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峄县西门里老李说:
谢“悟空问答”邀我在国企干了一辈子,所以见了这个话题很亲切。我当年也曾为此纠结过,但因自已优柔寡断、或说是鼠目寸光,老是考虑一走了家里老婆孩的困难,终末下决心。所幸熬到退休,虽然比不过那些央企、省企或垄断行业退休者拿的那么高,但能裹腹蔽体,心意足矣。至于题主所说的是去是留,我认为主要看自身情况。如果你尚年轻,那就下决心别再留恋,勇敢地走出去闯荡,当然前提是你有信心、能吃苦。否则你还是留下晃荡吧;如果你还有几年就退休了,除非有过人的本事,到哪不愁混饭吃。否则还是老实呆着吧,能熬到退休最好。真熬不到,厂子破产了,按我们枣庄一棉破产时的政策,按工龄给予几万元的补偿,自已再交几年社保,就退休了。也挺划算。
网友秋雨123456滴说:
谢邀!这个话题正好是我的亲身经历。我是九十年代初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基建单位工作。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号称央企的单位待遇相当不错,全公司两三千人里面,大学生大约四五个人。我在班长副班长摊长的正确领导下,做着和民工一样的工作。一年后,当了班组技术员;八年后,当了中层干部,那时已经进入市场经济了,公司工程不再靠分配,行业基建市场一片萧条;再八年后,我离职了,其间公司换了好几任一把手,公司在市场上信誉快崩盘了。我离职之后再八年,靠卖资质为生的公司终于摘牌了。而此时的我,自己创业奋战,过上了自己满意的生活,其间的酸甜苦辣咸,自己一口口地品尝过了。我大学毕业后收入,每月近2000元。要知道那时候这个收入是非常高的。我离职时已是老中层了,每月收入3500多。17年的工龄,这增长速度,好像不算正常。离职之前,我从未想到自己会离职。因为在之前的岗位上,每天从早到晚忙忙碌碌惯了,没时间想其他事情。自从换了一任老总,为了启用自己关系好的人,自然要干掉以前的人,我就是那个只管低头拉车从未抬头看路的人,老总家里有事,别人争相竞争着送礼,我竟然不知道,嗯,惭愧地很。领导给我安排了个闲职,每天没啥事,我深感无聊,觉得这辈子就这么闲下去到退休,这辈子就完了,回头再看看蜗居,感到真对不起老婆孩子。想想真到了蹬腿的时候,自己都痛恨自己没有奋斗过。那啥,于是乎,一激动就离职了。那年,我四十周岁。如今,已知天命。我个人认为,创业不分年龄大小,无论干什么,只管脚踏实地,低头拉车,必能有回报。而只知抬头看路,不脚踏实地的人,可能在国企混得不错,当退休后……(此处有删除)只剩下辉煌的回忆。如果您真遇到了奄奄一息的国企,我个人建议,赶紧找适合发挥个人长处的行业,不要舍不得眼下的优渥,一定踏踏实实地受苦,相信您无悔。
网友废柴机械师说:
走,坚定点。根据个人经验,目前国企早不是之前大家所说的样子,工作强度也不小,但是工资却迟迟跟不上。一个奄奄一息的企业,短时间内他不可能倒闭,但对个人在经济和心智上却是毁灭性打击。建议,早早离开,以免在浑水里太久,蒙蔽了自己。
网友西风烈05说:
我刚刚从国企离职,感触很深,工作了15年,除了这么多年没涨工资,除了凭本事换工作之外我的薪酬就没有正经涨过,出去了一看世界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世界,我却依旧那么贫穷,技术人员在国企基本上没有出路,你想提升级别除非有关系或者用金钱铺路,关键在于你还没挣到钱,所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趁早走吧,不要让温水煮了青蛙,到时候没有任何办法了
网友牛雁鱼说:
干了17年的央企正式工,40岁离职,重新找的单位,现在收入增加了,离家近了,幸福感是原单位的许多倍。你多大年纪了,40岁是个跳槽分水岭。如果你35岁不到,什么都不要考虑,立马走人,很快能找到新工作,但是需要重新适应一下。如果是35-40岁,要给自己做好规划,找同学,朋友,亲戚帮忙,熟人介绍的单位,比较了解,一般不会掉坑。最好还是让自己增值,考证书,评职称就是不错的一条路,根据自己的行业需要,破釜沉舟沉下心,认真的学习,这个年级已经经不起再一次的波折,多考些证书,或者有渠道评个职称让自己在面向社会选择的时候,多一些谈判的筹码。抽两天时间什么都不要干,好好想想自己是去是留的得失情况,从个人能力,人脉关系,家庭束缚,年纪大小,性格秉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一下。一旦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就不要犹豫,坚定的走下去。即使以后企业破产,也不后悔,否则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机会来了你也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