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菌种灰树花如何人工栽培的

原创 野人  2023-08-01 10:35  阅读 16 次

网友初始农人说:

灰树花,因丛生,菇柄与伞如手臂,酷似千手观音,也被称作千佛菌。更因造型婀娜,如歌如舞,被叫做舞菇。味,清香,肉,脆嫩,有益气健脾、补虚扶正的功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元素,特别是精氨酸、赖氨酸、门冬氨酸、谷氨酸含量很高,鲜且益智,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食药用菌,有“食用菌王子”的美誉。灰树花的栽培,从日本兴起,我国的栽培主要集中在浙江、河北。栽培方法以代料覆土出菇和室内袋内出菇为主。一,灰树花的生长习性。灰树花的生长,与其他食用菌品种一样,主要受温度、空间相对湿度、光照、空气含氧量及生长土壤的含水量和酸碱度等因素的影响。【1】温度。▪灰树花的菌丝体,在3~32℃温度范围内,均可以生长,最适合生长温度是20~25℃。▪灰树花的子实体,在10~25℃温度范围内,能够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20℃。【2】湿度。▪灰树花的菌丝体在空间相对湿度70%左右就能正常生长。▪灰树花的子实体在空间相对湿度85~95%最适宜生长,空间相对湿度低于80%时,原基不能形成。【3】光照。▪灰树花的菌丝体,在黑暗环境中就可正常生长。▪灰树花的子实体,需要充足的散射光照射,在光的刺激下,才能形成。原基【4】空气中的氧含量。灰树花的菌丝体初期,对氧气消耗较小,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能刺激菌丝体生长。子实体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来保证其呼吸的需要。【5】土壤。▪灰树花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在土壤含水量60%左右就能正常生长。▪灰树花的菌丝体喜欢弱酸环境,土壤最适宜生长的PH值为5.5~6.5,▪灰树花的子实体在PH值为5,,的条件下,就能正常生长。灰树花的自然生长习性,是经长时间的观察所获得的经验总结,人工栽培就是要模拟这样的环境,给灰树花适宜的环境条件,使之优质生长,并从中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二,灰树花的人工栽培。灰树花的人工栽培,和其他食用菌基本一致,要经过选择种植时间、菌种准备、培养料原料的准备、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养菌、出菇、采摘等10个阶段。【1】选定种植时间。根据灰树花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所处地域气候特点,及种植者实际条件,选定适合种植时间。北方一般在春季初期制袋养菌,春末后期出菇。【2】菌种准备。灰树花种植中,种植者可自制菌种,也可以自行购买,但非规模种植,因技术设备的简陋,及种源纯正度难以把握,提倡购买。购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一定选择整体资质齐全、技术雄厚、信誉好的制种企业,利于保证菌种质量。②购买时,要仔细检查菌种,做到无染菌、无虫卵残留,以免给种植带来损失。③购买时,要选择菌丝强壮、有活力,菌龄在65~70天的菌种,利于接种后,萌发快,菌丝体生长迅速。【3】培养料原料的准备。准备原料前,需确定培养料配方,根据配方,准备各种原料。原料准备中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原料要新鲜,无腐烂,无霉变。这样才保证原料营养含量足。②运距短,易获得。这样能保证少跑路,省费用,降成本。【4】拌料。就是把用于制作培养料的原料充分搅拌。①搅拌时,一定要使各种原料搅拌均匀。保证装袋时每个个体菌袋营养均衡。②搅拌时,加水适量,培养料的水分含量在65%左右,适于接种后,菌丝生长。③搅拌时,要测量好培养料的PH值考虑到灭菌过程会降低培养料PH值的因素,在养菌期PH值能保持在5.5~6.5之间【5】装袋。①灰树花装袋所用的塑料袋一般采用17×33×0.005厘米或15×30×0.005厘米的标准菌袋,材质为聚丙烯普通袋或高压袋。②装袋可人工,也可机械。③机械装袋时,注意袋的破损,发现坏袋及时处理更换。④装料要松紧适合,袋口要扎好。【6】灭菌。菌袋灭菌,可采用高压灭菌,也可采用常压灭菌。高压灭菌投资较大,不适于小规模种植者,本文主要介绍常压灭菌。①常压灭菌需准备好常压锅炉和灭菌仓。▪常压锅炉可购买可租赁。▪灭菌仓可自建砖石结构塑料简易结构。②把菌袋疏密有致,整齐顺序在灭菌舱内摆好,摆放时要考虑任何位置都不能阻碍蒸汽到达。摆放完毕,密闭灭菌仓。③点燃锅炉开始供气,当灭菌仓温度达到100℃时,打开放气口,排净仓内冷气后,封闭出气口。④灭菌仓温度再次达到100℃时,开始计时,这个温度下,保持12小时。⑤12小时后,停止供气,对仓内菌袋采取焖锅,这个状态下保持10小时以上。⑥焖锅完毕,把菌袋运至接种场所,准备接种。