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萨沙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巨毋霸应该就是古代的姚明,属于身高特别高的人。 《汉书》第九十九卷《王莽传》记载他身高有二米三左右(汉代一丈的长度),一般的马车装不下,拉不动他,一般的门他钻不过去,吃饭用铁筷子, 睡觉要枕大鼓, 可真不是一般的高。这人会一些驯兽术,类似于今天马戏团的驯兽师。《后汉书》第一卷《光武帝纪第一》中讲到:王莽征招天下的奇才异士,为他打仗,这个巨毋霸就是其中的一个将领。书中说,巨毋霸不仅身高超过两米,而且还有一个特殊的本事,他能够驱使、控制虎豹犀象等猛兽来作战。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他的个子太高,可能以此糊口进行表演赚钱。单纯大个子,也不见得有很多人愿意来看,所以巨毋霸又学了一些驯兽的技能,成为驯兽师。中国古代竟然真的有巨人族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中国古代竟然真的有巨人族?还真的有。听萨沙说一说吧。1921年的北京一片混乱。半年前,直皖战争爆发,几支军队在北京附近激战,城里有钱人都逃走了。到处都大乱的时候,西城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家老宅子突然地陷,只能找来工匠重新打地基。地陷很深,工匠只好先挖坑。挖了好几丈还不见底,突然工匠发现了几根骨头。其中一根骨头毫无疑问是人的大腿骨,但极长。这家住户认为可能是妖邪作祟,吓得将将骨头全部丢在城外。没想到正巧有个洋人医生路过,觉得好奇就将他留了下来。经过测量,这真的就是一根人类的大腿骨,非常的长。根据比率计算,这个人的个子至少超过2.5米。这应该就是古代传说的巨人族。世界各国文化中,毫无疑问的都有巨人。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巨人的记录。在《山海经》中,有关于巨人族的存在有明确的记载。《山海经》中有个大人国:“大人城在今天山东北部,那里的人身材高大。”当年的人普遍身高在一米五几,而巨人们身高多在2米5以上。除了《山海经》以外,还有很多巨人的传说。《国语》中记载,吴国进攻越国,攻克会稽,抢到了一节很大的骨骼,要用一辆车装载。吴王派使者到鲁国访问,请教孔子这节骨头是什么骨头。孔子回答:当年大禹召集众多部落首领在会稽山开会的时候,有位号称防风的部落首领迟到被杀。尸体被肢解,用他的一节骨头要装一辆车。这个防风部落首领来自安徽无为一带,这里也有个巨人镇,里面都是巨人。这两个巨人却有很大不同。山东的巨人,据说力大无穷,但性格宽厚,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安徽无为的巨人就完全不同。这个防风部队的人性格凶悍,为人粗暴,动辄无力对付周边的普通人。他们力气很大,块头又大,普通人绝非他们对手。古代的无为,周边一度都被巨人控制,普通农民纷纷逃走。后来这里的人就发现了巨人的缺点:他们行动比较缓慢。于是,他们开始使用弓箭和投石器同巨人作战。巨人力气虽大,面对弓箭和石子难以很快移动躲避,纷纷被打死打伤,也就灰溜溜的逃走了,不知去向。根据防风部落留下的记载和遗迹判断,他们同山东那个巨人部落应该是同一个来源。分析是山东巨人部落的几个家庭,向南方迁移到安徽,繁衍成一个部落。除此之外,巨人的记载还有很多:据《汉书》记载,曾有人向王莽推荐一名身高三米多的人,名为巨毋霸。以上几个巨人回忆还不吓人,另外的就吓人了。《山海经》中,还有个可怕的巨人族,就是大名鼎鼎的独眼巨人。《山海经》中把他们称作鬼族,远在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与蒙古交界的阿尔泰山脉附近。这些独眼巨人极为凶恶,专门吃肉,也吃人。他们平时就活捉人类,带回村子吃掉。独眼巨人的村子外,全部是累累的白骨。独眼巨人力气极大,一般人类根本无法和他搏斗,几乎像人捉小鸡一样,手到擒来。