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张生全精彩历史说:
在秦汉时期有一个史上闻名的女相师许负,她一生相人无数,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准确度奇高。因此得到了汉高祖刘邦的礼遇,赐封她为“鸣雌亭侯”。一个以相面为生的女流之辈,居然能在男人主宰一切的封建王朝时代封侯拜爵,纵观历史,恐怕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不得不说真是一个奇迹。(许负)那么,许负是何许人也?她的预言真有那么准确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诏令天下共庆,同时下旨各地官员广征神异祥瑞之事,上报朝廷,予以重奖。这年秋天,河内郡官员上报,该郡温城县令许望之妻赵氏生一女,手握玉块,玉上有文王八卦图隐约可见。始皇闻讯大喜,当即赐许县令重金,命他尽心抚养女儿,务必将她培养成才。百姓们获此消息后,蜂拥而至许府,都希望能见上这个女婴一面。传说女婴对来人呈现两种反应,其一是大哭不止,其二是喜笑颜开。凡是对其大哭不止之人,不久后必然厄运缠身;凡是对其笑脸相迎者,必定吉星高照,喜从天降。许县令给女婴命名为许负,见自己的女儿有此异能,许父喜出望外,倾尽全力对她进行培养,延请学富五车的大儒教习。几年下来,老师接连换了几拨,都自认无法胜任,因为许负好像具有天人之资,能无师自通,学识超群,老师们都自叹弗如。等到许负长大成人后,她善相之名也越来越响,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纷纷慕名而来,求她看相。当时也正值秦朝末年风起云涌之际,各地为推翻暴秦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公元前210年春,刘邦率部攻打咸阳,途经温城,听说了许负的传言后,将军队驻扎在城外,带着萧何、周勃、曹参、陈平等人着便装进城拜见许望父女。当许负见到刘邦后,面露惊异之色,久久不语。刘邦好奇,追问缘由,许负方才说道:“刘将军龙行虎步,日角插天,乃帝王之表;其余四人亦非凡人,他日必定位极人臣。”而后,许望将温城拱手相让,并带着三子一女归顺了刘邦。正是这一次奇遇,让刘邦记住了这位奇女子,也为许负后来的飞黄腾达埋下了伏笔。(刘邦登基)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开始。这时的魏王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究竟是该附楚呢?还是从汉?这让他左右为难,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正在伤神之际,手下向他推荐了许负,魏王豹如释重负,派人将许负请到了府邸。许负看了一眼魏王豹后一语不发,但在看到他的老婆薄姬后,却眼前一亮,脱口而出:“夫人是天子之母。”魏王豹大喜过望,认为自己必将联合项羽夺得天下,于是背叛了刘邦。刘邦一怒之下,派韩信率大军灭了魏国。于是,魏王豹“君父”没做成,反而后来被周苛所杀。而薄姬被刘邦收纳后,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当真如许负预言,成为了天子之母。公元前202年,刘邦开创西汉,登基为帝,封赐许负为“鸣雌亭侯”,当时的许负才刚刚19岁。后来,许负还有两次神一般的预言,一是预言了周亚夫的飞黄腾达以及悲惨结局,二是预言全国首富邓通将饿死街头。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时任河内使,头顶着丞相之子的光环,实际上已不受重用,躺在老子的功劳簿上享受而已。但许负却预言他“三年后封侯,八年后出任丞相,九年后饿死”。这个预言放在当时恐怕谁都不信,原因很简单,周家的爵位已由周亚夫的大哥继承,即便大哥去世,也得由他儿子接替,不会轮到周亚夫。同时,如果周亚夫当真能封侯拜相,又怎么可能饿死呢?但是,周亚夫还真让许负说中了。三年后,周亚夫兄长获罪,周亚夫封侯。后来,周亚夫率军平定吴王刘濞之乱,升任丞相。但最终又被汉景帝逮捕下狱,因绝食饿死狱中。(邓通剧照)邓通是汉文帝的近臣,经常替汉文帝办理一些杂事,免不了嚣张跋扈,颐指气使。一日见到许负后,慕其名号,请她帮助相面。许负观察良久后道:“君有纵纹入口,此当为饿死之征也!”邓通狂笑而去,心想女神相也不过如此嘛,我堂堂黄头郎也会饿死?实在可笑。后来,邓通将许负的预言告诉了汉文帝,汉文帝干脆将蜀郡严道县的铜矿赐给了他,并允许他私自铸钱。几年后,邓通便坐拥亿万家产,可谓富可敌国。但是到了汉景帝即位后,邓通就倒霉了,被景帝抄没了全部家产。而且汉景帝把他关在一个装满钱的屋子里,活活饿死。那么,许负当真能掐会算,是未卜先知的预言家吗?其实这事值得商榷。不过她肯定善于观察,懂得审时度势,从而推测出一些人的运势和结局。就以周亚夫为例,他确实身负奇才,早晚会被重用,特别是在朝廷面临危难之际,一定就是周亚夫大显身手之时。而且周家的爵位虽被其兄长继承,但此人胸无大志,且飞扬跋扈,丢失爵位是迟早之事。但周亚夫桀骜不驯,目空一切,即便后来身居高位也会跌落神坛,最终得罪皇帝而惨死。再说邓通,此人除了巴结奉迎、贪得无厌外,一无是处,一旦帝王换人,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他必定会被清算。再加上邓通又太过有钱,蛮横骄纵,连太子也不放在眼里,他焉有不死之理?当然了,也有后世各种传说,因此被神话了的缘故。但不管怎么说,由于当时她的预言,对刘邦得天下有很大的好处,他因此得以封侯。一个古代女子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算是了不得。(参考资料:《史记》《楚汉春秋》等)
网友放飞的季节510说:
所谓的预言,就是对未来的事件,能够作出准确预测或者断言;此人必定有异于常人的非凡能力,能够未卜先知,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科学的结论。在中国历史上,李淳风和袁天罡撰写的《推背图》,堪称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李、袁这两位著名的道士编写,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此外,民间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也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预言家了,但刘伯温在预言方面的成就,却被人为地拔高了,其主要成就实际上是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毛泽东,可谓中国历史上的著名预言家,他的预言绝非臆测,也非纯属巧合,而是建立在超凡的洞察力、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科学的调研、缜密的分析判断等基础上,得出合乎客观规律的结论。毛泽东预言: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终胜利在中国这边。日军吞并华北,中日两国爆发全面战争,当时,亡国论、速胜论等都大有市场,毛泽东根据中日两国的国情分析,提出了战争和政治、战争的目的、持久中的速决、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消耗战、歼灭战、兵民是胜利之本等观点,得出了有高度预见性的结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撰写1938年7月出版的《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预见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毛泽东预言:美国在二战时采取的大战略是“欧洲第一、东方第二”。1938年10月,毛泽东在阐述中日战争三阶段论,以及与国际形势的关系时,准确地预见到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将采取的大战略。他分析指出:“世界的主要重心在欧洲,东方是环绕着它的重要部分。世界的主要和平阵线国家与主要法西斯国家,正在为着欧洲战争危机问题,在西方纠缠不清,无论是各大国间的战争前夜或战争爆发,西方的各大小国家都将以解决欧洲问题放在议程的第一位,东方问题则不得不暂时放在第二位。”“欧洲第一、东方第二”,实际上就是美国在二战中奉行的“先欧后亚”战略。毛泽东的预见比英美两国1941年3月正式明确执行“先欧后亚”战略,事实上要早两年半左右。毛泽东预言:英美先攻解决德国,再来解决日本,苏联是关键因素。1941年12月12日,太平洋战争爆发4天后,毛泽东在《对国际形势的估计》中预言:“英美的总方针可能是对日取守,而对德取攻,先集合英美苏力量解决德国,然后集合英美苏力量解决日本,而两方面苏联都将是决定力量。”后来二战发展的进程,事实上完全验证了毛泽东的预见。毛泽东预言:有了第二战场,就能够在一年之内打败德国。1942年7月2日,毛泽东就预言,只要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则打败德国只需一年时间。事实上,英美等盟军,直到1944年6月6日,才开始执行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288万盟军潮水般地涌入法国,可谓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1945年5月,德国就被打败,与毛泽东惊人的预言非常吻合,开辟第二战场以后,德国果然在一年内就被打败。毛泽东预言:核战争打不起来。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了一颗原子弹,导致7.4万人死亡,7.5万人负伤,房屋损失不计其数。8月13日,广岛原子弹爆炸一个星期以后,毛泽东就断言:原子弹不能解决战争。此后,毛泽东在与斯诺、斯特朗等美国友人谈话时,多次阐述了核战争打不起来,人类有能力防止核战争,最终消灭核武器的思想。截至当下,世界上有多个国家拥有了核武器,核武器的爆炸威力,足以摧毁地球许多次,但全世界也只有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遭受过美国空投的原子弹的袭击。
网友勇战王聊历史说:
有一位预言家非常不可思议,他不仅预演未来,还带领人民去验证他的语言。
一般的预言家,随口胡诌一句,然后就不管事了。至于多少年以后能否实现,跟他没关系,他就过过嘴瘾。而我说的这位预言家不同,他是亲自带领人民实现预言的实干家。他就是毛主席!<毛主席预言,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毛主席来自农村,他提出这个论断也是基于自己对农村的认识。之后,他又到农村去做调研。而当时,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在这些高层次的革命者中,也只有毛主席自己选择了深入农村这条路。毛主席通过深入调研,先后写出了《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以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分析了农民运动的可行性。当国共合作失败后,毛主席就领导秋收起义,带着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去了。毛主席对这一论断的坚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中也一直贯彻到底。他老人家从不想着占领城市去享受城市生活,而是把自己的根扎在了农村。这一干,就是20多年。延安就是一个县城,西柏坡是一个村。一直到1949年,毛主席才进入大城市北京。<毛主席预言,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在抗战爆发初期,我国流传着两种论断:一种是中国必亡论,一种是中国速胜论。前者是悲观的投降主义,后者是不切实际的轻敌主义。为了知道中国抗战胜利,毛主席提出了持久战。