【7】接种。灭菌完毕,等菌袋降温至28℃左右开始接种。接种可采取接种箱接种和接种室接种两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接种室接种。①接种室消毒灭菌。▪接种前要对接种室进行消毒灭菌,灭菌采用擦拭熏蒸紫外线照射相结合的办法。▪用于熏蒸的药物要高效低毒。▪灭菌内容包括整个接种室空间,及接种人员着装和所使用的工具。②接种。▪接种时,菌袋温度需降至28℃以下。▪接种时,可采用接种钉接种和料袋口接种两种方法。▪接种钉接种,就是把菌袋躺放,在菌袋1/3和2/3处用接种钉打孔,把菌种通过接种钉放入菌袋,拔出接种钉,用胶带封闭插口。▪菌袋端口接种,就是解开扎口皮筋,把菌种铺满端口,扎紧菌袋口。菌袋接种完毕,把菌袋运送至养菌场所。【8】养菌。养菌阶段,主要是调控好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氧气供应。①温度。▪温度要保持在25~28℃之间。▪初期,可把温度调节的高些,但最高不能超过28℃,以加快菌种萌发。▪当菌丝发满菌袋一般位置时,可把温度调至23~25℃区间,目的在于壮实菌丝,直至菌丝长满菌袋。▪菌丝长满菌袋,把温度调节至22℃左右,避免菌丝疯长,影响后续强壮和活力。②湿度。▪湿度控制在70%左右即可。▪也可以前期使湿度在60左右,配合高温养菌,免得出现高温高湿环境,造成染菌。当菌丝长至菌袋1/2时,调至65%左右,菌丝长满袋再调至70%。③光照。▪菌丝长至菌袋2/3前,场所要保持黑暗环境。▪菌丝长至菌袋2/3处,应给予散射光照射,刺激菌丝束形成。▪所谓的菌丝束就是菌丝呈馒头状的隆起,隆起部分逐渐出现褶皱,颜色由白转深褐色,并有水滴渗出,这就是形成的原基。④氧气供应。养菌初期,不要通风过大,场所内要保持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其可以刺激菌丝体加速生长。养菌后期,慢慢调整通风强度,当菌丝束形成时,加大通风,保持场所氧气充足。以满足菌丝慢慢增大的对氧气的需求。▪原基形成,即可进入出菇期。【9】出菇。灰树花的出菇,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菌袋放在室内,袋内出菇,一种是菌袋移出室外,覆土出菇。①袋内出菇。就是把现原基的菌袋留在养菌场所内,就地出菇。或运至其他室内场所,进行出菇。方法是:A,摆放菌袋,折叠袋口。▪把菌袋直立排放,打开袋口。▪长出料面部分塑料袋,向下折叠,折叠位置,高出料面2厘米。▪也可在高于料面2厘米处,直接剪去塑料袋。B,调节温度、湿度、光照、氧气供应。▪温度,调节至22~25℃。▪湿度,调节至85~95%。▪光照,散射光强度照射。▪氧气供应,调节好通风,保持氧气供应充足。大约20~25天,子实体即生长成熟可以进行采摘。②覆土出菇。▪就是在室外选择的地块做畦,把发好菌的菌棒,放入畦中,覆土出菇。▪地块要背风向阳,水源充足,通风良好,排水方便,远离垃圾堆积处。A,做畦。畦的规格为,宽80厘米,深25厘米,长度依地势,畦间设排水沟,也利于行走、运棒、运菇。B,消毒灭菌。▪畦底和畦内外其中喷洒敌百虫水溶液,用于杀虫和虫卵。▪畦底撒2厘米厚生石灰。生石灰上再垫一层经过经晾晒杀毒灭菌的新土,防止生石灰使底部呈碱性。C,摆放菌棒。▪把菌棒躺放,排于畦中。▪棒与棒之间要紧密排列,每4~5枚为一组,每组之间留间隙2厘米。D,覆土。▪覆土需经过晾晒和消毒杀菌处理,沙质略大,呈粒状,不含有机质最好。▪先填好畦内缝隙,再覆表土,表土厚度2厘米。▪表土覆盖要均匀,土面要刮平E,灌水。▪覆土完毕,畦内灌透水,使土沉实。▪灌水对表土平坦有影响的地方,再次刮平。F,搭设塑料棚。▪用竹片或木材搭建简易塑料棚,棚高距畦面20厘米左右即可。▪棚上覆塑料布,塑料布上覆薄草帘及遮阴网。▪目的是微调节畦的空间温度、湿度、光照氧气供应。G,管理方法。▪温度,最好能调节至20℃左右。▪湿度,空间相对湿度85%,喷水最好喷细水或,最好是雾化水,水温最好与畦内温度一致。▪光照,以散射光为主,要保持一定的时长,才能达到其所要求的强度。▪要保持通风良好,空间氧气含量要充足。▪如温度较高,现蕾至成熟2周左右。温度低的条件下,现蕾至成熟需3周左右。覆土出菇产量要明显高于袋内出菇,生物转化率能达到100%以上,原因不详,所以,种植者大多采用覆土出菇的办法种植。【10】采摘。子实体成熟,即进入采摘期。采摘时应注意:①采摘前一天,要停止喷水。原因在于灰树花大多制成干品,可以减小晾晒压力。②采摘时,因丛生菇型较大,要用刀隔割断底根,小心不要带落覆土和培养料,以免伤到幼菇。③采摘时,要注意保护好菌根,采摘后,间隔2天喷一次透水,调节好温度湿度光照氧气供应,30天左右,下茬即可现蕾。四,病虫害的防治。对灰树花的侵害,以绿霉最多。虫害以菇蚊、菇蝇、线虫、蚂蚁等为主。▪对杂菌主要注意别出现高温高湿环境,即能有效预防。▪对发现的杂菌感染,要去除染菌处的表土和培养料,并对患处喷洒多菌灵水溶液,有一定的效果。▪对害虫一旦发现,立即喷洒敌百虫等水溶液,予以杀灭。▪出菇期,除畦外喷洒,畦内不能接触任何药物。以上就是灰树花人工栽培的具体方法和操作,希望能帮到大家,请种植者斟酌参考。我是初始农人,每天分享农技。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评论、点赞。

