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鸠无愆说:
你想错了。虽然不如以前红了,只是改了路子。李子柒赚不到钱了,资本也没落到好,双输的结果。如今,李子柒得到政府的支持,他的舞台会更大。
网友无语观潮说:
我不赞问李子柒彻底凉凉,现状很惨的观点。相反觉得李子柒很幸运,因为在上亿的网民中,唯有她崭露头角获得亿万人的关注,几百万粉丝的青睐。这其中有国外的粉丝。李子柒还受到央媒的称赞,和有关部门的肯定,获得比金钱更高的荣誉。这些是绝大多数自媒体人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
李子柒的成名离不开经纪公司
大家知道经纪公司对一个艺人是多么的重要。艺人需要用它来包装、推广自己,选定一条适合自身的商业之路。而且大多是签订了“死”合约,而李子柒是美食博主也并非演艺人员,她有很多与演艺人员不同的条约。经纪公司不干涉她创作的作品,保持了她原始、自然的风格才成为别具一格的风格。李子柒依托经纪公司平台的推广,纪纪公司依靠李子柒的实力作品赚钱,这本身就是双赢。但在利益和长期合作中难免会出分分歧意见这很正常,牙齿与舌头这么好还会打架嘛。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什么事都不可能永远顺,什么事业都会有起伏,哪有长青树,不倒翁。有时候是人为收敛锋芒、储蓄能量为下一次爆发做准备,有的是战略布局,作为局外之人谁人知道真正目的。
李子柒无法复制和超越
说出这个观点,恐怕有的人不服。但这是事实呀,她拍的视频,就是原生态,看不出做作作秀的痕迹。换作另一个主播试试,你没有这种经历永远无法用真情制作出山原农耕的活。酿酒、养蚕、织布、犁田、木工、等等。有些名长在大城市的女孩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从小父母没在身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这就是她创作出佳品的唯一资本:真实的人生经历。所以说无法复制和超越。李子柒火了之后,有好多的人模仿,但从来无人超越,事实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李子柒现状惨吗
如今的李子柒名利双丰收,不但改变了她的物质生活,获得了很多人几辈子赚不到钱。而且她也收获了爱情,有了自己心爱的人。至于事业,毫不夸张地说,李子柒这三个字不由辛苦就可以开啟财富之路,何况她完全可以走自媒体之路。不要人家走累了歇歇气就怀疑凉凉了,悲惨了,这真的有些好笑。赚钱重要,但健康同样重要,我想李子柒休息是有她的道理的。
网友小石了了说:
李子柒并没有彻底凉凉,她一直在弘扬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为咱们的文化输出,贡献了不少的力量。与那些靠着搏眼球,秀下限的网红相比。李子柒是一个踏踏实实做内容,传播优质文化的原创博主。至于她为什么突然销声匿迹,是因为缠上了一些纠纷,不得不暂停创作。大家也都知道,如今是资本市场的天下,所以连她也不能幸免。她因为协议的问题,吃了很大的亏。她当初因为太天真,并不知道那些坑竟是如此可怕。如今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李子柒一直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或许最后的结果,她会失去“李子柒”的使用权,也会被限制多少年内,不得进行创作。但是广大粉丝对于她的喜爱,丝毫未减。只要她能回到公众面前,不管多久,我们都等得起!李子柒可以被复制,但她的影响力,是无法被取代的。最后,愿她能早日归来,带给我们更多丰富多元的作品。
网友睿和说:
目前从网络上来看,李子柒因为得罪了“资本”,确实是凉凉了,但现状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惨。至于李子柒被复制,这一点非常容易,但想要超越李子柒,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目前的李子柒在网络上是“彻底凉凉”了
从李子柒发布了“古法制盐”的视频之后,就没有再更新过视频,因为她与所谓的合伙人闹掰了,准确点说是和“资本”闹掰了。自从那之后,李子柒的账号就不再进行更新,而且她参加的活动也非常少了。目前的情况来看,现阶段的李子柒已经在网络上“彻底凉凉”了。
李子柒的现状并不惨,而且还比较惬意
有人说远离自媒体之后的李子柒现场很惨,说这句话的人应该是想当然了,以为离开了自媒体的李子柒就无法生存了。看过李子柒视频的人都知道,李子柒的一个视频的时间跨度,少则一周,多则一两年,这都是经过时间积淀、岁月轮回才拍摄而成的。目前李子柒虽然和“资本”对簿公堂,但她的证据非常清晰且充分,只要把这些东西完全交给律师就可以了。在她的视频中,出镜率最高的就是她的奶奶,现在不用再为了那些事打扰自己的生活,还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奶奶。因为她的每条视频的时间跨度比较大,现在也能专门静下心来去拍摄和制作。同时,李子柒也可以趁这个阶段好好地规划一下人生的大事了。
李子柒被复制,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在李子柒火了之后,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有很多人模仿过她的风格和套路,这些人也过着农耕生活。这些人虽然没有像李子柒一样那么红、那么火,但这些人少则也是有几十万的粉丝了,多则更有上百万,甚至数百万的粉丝。也就是说李子柒被复制相对容易,只要能写好每一个分镜脚本,并去专心地进行创作,也是比较简单的。