为了指导人们打赢持久战,毛主席提出让部队“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不要和日军做大决战,要在运动中寻找战机,消耗敌人。同时,中国军人要开展游击战,让日军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包围起来。总之,就是在保存实力的前提下,不断地消耗敌人,击毁敌人的士气。果然,华北的日战区被八路军的革命根据地分割开来。等到抗战后期,日本军只掌握了城市地区。广大的农村都成了抗日的战场。<毛主席预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论断虽然在1955年才正式提出。但是,在解放战争时,毛主席就指出“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支持下,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敢于和美械装备的国军打内战。并且,只用了4年多就赢得了胜利!等到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联合国军的挑衅,毛主席果断的派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这也是因此,毛主席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后来,面对美苏的核讹诈,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也没有屈服。当时的中国,靠的可不仅仅是勇气,更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付出艰辛努力的。当时的革命者们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不怕艰辛,克服困难,造出了核武器,这才让我国挺起了腰杆。有机会再看看《横空出世》,体会下当时革命者们的气魄和艰辛。正是他们的付出,给我们打好了基础,才有了现在的盛世。(文|勇战王聊历史)
网友读历见闻说:
看过《新中国未来记》吗?如果看过梁启超在118年前写的这本书,就会惊奇地发现梁启超对中国近百年国运的预言,简直准得不可思议。他在这书中提前10年准确预言了清王朝的垮台,并说准了清朝灭亡后中国经历的五个时代,今天的中国大概已经进入他预言的最后一个时代。梁启超发表《新中国未来记》的时间是1902年11月,他对这本书的构思和准备足足用了5年时间,他这种等级的人物一旦把时间花到一件事情上去,做出大成果几乎是必然的。他在书中以1902年为时间起点,预言随后的10年将是新中国的“预备时代”,这个时代是“从联军破北京时起,至广东自治时止”,暗示这个时代的结束将以清王朝的垮台为标志。果不其然,武昌起义的次年,也就是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帝溥仪逊位,清王朝灭亡,书中预言的“预备时代”正好在10年时间内完成了。
在这个时代之后,梁启超紧接着预言中国将依次进入另外五个时代。
这五个时代分别是分治时代、统一时代、殖产时代、外竞时代和雄飞时代。“分治时代”是“从南方各省自治时起,至全国国会开设时止”。将这个时代与真实历史进行对照可以发现,武昌起义后的南方诸省独立确实开启了一个别样的“分治时代”,并贯穿在民国的整个历史之中。而后经过解放战争,随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真正新中国的成立,混乱的民国时代也就结束了。真实历史的发展与梁启超的预言,基本上是契合的。
在“分治时代”结束之后,书中的“统一时代”、“殖产时代”和“外竞时代”也果真在真实历史中接踵而至了。
书中对“统一时代”的描述是“从第一次大统领罗在田君就任时起,至第二次大统领黄克强君满任时止”,这里的两个人名自然是虚构的,但这其中也暗含着预言。“罗在田”这个名字中“罗”的本义是“网、网罗”,可以引申为“统一”;“在田”则很容易联想到“劳作”,合起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劳动人民统一中国”。“黄克强”这个名字中“黄”可以引申为“黄帝、炎黄、黄种人”,很显然是指代中华民族,“克”的词义中有“能”的意思,那么三个字合起来便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能强盛”。所以,梁启超所预言的“统一时代”可以对应从新中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这一时段。
随后的“殖产时代”、“外竞时代”就更好理解和对应了。
改革开放后的前三十年是新中国快速发展和快速积蓄的时代,这与梁启超所预言的“殖产时代”能够完美对应。21世纪以来,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举办了奥运会、举办了世博会,中国不断地重磅亮相在国际舞台上,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中国的身影,很显然今天的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到梁启超所预言的“外竞时代”。当然,也有人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梁启超所预言的“雄飞时代”。但是保守一点来讲,中国在今后20年内进入到“雄飞时代”是可以预期的。由此可见,梁启超是对中国近百年国运的预言无疑是非常准确的,他当年在《新中国未来记》书中写完对这几个时代的预言后,还特意强调说:“此六时代殆中国必要经过之阶段,读者请细玩之。”这足以说明在清朝末年那个黑暗时代里,梁启超对国家的未来前景坚定地抱有乐观的态度和信心,并通过对彼时国家现状和前途命运的深沉思考,将国家的未来美好前景写入书中来鼓舞世道人心。
网友清莲山人说:
1,姜子牙。他著有《乾坤万年歌》预言书。2,李淳风和袁天罡。他们俩合著有巜推背图》预言书。3,邵雍。他著有《梅花诗》预言书。4,刘基刘伯温。他著有巜烧饼歌》预言书。这就是中国古代最享负盛誉的预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