网友燕赵农人说:

灰树花其实是南方的称呼,在河北省这种菌类叫做栗蘑,原本这种食用菌是野生在山里的板栗树下,因为起来口感非常好,而且市场需求量较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河北省唐山迁西县食用菌研究所的专家通过反复试验实现了人工栽培。现在这种具有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的蘑菇品种已经被很多地区,尤其是太行山、燕山板栗产区的老百姓广泛种植。

灰树花具有松蕈一样的芳香,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其营养和口味都胜过号称菇中之王的香菇,能烹调成多种美味佳肴,是极其珍贵的高档食用蕈菌。灰树花富含铁、铜、硒、钙、铬、和维他命C、维生素D等多种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灰树花还是引人注目的抗癌药源,是非常宝贵的药用真菌。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功能。

不是所有地都能栽植灰树花

最近几年除了河北省唐山地区栽培外,灰树花的人工栽培技术已经被承德、石家庄等很多地区的农民朋友所种植,灰树花一般采用地栽模式,它喜欢偏酸性的土壤,最好选择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来栽培,在河北很多地区一般都是选择在栗子树或者其他果树的林地栽培。 露地栽培应选择地势高、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最好是沙质土壤,有粗沙粒更好。为防止杂菌侵染,最好选新开的生地,地块土质过肥、过细、过黏都不适宜栽培灰树花。

灰树花和其它菌类有哪些不同?

大多数食用菌种植起来都有些相似之处,比如很多都可以在室内栽培,比如很多菌类都不喜欢光照,但是灰树花却不同,灰树花的菌丝在24到27摄氏度繁殖最快。菇体在18到22摄氏度生长最适宜。灰树花不适宜在室内栽培,它对新鲜空气需求量比较大,要求通风条件必须良好。此外还有一点,灰树花在生长期间不像其他食用菌对光照非常严格,灰树花比较简单,有无光照都可以生长,直射光的话固体颜色发黑,没有光照的话,菇体发白,但不管发白发黑都不会影响它的口感。

灰树花培养料都有哪些不同?

