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行者十一说:
这个问题太片面,仅表达自己对国企和国企员工的看法。
我们因为历史原因和管理的需要,基本上重要的能源,交通,金融,科技等等关乎国家根本的行业基本都掌握在国家手中,或者说是控制在国家手中。而这些基础的领域也是支撑今天我们的国家强大的基础。国企可以说最为人要羡慕的就是他们的福利制度。曾经的国企职工基本上可以算是铁饭碗一干就是一辈子。可以说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在企业。在曾经他们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而由于这些企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国企本身也在这个国家选拔着属于这个国家培养出来的最优秀的人才,在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核电等等各个领域都创造出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可以说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人才都集中在国家层面的领域建设中,也就是所谓的国企中。但是一家企业是有很多部门的,并不是国企中所有的部门都具有竞争力,而且由于国企中特殊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国企里面关系错综复杂,基础部门基本上有很多所谓的“关系户”,企业保持着高稳定高福利的同时 ,控制基本岗位的基本薪资待遇也就是成了必然,这也就是所谓的吃不饱饿不死的由来。个人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要了稳定和高福利,就别羡慕高收入:就算你有勇气走出来,其实也不一定能适应私企以结果为导向的机制。所以立足于国企的“关系网”和上游优势,寻找机会才是关键。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篇幅所限,欢迎关注点赞,留言交流,互相学习,我是一位职场创作者。
网友浪漫一生960说:
我在央企,就是放心啊,钱不多也不少,发不了财也不拮据,福利够吃喝了,不愿开火去食堂,市场鸡蛋6元一斤食堂五毛一个,油条五毛一根,超市各种米面粮油各种冷冻肉品(这个比市场稍贵),都可以刷福利卡,工资可以消费,虽不能一掷千金,也能小富既安,企业年金扣完退休后5倍返还,还能合理避税,住房公积金扣多少企业补多少,退休后这两项也有几十万吧,待遇堪比公务员和地方政府的事业编,不存在腐败和不作为,不判刑就不会被开除,一年15个带薪休假,节假日双倍工资,每周双休,五天工作44小时,你说我不在这个企业干我去哪啊?
网友大连的杂家说:
我个人就在国企工作,而且,工作了十一年了,对此应该有比较深的感受。在国有企业,只要你不是领导,不是先进,那么,确实是拿着发不了财也饿不死的工资,这个倒是真的。当然了,有人会觉得这样真的没意思,因为,这种模式把人给“禁锢”住了,但是,有时,你得想想,对于那些能力一般的人,在生存和梦想面前,你也只能先选择生存了,这么看,选择国企并没有什么错。当然了,对于这种生活,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可以有如下几点:
一、干好本职工作,争取在国企内部评上一定的职称,并争取先进,入党,甚至升官。
这个方法应该是国企普通员工提高本人工资的一条比较正式的方法了。你表现得足够优秀,可能就会有人赏识,会被推荐,会被评优,这样,可能就会有相应的升迁或者晋升的机会,这样,工资可能就会有上涨的机会。
二、在业余时间多学习,多学习知识和技能。
第一个办法可能受限于体制,背景等原因,有一定困难,但是,这个方法却是可以做到的。目前的社会是一个处在变化中的社会,而且,现在的社会,机会也很多,只要你有能力,可能就会有机会。而且,万一企业遭遇倒闭,你也不用害怕,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再找到工作。笔者在上面提到了,本人所在的公司是国企,公司里有的员工工作能力很一般,而且,在本单位可能很多职工都瞧不起,但是,凭借自己的某些特殊技能,他可能在外面很风光。我们公司有个职工,干钻床,但是,经常倒夜班。这个师傅其实工作能力很一般。但是,他会吹号。而且,吹得很不错。有一年车间办联欢会,他就奉献了一曲,令人印象深刻。他以前在公司就是,白天靠着自己的技能挣钱,晚上干夜班。后来,公司效益不好,把他裁了。但是,他人脉广,加上会吹号,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工作——就是在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时的吹号手,也不少挣钱。