李子柒被超越基本不可能
李子柒已经成为一个标签,虽然我们经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要想推动李子柒这个前浪,基本不太可能。如果有人想在同类视频中超越李子柒,还没等到超越,就会引起舆情,各种说模仿李子柒的,毕竟在李子柒之前,并没有人去做类似的视频,因为耗时间、耗精力。但如果想超越李子柒,那有一种可能,就是娱乐圈中的人去做这些事情,本来这些圈内的人自带流量,再加上话题,以及精心准备的脚本,用心的制作和拍摄,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圈内人基本不会去做这类事情,因为这种事情变现太慢。
李子柒会再次回归的
虽然现在李子柒从网络上消失了,但她并没有闲着,除了陪奶奶之外,剩下的大部分时间还是拍摄和制作视频,只要等到她与“资本”的较量结束之后,她储备的这些视频一定会再次出现在网络上。等到那时候,李子柒又会是一个现象级的网络红人了。
网友交易哲学家说:
李子柒活的好好的,东山再起只是时间问题;李子柒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凭实力说话;按照李子柒和微念最初合同,“李子柒”IP品牌的受益主体应为微念占股更多的子柒文化,而“李子柒螺蛳粉”IP品牌的受益主体为微念,李子柒个人的持股为零。工商资料亦证明李子柒并未持有杭州微念股份。什么叫凭实力说话?来,翻译翻译,什么叫凭实力说话?翻译翻译是,我承认,李子柒是你微念扶持起来的,一开始你是投资了但是李子柒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个人,她今天的影响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可以这么说,李子柒是杭州微念的最大资产。成也李子柒,败也李子柒这叫什么,这叫实力对比!李子柒名声这么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公司老板来说,李子柒必须是合伙人,也只能是合伙人!但是微念的老板不明白这个道理,这叫自作自受!李子柒毕竟年纪有限,职场套路不懂可以原谅,但是你微念不懂,这就是活该了。我反复在职场攻略里面说,职场中,业绩和破坏力必须同时具备。这种情况下,公司才能重视你。农村家庭里面有句老话,结了婚的儿子带媳妇回家是客!为什么?实力和地位发生了变化。职场中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政治价值判断,正确地判断实力的对比,以及自身的地位。没了杭州微念的李子柒还是李子柒;没有李子柒的微念,毛都算不上。你以为几纸协议,就真的能束缚住一个人?贪婪会毁掉一切,连资本都不能例外资本是需要宿主的,当宿主要完的时候,资本会毫不犹豫地更换宿主。愿意投资李子柒的资本多了去,这都不算事。我见过太多了老板,不知道审时度势。思危,思退,思变,当形势实力发生根本变化的时候,不知道调整。资本也有个幻觉:那就是契约能锁死一切,以为契约合同就是丹书铁券(其实丹书铁券也没啥用)当当网的老板,回公司暴力抢公章,他把公司的公章当成古代的玉玺了契约合同,只能在一定实力范围内起作用,当实力产生本质变化的时候,就会重新订立合同。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因为真实的世界是残酷的,他不会考虑你过去的努力,投入,只会在乎现在的实力对比。职场上,过去的功劳,苦劳,只是用来打嘴炮换取同情的,但是利益分配还是需要靠实力的。我喜欢《万历十五年》里面的一个概念:活着的祖宗当资本介入到一定程度,原来的公司创始人,只是活着的祖宗,可能就是一个祖宗的牌位,用来供起来,仅此而已·····当好牌位,大家都给个面子····人啊,认清自己太重要了;来,让我们再读一遍《西游记》,真假美猴王这一章;西游记的第五十八回,是整部西游记的精髓,也是李子柒这样的技术大神为自己争利益的唯一手段。如果说西游记是一部职场教科书,那么这五十八回就是最核心的一部分,能够理解这一回的含义,大家就差不多知道职场上该怎么涨工资了····因为在职场上,你光有能力还不行,还得有手段,为什么大部分技术牛人,尤其是创业公司的,最后都是搞技术的被踢走了?项目倒是做成了,但是主要技术牛人被踢走了例如最近的李子柒,基本都没有她的股份,原因在于,李子柒前面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李子柒正确的策略该怎么做?唯一的正确的策略,就蕴藏在这西游记的第五十八回合。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真假美猴王不过在西游记里面,这一回的名字叫: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二心,很简单,孙悟空起了二心模样与大圣无异:也是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下也踏一双麂皮靴;看起来是一样的,外观一模一样,棒子也一样不过唱词里面是这样写的:这个是如意金箍棒,那个是随心铁杆兵这个六耳猕猴并不简单,其实它就是孙悟空的分身,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猴毛吹的一模一样的。