灰树花的母种制备和其它食用菌母种培养基配方大同小异,一般也是土豆、葡萄糖、琼脂、磷酸二氢钾等原料,栽培种的制作工艺与原种制作工艺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培养料的配方,最主要的是它的培养料中必须添加70%的栗木屑,这是其它食用菌不需要的。

灰树花的仿野生种植

目前种植户普遍采用的是防野生种植灰树花,这种方式不仅灰树花味道更接近自然,而且综合效益要好于其他种植方式。防野生种植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将菌袋整齐的放入提前在板栗树下挖好的菇池内。菇池一般选择在属下比较干燥通风的位置,一般农户普遍采取东西向,每隔菇池宽半米,长两到三米,下挖25公分左右,菇池与菇池之间距离半米左右。同时在挖好的菇池内铺设塑料,用于保证水分和地温,同时还可以防止杂菌感染以及地下害虫。发好的菌棒横向摆入菇池,每隔池内放置四排,然后覆土。菌棒摆放结束要用耙子把表层浮土耙平,耙实,如果土层干燥还可以浇一次透水,这时候前期工作基本结束,在等待灰树花生长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忘了在底层的塑料两端各打开一个排气孔。如果三四月份温度较低,在发菌前可以采取地上搭建塑料棚保温的措施,促进灰树花的快速生长。

灰树花池子里奇怪的小石头

最初见到种植灰树花的我感到特别好奇,因为每个蘑菇池子里都放着很多小石头,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咱们在排好菌棒后,要在池子内摆放一层小石头。那么为什么要放一层小石头呢?其实这些这些小石子它有几方面的作用。第一个当我们喷水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些小石子,水会直接落到畦面上,它会溅起来一些泥或者沙子,这些小石子在上面可以防止泥沙溅起,保证我们的灰树花没有这些等等,让我们食用起来不太方便,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这个石子本身它的下面有一层保湿的作用。第三个,它又可以固定灰树花的生长。因为我们用这些石子可以对灰树花的根部有一个支持作用,可以固定灰树花,不至于让他产生一些歪斜或者倒伏等等这种情况。

灰树花出菇期千万别缺水

灰树花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从菌棒下池后就要一直保持池内的土壤湿润,出现干旱后要进行大水浇灌,平时每天要求早中晚三次进行畦内喷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等发现灰树花发菌后就注意不要把水喷到原基上。等到灰树花长成朵型后才可以把水喷到菇体上。这一点千万要注意。等到七八月份天气干燥,气温升高,喷水就要根据灰树花的干湿情况以及池内水分多少采取增加喷水。

灰树花见卷边才能采收

灰树花生长特别快,一般情况下从出现菇蕾到采收仅需要半个月,一朵灰树花大的能达到四五斤,灰树花天生属于大蘑菇,不少种植户发现灰树花个头很大了认为就可以采摘,其实采摘不是像其他食用菌一样看菌盖大小,而是要看灰树花是否产生卷边。灰树花是一种非常奇特的菌类,它的菌盖外延有一层白边,随着灰树花不断长大,这道白边会随之不断变化颜色,从白色到灰色然后到褐色,最后开始向内卷曲,这时候的灰树花不仅不老,而且正是味道最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收上市销售了。看到这您是不是觉得人工栽培灰树花有点复杂呢,其实如果您所在的地区有面积比较大的林地、有充足的水源,再加上掌握栽培灰树花的几个技术要点,应该说是以栽培灰树花作为增收的项目还是很有前途的。

网友种养倩说:

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叶奇果菌,莲花菌或栗蘑。子实体由多次分枝的菌柄和匙状,扇状或舌状菌盖重叠组成。高达40-60厘米,重几公斤。多生于壳斗科或其他阔叶树的树桩或土内暗根上,地下有菌核,以菌索和子实体相连。灰树花是多孔菌,却与其他同多孔菌不同无木质化,菌盖肉质或半肉质,脆若玉兰,味如鸡丝,香气诱人,是一种很有风味的食用菌。灰树花的人工驯花栽培,最早起于日本,上世纪七十年代己如我国的香菇,木耳袋料栽培,我国到近几十年的浙江,福建,上海等地科研单位才开始引种驯化,如今浙江庆元,河北迁西有了些规模栽培。