《山海经》认为,这些巨人除了有一只眼以外,主要就是非常高大,也有2米以上。有意思的是,并不仅仅是中国人有独眼巨人的传说。欧洲各民族甚至阿拉伯人,都有关于独眼巨人的传说。近代中国和苏联在阿尔泰山发觉一些历史遗迹,也发现了壁画中有独眼巨人的形象。只是,任何人类并不可能独眼。独眼的视线太窄,这样的人类难以生存下来。现在西方很多学者都认为,所谓独眼巨人只是巨人,而并不是独眼。之所以被误认为是独眼,主要是他们戴的头盔。头盔在额头位置,有类似眼睛一样的装饰物,被人误当做独眼而已。现在对于巨人的猜测,基本是以下几点:第一, 就是这是一种人类,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分支。如果说以上都是传说,民国发现的巨大人骨又不知去向人,但一些资料却是真的。中国有历史记载和照片的巨人,的确是存在的。近代考古也说明了这一点。2015年,外国考古学家在非洲发现了距今185万年的一根小指骨。这根185万年的小指骨与现代人类相比,长度约是常人的一倍。发现小指骨的地方位于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这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现代”人类祖先手骨。科学家认为在同一地区可能生存着另一支人类,坦桑尼亚也成为人类起源的热点。新发现的手指骨,暗示这支人类祖先比能人要高一倍,并且将“现代”手的发现年代推进了大约40万年左右。换句话说,这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另外的分支。它和人类基本一致,却别只是高大的多。就如同老虎和小猫一样。而中国现实中,也可以印证这一点,就是清朝的巨人家庭。清朝最著名的巨人,就是詹世钗。詹世钗出生于1841年的江西婺源浙源乡虹关村,当年属于安徽省!他的父亲詹真重也是一个巨人,根据历史记载高达2.48米。詹真重的家族从来都很高,当地老百姓早已见怪不怪,传说他们就是当年从安徽无为逃走的巨人后代。詹真重先后娶过2个老婆,一共生了4个儿子。其中2个儿子不是非常高,另外的老二詹世钟和老四詹世钗都很高。詹世钗最高,比父亲还要高出一截。他并非后天的所谓巨人症,而是生下来就很高。当地的居民回忆:詹世钗在3岁时,已经身高一米五。母亲带詹世钗,去婺源县城看正月元宵庙会。詹世钗饿了,想吃奶,就站在母亲身前吃。旁边好多看戏的村民看到了,就责怪他:你都站着有母亲高了,还好意思要吃奶,不怕羞!他母亲对村民说,孩子还没有满四岁,不要吓着他!婺源县城的人大敢奇怪,后来才知道他原来是詹家人,也就释然了。詹世钗长到18岁,个子已经极为惊人了,比父亲还要高出一个头。徽州房子是全国一绝,一般建得很高,都在5米多高。但詹世钗站起来,就有房子一大半高了。今天留下的詹世钗故居,仅仅屋里的门就在3米多。由于个子过高,他经常吓倒外来的陌生人。,当年太平军和清军,在婺源一带激战。被打败以后,清军四处抢劫勒索,甚至奸淫妇女。当时,一些清兵冲进詹家大院就要抢劫。原本坐在床上的詹世钗忽然站起来,比清军高出近一倍。七八个清军吓得屁滚尿流,嘴里大喊着怪物,扔下抢到的东西,跑的无影无踪。长大以后,詹世钗开始跟着父亲除外兜售自产的砚台。由于父子两人个子都非常高,生活起居都非常不方便,也经常被人围观,生意倒也不错。父亲因为年老多病,回到老家养病,詹世钗一个人在上海摆摊卖砚台。一天,一位搞马戏团的洋人见到他,深感震惊。洋人立即找到詹世钗,让他不要再做小生意,而是接受他的高薪,去周游世界赚钱。詹世钗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同意了。根据专家考证,詹世钗最迟应从1866年起即在欧美各地卖艺,足迹遍布欧美,影响广泛。当时中国杂技在欧洲很流行,而中国的巨人也让西方洋人特别感兴趣。詹世钗平时身穿清朝官服,拿着纸扇,端坐在椅子上供人观看,由此在海外漂流了10多年。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先后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共5种语言。