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平莎落雁9b1B说:
蕃茄晚疫病的预防与治疗:1.田间发病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防治不当时,常造成大量植株枯死,甚至绝产。晚疫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茎部,多从下部向上快速蔓延。叶片受害时,先出现兆渍状淡绿色病斑,逐渐变为褐色、病斑较大,边缘不明显,形状多不规则,湿度大时,新鲜病斑叶背面产生稀疏可见的白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干枯。果实以绿色果实受害最重,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为暗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明显,形状不规则,稍凹陷,病部发硬,病斑部位表面略显凹凸不平,严重时、果实大部分或全部出现病变。茎部受害,病斑初呈水渍状、淡褐色,扩展后呈褐色或黑褐色长条形病斑,凹陷、病斑绕茎1周时,造成受害部位以上枯死,茎基部受害造成全株枯死,温度低湿度大时,茎部病斑表面也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注意仔细观察,分清早疫病、晚疫病、疫病才能有效的防治。2.传播途径:晚疫病是由疫霉真茵引起的病害,病茵主要以茵丝体在棚室番茄植株上寄生悦越冬或越夏,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越夏。借气流、水流或水滴反溅,以及农机械作业,管理中人工操作,传播到番茄植株上进行侵染危害,病茵侵入后3~4天,病斑表面即可产生大量孢子裹,形成田间发病中心,造成病害扩散。低温高湿利于传播发病。氮肥过多,栽植密度过大,浇水不当、通风排湿不及时或不当等因素,都易诱发晚疫疫。3.防治措施:①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抗病品种。②科学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及时打叉吊蔓,保证棚室内通风透光性能良好。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及时通过排湿,控制好湿度,避免植楸叶面结露或出现水膜,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③搞好棚室的清洁卫生,前茬拉秧后和本茬整地前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减少病茵来源。生长期及时摘除田间病叶、病果带出棚室外处理,减少棚室内病茵量。④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使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在棚室內熏烟,在傍晚密闭棚室后熏烟过夜,(每667平方米放药5~7处)间隔7~10天熏一次。选用64%杀毒矾600~l200倍液间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可治愈。也可选用87%疫霜灵可溶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连续喷3次进行冶疗,安全间隔期为7~10天一次,上诉药剂对晚疫病效果很好。供农民朋友们参考试用,禁止抄袭使用!
网友经典音乐小站说:
番茄晚疫病发病症状和防治视频加载中...
网友努力就好说:
番茄,西红柿,它的晚疫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大变褐,湿度大时,叶背上生白毛,果实如果染病,出现油浸状,褐色,稍稍凹陷,一般情况下不发软,病斑上有少量白色的霉层,果实腐烂的很快。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2,最好是土地轮作。如果是棚内栽培西红柿,可以用硫黄粉熏棚,或用百菌清熏棚。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打杈和摘除老病叶,清除病果及病残体。4,农药防治方面,主要是用40%的疫病灵200倍,75%的百菌清粉剂600倍,50%的多菌灵500倍,还有杀毒矾,吡唑嘧菌酯等。药物防治一般是7-10天用药一次!连续或交替用药4-5次。
网友豫东小农说:
番茄🍅晚疫病,又叫番茄黑杆病,番茄疫病。是有致病疫霉侵染所致!番茄晚疫病可以通过选择抗病的番茄品种来预防,比如中疏4号,5号,佳粉15号,17号等适合自己那里环境的品种来种植。如果说得了番茄晚疫病的话那我们只能选择农药来治疗了!比如净土丹,枯草芽孢杆菌,细菌疫苗和嗜酸红假单胞菌等农药来治疗!净土丹有效成分包含壳寡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壳寡糖具有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的能力,可以改变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对多种真菌,细菌,病毒均可产生免疫和杀灭的作用!对番茄可以采用灌根处理效果比较好!其次就是对于番茄晚疫病的还是以预防为主,种植番茄的土地尽量不重茬,就是轮作种植。在蓆番茄苗时的苗床的土壤一定要选择没有种植过番茄,马铃薯等植物的土地。这样就能够阻断番茄晚疫病的病菌的滋生。种植番茄的地块一定要选择排水较好的地块,在种植番茄时一定要合理的密植,而不能种的太稠了!施肥的时候尽量施复合肥和有机肥!不可重施氮肥,防止番茄🍅植株旺长,密不透风再加上夏季多雨☔️天气,这样就给番茄晚疫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网友骏景农业说:
番茄晚疫病用什么防治?
说起番茄的晚疫病,相信广大的种植户都不陌生,作为番茄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的叶片和果实,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能造成番茄大量减产,严重的时候甚至能造成绝收的情况发生。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番茄晚疫病的发病规律、表现症状以及防治措施吧!致病菌:番茄晚疫病是由疫霉菌感染所致,属于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发病条件:番茄晚疫病对于不仅对环境有所要求,同时和植株本身的生长情况也有着一定的关系。番茄晚疫病是低温高湿性疾病,在低温、潮湿的情况下极易爆发。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的时候最利于其产生和流行。同时土壤肥力不足、偏施氮肥、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连天阴雨以及过度密植都会加剧番茄晚疫病的产生。发病规律:番茄晚疫病是多次重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能在温室内土壤或者植株之上越冬,在环境条件达到适宜的时候,通过产生孢子囊的方式,随风雨传播。危害症状:番茄晚疫病虽然主要危害番茄的叶片和青果,但对叶柄和茎秆也有着一定的危害。受病植株主要表现为:幼苗染病时,叶片会出现暗绿色的水渍状斑块,之后病斑会从叶片向整个植株蔓延,严重时会导致植株茎秆褐变腐烂,造成植株倒伏萎蔫,直至死亡。若从幼苗茎基部发病,则会造成茎基部形成水渍状病斑,造成茎秆缢缩,幼苗萎蔫。若是成株染病,大多从植株的下部老叶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斑块,如果湿度过大的话,还会有白霉的产生。如果环境干燥,则会造成患病部位干枯。果实染病时,病斑呈暗绿色油渍状,之后会褐变、凹陷、患病部位硬化,且病斑有明显的纹状界限。同样的,湿度过大的时候,也会产生白霉,同时腐烂速度加快。防治措施:1、选择具有一定抗晚疫病效果的良好品种。2、轮作:番茄晚疫病是多次重复侵染性病害,很多致病菌是藏在土壤之中越冬,所以就算将患病植株清理出棚区,也有非常大患病的几率。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和非茄科的作物进行2-3年轮作。3、番茄晚疫病是低温高湿性病害,所以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平衡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搭配;合理密植,提高棚室内的光照、通风条件;尽量不要使用大水漫灌,降低温室内的湿度;及时清理患病植株,减少患病概率。药剂防治: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等,以上的一些药剂,每隔6~10天喷一次,连续喷施3~4次。骏景——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