灰树花生活条件

1,营养灰树花是一种强木腐菌,在菌丝发育和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外界木质素和纤维素营养,对碳源,氮源要求含单宁多的硬质树较适合。人工木屑栽培适当添加一些氮素物质米糠,麦麸等生长发育更好,还可使菌丝更好连接。2,温度灰树花是一种中温型菌,子实体生长多在夏秋季。菌丝生长多于秋夏孢子萌发,经高,低温煅炼生长,其菌丝生长温度范围较广,在3一32度均能生长,但最适合于秋季的20-25度,也能耐夏季孢子萌发时高温,在32度以上时也能生长,菌丝随温度升高而减弱,到35度后受到严重抑制。灰树花原基形成需要一定温差剌激,一般在18一22度时原基纽结,子实体在低至10度到30度都能生长,最适15-20度。温度低生长缓慢,温度高生长速度。3,水分灰树花野生情况下多生长于树蔸或树根上,测得的生长有子实体土壤和树根含水量在55-70%之间,环境内空气相对湿度80一100%。制作人工培养基中水分以控制60一65%为好,培养基发菌阶段环境空气相对湿度以60一70%发菌不易污染,不然瓶塞棉花或封口纸易受潮发霉。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为好,过低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子实体原基会干枯,甚至死亡,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子实体易高湿呼吸受害,子实体易腐烂。4,光照灰树花菌丝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不严,在黑暗下生长较快,散射光下有利菌丝发育,强光下菌丝生长缓慢,纤细。原基形成需要散射光刺激,子实体生长常要一定光照,不然子实体颜色变浅,质量差。5,氧气灰树花在野生状态下,多生长在腐殖较多沙壤地,并多数涨有米粒大小石块和粗沙粒。说明灰树花菌丝发育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需要足够氧气量,人工栽培需要加大通风量,培养基制作需要一定粗木屑增加基质内氧气才使菌丝生长健壮。6,酸碱度在多数野生灰树花基质内测定菌丝生长酸碱度范围在pH5.2-6.8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酸碱度范围在pH5.5-6.2之间,人工制作培养基酸碱度控制在PH5.5-6.5之间(发菌后有一定下降)为好。

菌种制作

灰树花在刚完成驯化栽种的几年中,多数菌株产量和质量不稳定,有的甚至不出子实体,这个需要注意,无论引进菌种,还是自己分离菌种,都要经过几年出菇试验,从短段木埋土,到木屑培养基野外试验,产量和质量稳定后,才能大规模种植。灰树花母种适宜PDA综合培养基,也可用麦粒培养基按常规方法制作,无论孢子分离,灰树花实体组织分离都要转扩,保存,分别标记,制作到栽培种试验,性能稳定后,才可将保存扩大试验栽培,所有稳定后,才开始制作栽培种扩大栽培。自己分离试作母种,摸清种性一般要五年或更多,建议到有资质研究所购买母种,自制原种和栽培种比较合算和稳妥。1,制作灰树花原种配方a,栗树木屑80%,麦麸8%,石膏粉1%,蔗糖1%,河沙壤土10%。b,棉籽壳80%,麦麸8%,石膏粉1%,蔗糖1%,河沙土10%。拌料,装瓶,灭菌,冷却,接种与其他菌种方法一样,在25一28度培养室内培养一个月,经常检查发菌情况,选菌丝发育良好,粗壮,无杂菌污染的作原种使用。2,栽培袋制作栽培袋制作配方与原种一样,只是将原种再次扩大用于生产,将玻璃瓶改作装料多,操作方便的塑料袋。注意河沙土对塑料袋的损伤,其他与香菇,木耳袋料栽培相同,可用宽长17x35厘米,或宽长15x55厘米食用菌专用袋装料,制作中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无菌接种→培养菌袋。培养菌丝温度保持在25-28度,环境内空气相对湿度70%,培养一个月可菌丝长满袋,几天后表面形成深灰色菌皮,然后菌袋内会隆起原基,17x35袋可开口,15x55袋可在接种口用锋利小口开出小口,进入出菇管理。

