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的书法与傅山的书法相比怎么样呢

原创 野人  2023-07-30 12:25  阅读 12 次

网友翰林墨子王军说:

没有可比性,就好比拿关公和阿Q比武看谁的武艺高强一样,可笑至极!

网友艺海遨游客说:

中国书法渊源流长,派系林立,人的审美也各异,只要书法家能从古出新,其作品都为世人认同,世人审美不同,认知也不同,所以说两位书家的优劣不是一个人能评定的,只能说各有优劣。

网友杰锋0217说:

巜双子灿灿耀书坛》王铎和傅山是明末清初书坛上的㶷丽夺目的双子星座,书法史上隆起的二座高山。先说王铎,在那改朝换代的民族危难的时候 王铎出生在一五九二年。三十二岁中进士出仕为官。五十三岁降清。一六五二年去世。河南孟津人。他字觉斯号嵩樵,老颠。老颠该是他隐括经历的,觉之的自我判断。他早年深入二王厅堂,以"吾家逸少","吾家献之"为根底遍习晋唐名帖。结体造势上,平和温润有独到之处。后又精硏颜真卿,米 芾,李邕诸大家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我以为王铎书法纵横不羁,激越跳荡的中锋用笔创造了崭新的富有个性的视觉效果,兼具二王的淸逸洒脱,颜体的厚实刚劲,米芾的跌岩起伏因此得到后人的剧赏,吴昌硕说"有明书法推第一” ,启功先生说: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真可以说,圆了王铎留得好书数行的愿望也让后人大饱眼福。再说傅山,名鼎臣山西太原人。(1607—1684)号青竹,改字青主。别号很多真山 公之它,石道人,渴翁啬庐。明时为诸生,入清为道士:行医为生。尤精妇科。傅山学识渊博,勤奋刻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同王铎一样深得二王真谛,遍习诸体无所不精。后融颜柳一体,结构严谨不苟结笔雄强沉稳,逐步自成风貌独步一时。傅山曾因“朱衣道人”之号而牵扯到宋谦谋反案中,“备极考掠,不屈”,顺治十二年(1655)七月,经因证据不足被释。 一年多牢狱之灾使傅山身体,心境都大受打击,然而他的书法更沉稳厚重,风采澄彻他的小楷,圆润秀美而刚劲有力,风姿绰约兼古拙浑厚。 草书更是流畅无碍,顾盼生辉,意趣端庄而率真多天趣。回到主题,我认为王铎和傅山都是书坛辉煌星宿並无高低之分。凭借他们各自的艺术经历,艺术追求都有卓越的表现,留下可贵的艺术财富。读王铎的字感动于点画的精熟,使转变化的雄强遒劲。也体会到方折笔法的果断爽辣,笔势的健实强倔,力度大而弹性足。字体夸张恣肆,激动跳荡。迅捷明快,法度恢宏允称一代巨匠。至于傅山的书法在他深厚的文化学养中灼灼发光,我喜欢他楷书的秀润古拙优雅沉稳,草书的流畅自如,绰约多姿,意趣醇厚波澜不惊。以我的感悟王铎和傅山的书法作品各有千秋,在艺术上,带给我们不同的体验和启发,值得认真学习。

网友如石说书法说:

王铎和傅山都是明代草书大家,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比较分析。 一、王铎和傅山都极力推崇“二王”,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风格气息完全不同。王铎的“中庸之道”和内心深处的“怪力乱神”相互交织,书风无不透露出张扬个性、霸气侧漏和逞强好胜;而傅山出家为道,学问文章皆真性情,云游四方,豪爽、好酒喜饮和行侠仗义,滋养了其笔墨抒情、浪漫而有意境、流畅而富有形态之美的书风。 二、王铎和傅山虽都崇尚古法,然取向不同。王铎学“二王”笔法,也得益于米南宫、颜真卿、李邕诸家,笔势开张、雄强。他极力主张“敏而好古”、“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多也”、“书不入晋,终成野道”。“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者则谓为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不服!”王铎的三个“不服”,是他纵横捭阖,不服古人,不流时弊,敢于张扬的心底呐喊。或许是他不够长寿、或许是功力所限,并没有达到“厚古薄今”的境界。他在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恣肆的笔墨下,也暴露了“笔不与意随”(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的遗憾。傅山也是宗法“二王”,他不仅崇拜颜真卿的人品,而且受颜真卿书法的影响极大,书法既秀美圆润,风姿绰约,又苍劲而凝练,字里行间一气呵成,富有流畅性。在颜真卿书法思想下,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创新理念,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王铎和傅山在书法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王铎取法更多的是王献之的外拓法,又取米芾苍老劲健之势,书写骏快,全以力胜。如图一、二、三为王铎得意之作《草书唐人诗卷》,笔势稳健,收放自如,节奏强烈,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枯实浓淡,互映成章,一派写意之风,对后世乃至当今书风影响极大。王铎作为清代的草书巨匠,也有不足之处,例如结体近怪,点画笔法有生硬之感,个别字如“飘”、“沙”字是他典型的呈三角状的点画结体,显得有些僵硬。傅山的草书通篇宕逸浑脱,放纵、连绵起伏跌宕,既有音乐般的旋律,又有一泻千里之势。在纷繁激烈的线条缠绕中却流露出优雅之气,犹如明净般的心灵,畅快淋漓,精致而细腻。他笔下的“拙”、“丑”“支离”和“直率”,出于自然天成,与时下故作姿态的“拙”、“丑”“支离”和“直率”,有天然之别。 傅山草书这些独有之风格,正是王铎所不具备的,而王铎草书的霸气雄强也正是傅山所缺。(图一、二、三为王铎《草书唐人诗卷》选;图四、五、六为傅山草书作品选。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千年兰亭说:

王铎与傅山都是“二王”一路的杰出书家,但在傅山的结体中,借鉴了颜真卿的一些体势,其格局比王铎大。王铎早年写得狂怪,近米芾,以力胜。五十岁后,用笔由苍劲转向沉着,点画由粗犷趋于温润,结体由狂怪转向自然。晚年的行草则比较含蓄。王铎用墨的多样化,突破了书法的墨象,使书法美的概念更加宽泛,为书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傅山笔下变化多端,粗头乱服,比王铎自由得多。他偏向雄强奇崛,下笔如龙蛇飞舞,苍鹰盘旋,极为自由。有人说傅山的字狂怪,其实是没真正读懂他。他是极严谨的人,于法度极讲究,只是感情和法度比起来,他更趋向感情,所以他的书法中常见出现意外的变化。王铎与傅山等明末清初的几位大家,风格雄强高迈,一扫靡弱之风,但他们又各具特点,影响至今。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2451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