詹世钗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能够和当地民众交流。这样会增加观众的数量,增加詹世钗的收入。不过,他的生活还是很简单。身边没有一个中国人,詹世钗薪水很高,却非常寂寞。带他到欧洲的那个洋人老板很不错。见他很孤单,老板撮合马戏团一个英国女演员,最终嫁给了詹世钗。于是,夫妻两人一同在欧洲游走卖艺,还生了有两子一女。随着多年的旅欧生活,詹世钗也在努力尝试着融入当地社会,穿英国服饰,还拿到了英国国籍。后来,詹世钗曾经带着妻子回中国居住了几年。他的父亲早已病死,同他差不多高的哥哥也不幸去世,弟弟当兵后也不知生死,家庭败落了。没有几年,詹世钗就回英国去了。虹关村民詹庆德说,詹世钗的妻子教过村里小孩学英语。和其他巨人不同的是,詹世钗生前留下过很多照片。他是娱乐明星,自然会和别人合影,也会留下自己的照片。最著名的一张照片1880年左右摄于香港,根据一旁侏儒作为参考,詹世钗虽不见得有之前说的3米19,身高至少在2米50以上。通过詹世钗的活例子,我们可以认为,古代的巨人是很有可能存在的。以上只是其中一种观点,还有其他两种。第二, 这是正常人类被异常辐射后,基因发生变化。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是,其中之一就是仅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马提尼克岛上,也有很多身高很高的人。更奇怪的是,白人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到了马提尼克岛,身高居然也会增加。马提尼克岛的所谓巨人,绝大部分居民是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科学家对他们研究了几十年,最后终于发现了原因。这个岛上有一种放射性的火山黑晶石。美国科学家格莱华博士及其助手为了研究马提尼克岛的奥秘,在岛上生活了8年,通过研究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岛上的稀有矿石--黑晶石。原理是黑晶石内的辐射刺激人体的脑垂体,引起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免疫因子的激活,从而导致生长发育加快。可惜,科学家认为这种辐射对人类没有好处。事实证明,马提尼克岛上的巨人,也就是身高很高的人,寿命都比较短,容易患有各种严重疾病。科学家认为,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基因的影响,总体是弊远远大于利。这些人之所以长高,只是一种严重辐射病的表现,丝毫不值得高兴。那么,很多人认为,古代出现了一些巨人,就有可能和马提尼克岛的人一样,是被辐射以后的结果。为什么近代巨人几乎消失了?就是因为辐射病让他们纷纷死亡,无法健康繁育后代。第三, 就是巨人症。众所周知,从古至今,到处都是巨人症患者。很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可能因为巨人症变成巨人。也许历史书中,记载的偶尔出现的巨人,就是这类人吧。奇怪的是,近几十年来,陆续在世界各地传出发现巨人骸骨甚至活人的报道。20世纪70年代末,一批探险家及印第安人向导在秘鲁的亚马逊河地区看到了一些红毛驼背巨人在奔走。1986年底,墨西哥一家媒体报道,那年在墨西哥城东部又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巨人头颅骨,以及巨人使用过的石残片等遗物,那块头颅骨高宽各50厘米和25厘米,犬牙比现代人大2.5倍,估计身高在3.5至5米之间。1950年末,土耳其山谷地区发现了许多的巨大骨头化石,经调查证实与人的骨头十分近似,只是比例出奇的大,其中的一个大腿骨化石,长达120厘米。依照这个比例推算,这个“人”的身高有5米,称其为巨人一点也不为过。这些巨人究竟是什么呢?至少今天的科学还是无法解释了!