栽培管理

1,立袋出菇,17X35袋可立式出菇室内直接出菇,将发好菌袋,移入菇房,立式排列,留好人工作业道,将扎口解开,塑料袋口翻出,如金针菇栽培一般,袋口上盖报纸,房内保持20一22度,空气相对湿度85一90%。每天通风,在报纸上喷水保湿,3一5天原基形成,生长发育,约20后,灰树花充分生长展开,成熟,即可采摘,采收时用利刀将整丛菇体割下,可采收2潮以上。2,横袋野外坑栽这个一般为15x55袋。制作栽培袋时要根据当地气温条件,在适合生长灰树花气候前一个月制作菌棒,发菌满袋后,移入野外坑道排列覆土栽种。这种栽培法产量高,比立式栽种法产量高出几倍,而且子实体质量好。多数地方在3月制袋或10月制袋,发菌一个月后,4月或11月移出野外坑道覆土出菇。在室内发满菌丝袋子,移到野外事先挖好多坑道内,脱去外塑料袋,将菌棒留2厘米空间整齐排列在浅坑(深10-15厘米)内,用消毒过河沙土,覆盖菌棒,厚度约2厘米。进行栽培管理。a,浅坑内温度管理,4月份后大部地区在气温15度以上,但坑道内土温仍会低于15度,此时不利灰树花原基形成,多数需要盖薄膜以提升温度,应用盖薄和上盖草帘,日夜温度以刺激原基形成。注意坑内温度勿超过35度。5月份后气温普遍升高要注意揭膜通风,或拱起薄膜管理,注意坑内温度。b,水分管理,根据当地降水量,控制好坑内覆土含水量约在55一70%之间。过低喷洒细水处理,过高挖排水沟或上盖漏雨布,降止降雨使覆土过湿。c,光照管理,灰树花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菇体颜色才正常,可搭棚架用草帘调节,在沒出菇前可用稀疏直射光在坑内既调节土壤水分,又可利于消毒灭杂菌。在出菇后不能有直接阳光直射菇体上。但保持散射光有利灰树花质量和产量。灰树花栽培中多种生理病害,易造成原基萎干,不分化。小菇叶小,鹿角菇,高脚菇。这些都由于刚训化栽种中,新手在光照,温度,水湿,通气这几方面没有协调好透成的。:a,灰树花原基黄化萎干不分化,是由湿度小,通风造成的。b,菇盖形叶小,分化迟缓鹿角菇,高脚菇是湿度过大,通风不畅造成的。C,小散菇是由于通风小,缺少光照造成。d,黄肿菇是由于温度高,水汽大,通风不良造成的。e,白化菇是由光照弱造成的。f,焦化菇由光强,水分小造成的。g,原基不生长,由浇水过勤,温度过低,覆土过厚,培养基氧气不足过成的。H,菇肉薄由湿度大,温度高,通风不畅,菇体不蒸发而造成的。I,培养基塌陷由温度高,不通风菌丝体死亡造成的。

病虫害防治

灰树花出菇至生长,均在高温夏季,时常发生病虫害侵害,应以防为主,结合药物防治。1,发现坑道内沙土面有杂菌感染时,通常将污染部位挖掉,并撒入石灰粉盖面,添上湿润新土,如果感染点多,可用草木灰浸出水浇覆土面一次,提高覆土的碱性,有利防杂菌。2,发现虫害,用炒麦麸加敌百虫撒在无菇的畦面或人行道上,引诱害虫。3,细菌病(粘液状菌),可用1%漂白粉液喷床面可抑制细菌。

网友毛驴讲三农说:

灰树花又名千佛菌、莲花菌、重茹、舞菇等,属多孔菌科,树花菌属,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珍稀食用菌。灰树花人工栽培方法:一、人工栽培时间;灰树花子实体发生温度范围在13至27℃之间,最适子实体发生温度20℃左右,灰树花子实体生长周期长,一般需两个月左右,所以在安排栽培时间时,制袋发菌时间要比适合出菇的时间提早两个月;如河北地区春季栽培灰树花,4至6月份温度适合出菇,所以要在1至3月份制袋发菌;秋季栽培,8至10月份为适宜出菇期,就要在高温夏季制种;在南方以秋季人工栽培为主,9月接种,可使灰树花整个生长过程,都处于较为适宜的环境下。二、栽培场所;灰树花在室内、室外都可以栽培,你真陪要充分利用室内空间采用层架式栽培;也可以把菌袋放在室内地面上进行覆土栽培,也可以在室内安装空调调节室温,常年栽培灰树花;室外栽培要搭建菇棚,采用畦土式、层架式或者覆土式栽培,三、栽培原料和配方;灰树花抗杂能力很弱,对通气性要求较高,所以栽培原料的颗粒不要太细,菌袋装料不要过多,人工栽培可用板栗树(最好)、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为栽培原料,常用的配方:1、杂木屑50%,棉籽壳39%,玉米面70%,石膏和蔗糖各1.5%;2、栗木屑77%、麸皮14%、米粉7%、石膏和蔗糖各1%,含水量65%;3、稻草62%、麸皮10%、玉米粉7%、石膏1%、细土20%、含水量60%;4、麦秸72%、麸皮8%、玉米面9%、石膏1%、细 土10%,含水量60%;用稻草和麦秸培养原料前,要切成3至5cm长,放入2%的石灰水中浸泡五个小时,出后拌入肥土,堆积发酵三天,用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200g,常规灭菌接种后,移至培养室,适宜的环境下。25天左右军事就可长满袋,控制好温度光线。十天左右即可出现原基,此时就可脱袋出菇管理或者畦床覆土栽培。四、灰树花菇棚袋栽和空调室内袋栽;1、菇棚袋裁;(1)、菌袋制作;菌袋制好后,按常规灭菌、消毒、接种。(2)、发菌期管理:发军旗温度要控制在23℃左右,辅以一定的弱光,空气湿度控制在65%左右,每天通风2至3次,培养料表层菌皮后,菌皮上的白色隆起物变为黑色时,就可进行出菇期管理。(3)、出菇期管理;菌袋发菌后,用剪刀剪去带口部分,并用刀子在菌袋周围割上几条口子,袋底割十字口,将菌带摆入挖好的棚内地沟中,底部割开口子,可以有效避免菌带底部积水,利于菌丝体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覆土要选择含腐殖质丰富、疏松透气、保水力强、呈颗粒状的土壤,覆盖在菌袋上2cm厚左右,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保证棚内空气新鲜;棚内温度控制在22℃左右。当菇蕾长出覆土层时,棚内的空气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并辅以一定散射光,每天喷雾保湿,保证菇体表面湿润,当菌片充分分化后,要提高一些光照,可促进固体变成灰黑色,增加产品的品质和质量。2、空调室内栽培方法;空调室内栽培灰树花,可根据灰树花对生长条件的要求,利用空调设施调控,人为提供灰树花生长发育需要的环境,常年可以栽培。(1)、菌袋制作;按菌袋(配方1)配制栽培料,用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700克,套上塑料颈圈,塞好棉塞,按常规方法灭菌接种,菌种推荐使用灰树花GF-8,菌丝体适生长适宜温度在28℃左右,子实体发育最适宜温度在17℃左右,子实体色泽洁白,鲜姑脆嫩,香味浓郁。(2)、发菌期管理;菌袋接种后,摆放在培养室内遮光培养,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8℃,15天后,菌丝体生长加快,温度会升高至3至4℃,这时要把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65%左右,可避免菌丝生长过剩后劲不足,后期湿度要提高70%至75%,这样有利于原基形成,这时要给予一定的弱光;当培养料表面出现馒头状隆起时,颜色有黑白转为深褐色,就可以移入出菇棚进行出菇管理。(3)、出菇期管理;菌袋移入出菇棚后,要把棉塞去掉,出菇期室温应控制17℃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90%,要注意菌床表面不能发生积水,防止杂菌污染,注意室内通风换气,18天左右,菌盖就会充分展开,即可采收。以上介绍的是灰树花人工菇棚袋栽和室内空调袋栽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网友A00000AA油绿绿说:

灰树花属中温型菌类,根据其菌丝生长、原基形成及子实体生长的适温,一般北方地区在1月-3月制袋接种培养,4月-6月进行出菇管理。秋季栽培一般安排9月制袋,11月出菇。灰树花属木质腐生菌,一般采用山毛榉、橡树等阔叶树杂木屑为培养料。颗粒大小0.5毫米-2毫米,0.5毫米以下,颗粒过细容易出现畸形子实体;2毫米以上,颗粒过粗又容易使产量下降,适量(30%以下)添加一些针叶木屑效果更好。短树枝灭菌后栽培效果也很好。南方地区也可用蔗渣、稻草等为主料进行栽培。营养添加物主要有麸皮、玉米粉,玉米粉较佳,用30%麸皮+70%玉米粉效果也很好。营养添加量一般占总干料重的20%-30%,过量添加营养容易出现畸形菇。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244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