宜选用。兼毫太硬,控笔方法不对,容易分叉,影响书写。第二步,纸的选择。小行书可以用熟宣或半生半熟宣,不能用生宣。生宣吸水性强,初学者难以适应,最好练习使用毛边纸,价格便宜,纸性接近半生半熟宣。第三步,墨汁的浓淡,也很关键。书法中的用墨,以篆隶楷三体最浓,草书最淡,行书介于二者之间。墨汁的浓淡,根据书写的速度而决定。遵循浓不粘笔,淡不伤色的原则。第四步,这是百分百写不好行书的人的症结。蘸墨的学问。蘸墨不宜过多,也不能太少。先把毛笔用水浸透,再把水用吸水垫吸去,蘸墨不要如街头”书法表演艺术家“一样的整个笔头放入砚池中乱涮。用笔尖在砚台墨汁边轻轻舔沾让墨吃透而又不能过多。基本保持笔头的原状为度。初学行书,不宜过大。原因是大字行书字帖很少,而一些小字放大的字帖,完全就是害人的东西。小字的笔法和大字的笔法相差很远,小字放大了的字帖,它的写法还是小字的笔法,以此写出来的字便瘦弱无力。当然,如果有原大字字帖,是最好的。以上为多年习书总结出来的经验,欢迎转载,严禁抄袭。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2452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