网友炒米视角说:
王莽时期的巨毋霸,“长一丈,大十围”换算过来就是说,身高2米多,腰宽得有1米。可能和姚明比不多高,但是绝对比姚明长得壮。古代有力气的武将,没办法,都是大肚子,这和饮食结构有关。所以从体型上来讲,是这个巨毋霸的灵活度可能未必适合打篮球,但是他的力气绝对不可小觑,因为他有一项特异功能,那就是指挥控制由“虎豹犀象”组成的“猛兽部队”,这在战场上绝对适合有威慑力的,但是也只是能吓唬得住别人而已,真正开战的时候,只要对方不是乌合之众,很少听说有什么动物组成的部队可以打败人类的部队的。这个巨毋霸拿到现在来看,绝对属于正常情况。只是这个人个子比较高,身体比较壮而已,历史各个时期,都出现过巨人,甚至身高3米的都有。王莽为了剿灭义军,发了布告诏告天下,想从民间挖掘人才。结果出现了巨毋霸,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王莽知道后非常开心,要见见这个神人,结果被拒绝了。因为这个人过来一趟真的不太容易,因为块头实在太大,一般的马车都坐不了,拉他的马车要特制,拉车至少4匹马起步。一路上人吃马嚼的赶上一个小型部队不说,关键还得把城门还得重新做一下,要拓点高度。这很显然有发掘巨毋霸的韩博过分夸张的成分,毕竟巨毋霸也就2米多一点,实际上也就留是比正常人高一些,进出还不至于要重修宫城,这是韩博不希望让王莽亲自见到巨毋霸。所以他是否真有驱逐虎豹犀象参战的能力,还是要打问号的。因此这很有可能只是造势而已。因为最终谁也没见到这位巨毋霸的英勇和绝技,而是在昆阳之战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刘秀3000人打败王莽的20万军队,所以即便这位巨毋霸驱使的猛兽上了战场,结果只是帮了倒忙。历史上很多事情无法解释的时候,总会是突然来了神风,刮得天昏地暗,最后弱的一方神奇翻盘了,而昆阳之战,除了大风,还有暴雨,所以注定谁的人少,谁的损失最小。实际上在古今中外,在这种决定性的战争,经常会出现“巨人”参战的。比如一场决定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前身)崛起的战争里,金帐汗国的军队里同样出现了“鞑靼巨人”,最终也莫名失败了。在640年前的库利科沃战役中,金帐汗国的权臣马麦率领15万大军去找莫斯科公国的麻烦,原本是占着绝对的优势,他们甚至还请了一个4米高的戴着萨满巫师头饰的巨人当先锋,“这位巨人的相貌是典型的图兰人种,但是骨骼却看起来有些另类,他要比两个俄罗斯士兵加一起还要高。”巨人的出现,使得很多准备伏击他们的俄罗斯士兵胆战心惊。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奥什里亚比雅的俄罗斯勇士冲上去,将这个4米高的巨人打翻在地,然后其他勇士一拥而上,杀死了这个巨人,并砍下了他的头颅。这样一来士气就完全被逆转了,金帐汗国的鞑靼士兵开始出现饿了前所未有的逃窜,俄罗斯士兵开始拼命追杀,最终莫斯科公国最终赢了这场战争。而马麦输的莫名其妙,连马麦扶持的傀儡汗帖木儿·灭里都在这场战争中被杀死了,此后金帐汗国就开始逐步衰落了。所以巨人之所以强大,不在于他是否身高体壮,而在于他站在了历史的哪一边。文/炒米视角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网友黑句本说:
”穿越者“王莽篡建的新朝有不少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巨毋霸便是其中之一。巨毋霸到底指的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王莽麾下的巨猛奇人,有人则说根本没什么巨猛奇人,巨毋霸这三个字其实是对王莽的暗喻讥讽。关于巨毋霸是巨猛奇人的说法,最早来源于《汉书·王莽传》——王莽六年,天下大乱,匈奴骚扰边境,国内义军四起。值此危难时刻,任夙夜太守的韩博向王莽推荐了一个奇人。韩博告诉王莽:最近有个奇人找到我府上,说想上阵杀敌,抗击胡虏。此人自称叫巨毋霸,山东蓬莱人,身高看上去有三四米,腰围有十围,自称叫巨毋霸,一般的车子根本坐不下,三五匹马也拉不动他,吃饭的时候这家伙用铁棒当筷子,睡觉直接拿大鼓当枕头。看这架势,臣下觉得此人能一人战百。眼下正是陛下用人之际,臣下想打造辆四匹马拉的大车,再挂上虎皮大旗,大张旗鼓地把这家伙带来京城为新朝效力。为振我君威,臣下建议陛下再造辆大甲高车,置办一套虎豹兽皮战衣,再派一猛将率百名虎贲军作仪仗,城门如果小了他过不去,那就把城门再改高加阔。臣下觉得有如此威猛巨人在我军中,定能傲视群蛮,镇安天下。向来热衷新奇特的王莽一听,还有这等奇人,立马准行。《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的更玄奇——巨毋霸不仅高大威猛,而且天生能役使猛兽。王莽政权风雨飘摇时,纵观全国,到处都是揭竿而起的义军,其中以绿林军和赤眉军的声势最为浩大。绿林军推举汉朝宗室后裔刘玄为王,并竖起了光复汉朝的旗帜。王莽非常恐惧,唯恐不能尽快消灭绿林军。于是他组织了一支40万人的大军向绿林军展开了凶猛进攻。巨毋霸后来就在这支大军中担任垒尉,同时负责役使虎、豹、犀牛、大象等组成的猛兽军团。是不是玄奇的让人不敢相信。除了这个玄奇的情节,《后汉书》的记载中还有一点颇让人困惑生疑。照通常的理解,巨毋霸这种猛人绝对是军中大杀器,而且还是猛兽军团总指挥 ,但他的官方职务怎么是负责修筑营垒的垒尉呢?这不明摆着拿大枪当烧火棍用嘛。难道是这哥们人高马大,有蛮力,修筑营垒能以一当百用,还不用搭梯子什么的。总之,很多史书在有些时候总是这样像模像样地自相矛盾。按说,这样的玄奇人事,严肃的史家应该不会采信,但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却引用了这条史料,难道是司马光也认为,王莽乃一奇葩,在这哥们身上,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但是,关于巨毋霸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还有另一种说法。让人困惑地是,这另一种说法同样来自《汉书·王莽传》——王莽欲独霸天下,他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强烈不满,义军四起的同时,还有不少人用各种方式对王莽进行暗寓相讽,而韩博便是其中一位。对王莽他是怎么暗寓相讽的呢?王莽字巨臣,而”巨毋霸“三个字合起来,恰有”巨臣不要霸占着天下“的意思。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出,王莽非常厌恶韩博,先下令把他逮捕投入了大牢,后又以”非所宜言“的罪名将他斩首弃市了。难道开头关于”巨毋霸“的故事仅仅是韩博对王莽的一次恶搞?脑洞究竟该怎么开,才能解释这其中的自相矛盾呢?有一种可能,韩博确实找来了这么一个大高个,但这大高个并没啥牛叉的本事,韩博故意把这大高个取名叫”巨毋霸“,然后把他领到王莽面前,表面上是给王莽送来了一个能忽悠人的奇人,其实韩博是想借这大高个,用”巨毋霸“这三个字来恶心王莽。王莽一开始没回过味来,便安排大高个到军中当工头去了,等明白过来,吃下这恶心人的”巨毋霸“后,便以”非所宜言“的罪名把韩博杀了。
网友寻根拜祖说:
巨毋霸是王莽新朝时期的一位“高人”,此人姓名不详,身高三米多,腰围近四米。这么大一家伙,往车上一坐,三匹马拉不动。由于巨毋霸是“特长生”,他被王莽征召入朝,担任垒尉,参加了著名的昆阳大战。说到巨毋霸,首先要提到新朝时期,一次著名的“科技博览会”,这是古代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科技”为主题的大型盛会。那次盛会的组织者,就是被称为“穿越者”的新朝皇帝王莽。抛开政治对王莽的刻意黑化,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高度重视自然科学的皇帝。除了网上盛传的“游标卡尺”外,王莽还组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体解剖,详细绘制了人体器官及血管分布图,供当时的医生做医学参考。所以,那次“科技博览会”的出现,并非偶然。当然,那时候并没有“科技博览会”这个称谓。王莽诏令天下“异能之士”,汇聚长安,各显神通。举几个例子:飞行人有一个人号称,他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表演现场,那人将鸟翅状的飞翼,固定在身上,借住加速度,居然真的飞起来。只不过飞行距离太短,飞了十几步就落下来。这种仿生飞行器,借住空气浮力,飞行高度和距离,不光是设计问题,跟环境因素关系极大,能飞十几步其实已经很成功了,只是跟人们的期望值差距太大。压缩食品有人声称,他制作了一种食品,吃一点就不会感觉到饿。史书对这项发明未做深入介绍,但新朝末年,王莽曾经下令,将树叶等植物磨碎,掺入粥中,熬成糊状,再晒干,分发给饥民食用。这个举措,很可能就来自于那次的“压缩食品”。可惜的是,史书将这些积极的科学探索,报以无情的讽刺,甚至以此诋毁王莽。巨毋霸第一次出现,就是在这次“博览会”上。举荐人夙夜太守韩博介绍说:
“有奇士,长丈,大十围,来至臣府,曰欲奋击胡虏。自谓巨毋霸,出于 蓬莱东南,……,轺车不能载,三马不能胜。即日以大车四马,建虎旗,载霸诣阙。霸卧则枕鼓,以铁箸食。”
很显然,从医学上说巨毋霸就是个巨人症患者,只不过后人有夸大和误解。首先汉代的长度计量单位,跟今天不一样,那时候的一米只有七十厘米左右。也就是说,巨毋霸身高约2.3米左右,并非传说中3.33米,同样腰围约2米左右。这个身高符合一般巨人症特征,可信度比较大。所谓三匹马拉不动,特制的车进不了城门,需要拆门等等传说,纯属夸大。后来韩博因此被处死(史书说韩博故意用这种夸大,来讽刺王莽),巨毋霸来京,也并未出现进不了城门的情况。巨毋霸长那么高身板有什么用?那时候也没有篮球队。其实王莽看中的是巨毋霸的一项特长:
“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
原来巨毋霸是个驯兽师,懂得驱使虎、豹、犀牛、大象这样的猛兽!有人会问,那时候中原有虎豹犀牛大象吗?有,据考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甚至黄河北岸还有犀牛大象,虎豹活动范围更大。王莽为何对驯兽师感兴趣?他想组建“猛兽战队”,运用于战场。著名的昆阳大战中出现的“猛兽战队”,就是由巨毋霸统帅的。在那场扑朔迷离的战斗中,新朝军队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雷暴雨袭击。很显然,巨毋霸以前对野兽的驯化,仅仅类似于“马戏”,运用于战场根本没经验。再加上雷鸣闪电,大雨滂沱,野兽们受到惊吓,根本不听使唤,四散奔窜,变成了逃兵!跟前面的“飞行人”、“压缩食品”一样,“猛兽战队”成了笑柄。昆阳大战的失利,直接敲响了新朝灭亡的丧钟。“科技型人才”巨毋霸,在那场战斗中不知所终,消失在史书中。