当然了,还有大名鼎鼎的刘慈欣和当年明月。这两位中,刘慈欣曾经就在电厂工作,也算是国企吧,但是,他没有荒废时间,最后,通过写作成为了作家;当年明月虽然是公务员,但是,也把业余时间利用了起来,成为了畅销书的作家。我本人在周末休息时,也去过我们本市的图书馆,学过photoshop和日语。学photoshop的时间比较长。在我们办公室,我除了会操作word,excel,ppt之外,我还会photoshop,这个可是我们办公室的这几位所不具备的能力。所以,即使在国企,虽然处在那种“上不去,下不去”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忘了学习,业余时间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技能和学识去赚钱,也是一种出路。不过,前提是别耽误了本职工作。
三、在业余时间做生意
这个和上一个比较类似,只不过是换了种挣钱的方式罢了。现在,像微商有不少。而我们公司也有些员工,外面有自己的买卖,除了自己的工资外,还有其它的挣钱方式。这也算一种出路。当然了,同样的,别耽误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在国有企业,“温水煮青蛙”会让人丧失斗志,拿着饿不死发不了的工资,干着“上不上下不下”的工作让人挺郁闷。国企职工想要有出路,必须能克服那种“温吞水”的环境,让自己脱离舒适区,才能有出路。可能有人会觉得国企那种环境会让人丧失斗志,那么,我只能告诉你:一个成年人如果会轻易地被环境所影响所束缚,那么,你这辈子不会有多少出路了。
网友焱公子说:
国企就像个围城,里面的人总想出来觉得外面的世界才精彩,外面的人又总惦记着里面的安稳保障想进去。在国企,虽然拿着发不了财的死工资,但相对来说还是安稳、有保障、休息时间有标准的。到了私企,想要多拿到一分钱,都要拼了命的工作,甚至远远超过普遍规定的8小时。不养闲人是私企的标准,却是国企的福利。但是对于国企内的有些人来说,还是很想试试找一条出路,那么这个出路应该在哪里呢?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看。
一、努力晋升
如果在国企,年纪距离退休还挺远,那就试试努力晋升一步。国企的每一步台阶都有不一样的境遇,是真的有很大的差别。做好本职工作,积累上下的人脉关系,把方方面面的准备做好,一有机会就主动申请。能有领导赏识和提拔就更好了,上一个台阶之后就会觉得豁然开朗。其实国企也没有那么糟糕,觉得拿着发不了才饿不死的工资,是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没有一点儿归属感和成就感。有了这些弥补上去,有点儿成就感之后,会觉得这样的工作简直可遇不可求。
二、积累一项技能,尝试一样副业
如果有时间,有可能,要在业余时间积累一项技能。这项技能可以是你专业相关的,能给职场增值的,比如你是做会计的,那就考一些高级的顶级的资格证;是做商务的,就考一些MBA之类的资格证。或者在兴趣方面发展一下,学个心理学、营养师、健康教练之类的。在业余时候,发展一下副业,看看自己在本职工作以外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万事开头难,在起步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的,这些问题如果能够顺利解决,并且副业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可以考虑要不要真的脱离体制。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有人生的绝对选择权,也能给自己的家庭、经济留有足够的后路。
三、跳槽
近几年很多离开国企的朋友都喜欢一个词“裸辞”,但说实话,我并不建议这样做。虽然这是一个最痛快、最简单的处理个人与体制的关系的方法。想要跳槽的国企人,首先应该考虑一下自己有没有跳槽的“资格”。什么样的资格呢?能够越跳越好、能够游刃有余、能够东山再起的资格。如果越跳越糟糕,那还跳什么?要考虑,有没有合适的机会?有没有足够的能力?能不能游刃有余的应付脱离体制跳槽到新环境遭遇的问题?如果跳槽不理想,能不能东山再起?能不能让自己越过越好?这些问题如果考虑清楚,答案都是肯定的,那这条出路就没问题了。以上是个人看法和意见,找出路这种事,还要看当事人的实际状况和选择。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网友Ghiob6698说:
私企才有希望,国企央企基层光知道五+二、白加黑的折腾员工,形式主义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