并且一路通关,天庭的照妖镜没用,因为这就是孙悟空一变二,自然两个都是孙悟空第一个识破的是地藏王菩萨,他的神兽谛听你可以理解这个谛听是地藏王菩萨的外挂,世间所有神鬼妖仙精,它都能听见但是它不敢说: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地藏早已省悟。即对行者道:“你两个形容如一,神通无二,若要辨明,须到雷音寺释迦如来那里,方得明白。”因为说出来招架不住,这就是孙悟空的把戏。吴承恩怕读者们不太明白,于是做了一首唱词来解释: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人生出二心,忠诚度就会有问题,就会产生猜疑链,则祸端生;孙悟空的最终目的是到西天佛祖那里,但是他不能直接去,于是先天庭,后地藏,有了他们的垫话,于是就顺理成章的来到佛祖这里;佛祖正在讲经,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正好二个猴子来了,佛祖说: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佛祖清楚悟空的把戏,孙悟空对佛祖的一段话也非常有意思:“弟子保护唐僧,来造宝山,求取真经,一路上炼魔缚怪,不知费了多少精神。前至中途,偶遇强徒劫掳,委是弟子二次打伤几人。师父怪我赶回,不容同拜如来金身。弟子无奈,只得投奔南海,见观音诉苦。不期这个妖精,假变弟子声音、相貌,将师父打倒,把行李抢去。师弟悟净寻至我山,被这妖假捏巧言,说有真僧取经之故。悟净脱身至南海,备说详细。观音知之,遂令弟子同悟净再至我山。因此,两人比并真假,打至南海,又打到天宫,又曾打见唐僧,打见冥府,俱莫能辨认。故此大胆轻造,千乞大开方便之门,广垂慈悯之念,与弟子辨明邪正,庶好保护唐僧亲拜金身,取经回东土,永扬大教。”孙悟空可没直接说自己来的目的,先说自己西天取经的功劳和苦劳,最后说了,帮我解决问题,我好好地保护唐僧取经···佛祖明白悟空的意思,于是给悟空打了圆场,说他是四猴之一的,六耳猕猴其实,仔细揣摩一下佛祖说的四种猴子,全都是孙悟空···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六耳猕猴,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六耳,经不传六耳,即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有了上面的一堆铺垫,孙悟空最后的要价就合情合理了,佛祖给了他承诺:汝亦坐莲台这才是孙悟空的终极目的:成佛,说白了,事后有你的好处,论功行赏有你的份来我们梳理一下整个西天取经这个项目;首先西天取经,是佛祖的一个项目,这是佛祖东扩的一个大项目但是这个项目交给了唐僧;唐僧是佛祖的一个书童,被佛祖以“上课不好好听讲”的借口,贬到东土大唐去了···本质上有点类似今天给领导开车的司机,领导要想直接提拔他,恐怕众人不服,于是先给他贬下去,然后给他搞个功劳,然后提升上来。但是很明显,唐僧这个项目经理的能力不太好,而且吧,万一项目被搞砸了,就不好办了,于是未了保证项目进行,佛祖安排了孙悟空,作为实际上的项目执行人,并且安排其他人员进行暗中保护。于是孙悟空面临一个境地:做了好了功劳是唐僧的,做坏了自己需要背锅。在整个取经路上孙悟空是不断成长的,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是悟空两次重大成长,他发现了唐僧这个项目经理对自己意见很大。并且想明白了自己的结局。这个六耳猕猴这个局巧妙在那里呢第一,暗示自己的破坏力,就是把项目搞砸的能力,这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二心,有搞砸项目的破坏力,并且,合理地暗示了自己破坏力,重点啊,是暗示,而不是明面上威胁老板。第二,公开性,又是天堂,又是地府,孙悟空没有把事情搞到不可收拾,并没有把脸撕破,三界都知道孙悟空去求助佛祖了····第三,佛祖心里门清是怎么回事,但是孙悟空展现出自己愿意继续效力的意愿,换句话说,整个三界都知道孙悟空在西天取经项目上出了力,如果佛祖不给点肯定,大家都看着呢。并且面子上为佛祖考量,尊重佛祖权威,没有撕破脸,赤裸裸的威胁。有些员工觉得自己能力通天,正面硬刚老板,基本上都会让老板有了防范之心,会另外找人取而代之。原因在于,你无论怎么闹,只要不威胁老板,那都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是你要威胁老板,那就是“敌我矛盾”在西游记中,天庭人满为患,一个萝卜一个坑,安排一个孙悟空最后找了个弼马温,太费劲了,因为天庭是管实事的。封孙悟空个齐天大圣的虚名是没办法的事。天庭允许佛祖东扩,主要是解决编制问题,西天佛祖那里只有封号,没有实权,佛祖那里只有佛的位置才是关键,至于金刚,罗汉,净坛使者,都是充数的,五百罗汉,就是五千罗汉又如何。明白了这一层,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李子柒正确的姿势是什么李子柒面临的情况几乎和孙悟空一模一样,其中,最重要的“佛”的位置,其实就是那家公司的股份,只要股份到手,一切都好说·····难道杭州那家公司真的无法给李子柒股份吗?非也,只要大股东们挤一挤位子还是有的。胡萝卜+大棒,你不能光有大棒不是,光有紧箍咒也不行呢。在职场中,利益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悟空不闹腾,最后肯定也是个净坛使者之类的···怎么为自己的利益闹腾才是一门学问真假美猴王,乃西游记中最精髓的一回,仔细地揣摩这一回的意思,从中能学到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