后来有人把王莽昆阳大战失利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陨石雨的袭击,二是巨毋霸的不中用。其实这些说法很扯淡,陨石降落发生在刚刚围城时,且仅仅从昆阳上空划过,并未对双方形成任何伤亡。巨毋霸的“猛兽战队”,王莽根本没拿它们当主力,史书说得很清楚,野兽只是用来“助威”,不具备作战能力。很可能数量也很少,吓唬人玩而已。拿这两件事说道,无非是贬低王莽,宣扬刘秀符合天命的政治手段而已,不料却真的忽悠瘸了很多读者的智商。
网友邓海春说:
首先,笔者需要直言一件事:题中所说的“巨毋霸”是个人,不是件物品。巨毋霸和王莽的关系,是正常的一种人类社会的人际关系,不是什么鬼怪和人类的神秘契约。有关巨毋霸的故事,我们现在可以在《汉书•王莽传》中找到。有一天,太守韩博上书禀告王莽。“臣在郡中发现一个有特殊能力的异人。一个自称叫“巨毋霸”的人来到臣的府邸。这个人身高大概两米四,他的腰要至少十个人手拉手才能围住。他告诉臣他想要为国抗击匈奴。”大概是因为韩博看到了这个人,见识到了巨毋霸的过人才能,所以他非常热心地向王莽推荐这个异人。但是王莽只是看到韩博的这么一份上书,身高一米六多一点点的他没法想象二米四是个什么概念。由于对巨毋霸缺乏了解,王莽埋没了这个异人,只是安排他驻守在新丰。鉴于巨毋霸多多少少也是个异人,王莽给他赐姓巨毋氏。不过这个姓氏可不含什么称赞的意味。按王莽给文母太后的解释,“巨毋氏”不过是属于蛮横者的姓氏罢了。从巨毋霸在《汉书•王莽传》中的出场来看,他只不过是个侥幸留了名的异人。哪怕一般的车子容不下他;三匹马拉不动他;他睡觉要用大鼓做枕头;他吃饭要用铁筷子,他在王莽眼里也不过是个莽夫。韩博建议王莽,“如果京城里的有些门对巨毋霸来说太小, 他穿不过去的话, 希望陛下能下令把门改高加阔”。可这也不过是收获王莽的轻蔑一笑罢了。但后来,故事发生了大逆转。只是这时候巨毋霸的舞台搬到了《后汉书》。是金子,总会发光。《后汉书》说巨毋霸被王莽应付式的塞进新丰军,但军队毕竟是军队。在这里,武力值高的人总是更容易脱颖而出。《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在王莽和刘秀的对战中,巨毋霸已经成了王莽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汉书》中的巨毋霸不仅是个身材魁梧的大汉,还有驱使、控制虎豹犀象等猛兽的特异本领。当时刘玄继位,王莽面对日益壮大的刘氏再也坐不住了。他把巨毋霸找来,认命他为校尉,让他组建一支猛兽大军。王莽决定,主动出击。王莽的四十三万大军和一群猛兽冲向昆阳。而此时据守城内的刘秀只有不过七八千人。为了谋求转守为攻,刘秀在半夜率领十二人,趁着王莽大军毫无准备,冲出重围。匆匆到达定陵,刘秀又匆匆带着三千敢死队冲回战场。刘秀带着这些兴汉志士以一敌百,先发制人,打得王莽大军节节败退。甚至连大将王寻都命丧敢死队刀剑之下。群龙无首,王莽大军陷入一片混乱。正在这是,天公也不再青睐王莽。乌云滚滚,狂风烈烈,大雨倾盆而下。巨毋霸的猛兽大军在电闪雷鸣之中四散开来,拼了命地逃离战场,逃向密林。而王莽的四十多万大军也推攘着,哀嚎着逃向滍水。混乱的人群只顾往前逃,却没注意大雨中暴涨的河水。当战场渐渐回归平静,滍水已经被王莽军将士的尸体堵得无法流动。在这次混乱的大撤退中,巨毋霸像他的猛兽大军一样,从战场消失,也从历史上销声匿迹。他如同一只异兽,闯入历史,又任性的离开。王莽于他而言不过是一时的统治者,而他不过是在追求自己的功业。他用他的利爪在历史的画布上留下一痕,留给我们传奇的故事,留给我们想象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