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秋暮烟雨说:
要厘清我国的远古神话体系,首先要弄明白远古是个什么时期。中国古代历史分为远古时期和古代时期两个阶段。所谓远古(包括太古),即没有文字记载时期,自鸿蒙未判之时至公元前2070年。所谓古代,又称为三古(上古、中古、下古)时期,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的第一声文明号角吹响开始,到武昌起义的第一声炮火中沉寂。那么,史前社会的神话体系是怎样的?我简单划分成七个体系。
1、开天辟地神话体系。
远古的天地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没有光,没有声音,其形状犹如一个鸡蛋。这个“鸡蛋”里躺着一个人,叫盘古氏。有一天,他感觉躺在狭小的“鸡蛋”里很不舒服,应该把栖身的空间扩大一些才行。于是,他用大斧把这一气团劈开,气团很快上升,而且越来越高,最后形成了天与地。
2、人类产生神话体系。
女娲造人。天地形成后,女娲来到盘古创造的世界里,东瞧瞧西望望,这世界真美丽。看着看着,她觉得似乎缺少点什么。当她走到池塘边,看到清水倒映着自己的身影,恍然大悟,这世界最需要的就是像她一样的人!于是,女娲用树藤往泥潭里沾满泥巴,然后朝四方洒落,泥点变成了一个个跳跃的小人。从此,人类便在大地上生生不息。
3、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神话体系。
(1)、女娲补天。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大打出手,导致天塌地陷,人民进入水深火热之中。女娲十分难过,加班加点,不辞辛苦把天空补好。天地完好如初,人民恢复了以往平静的生活。(2)、后羿射日。天空中有十个太阳,把地面照得焦灼炎热,庄稼颗粒无收。于是,大家把神箭手后羿找来,请他想想法子。后羿听了大家诉说之后,拉弓搭箭,"嗖嗖"地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从此,大地上气候适宜、五谷丰登。(3)、夸父逐日。夸父是巨人族的首领。有一天,他望着天上,太阳慢慢西落,没多久变成了一个黑暗的世界。黑夜里,族人备受毒蛇猛兽攻击。于是,他下决心一定要把太阳捉住,让它永远悬挂在天上。他追呀追,赶呀赶,终于抱住了太阳。可是太阳的温度实在太高,没多久,太阳烤干了他身上的水分,夸父发出了一声长叹,倒地而亡。(4)、精卫填海。炎帝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天,她驾船去海上游玩,被巨浪掀翻小船,掉入海里,不久身亡。女娃死后,化作一只小鸟,人们管它叫精卫。它痛恨大海的残酷,不但夺去了它的生命,还经常夺去别人的生命。于是它每天不停地衔来石子或树枝丢进海里,要把海填平。这么大的填海工程,估计精卫填几百万年也填不平。但它不气馁,一直在填,今天也在填。(5)、大禹治水。尧担任首领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良田被毁,房屋被淹,人们的生活严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尧令大禹去黄河流域治水。大禹一去十三年,终于堵住了黄河所有的缺口,洪水得到了有效治理。在这十三年里,大禹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人们传颂至今。
4、人们创造生产资料神话体系。
(1)、钻术取火。远古时期人们靠打雷闪电燃烧森林釆集火种。人们小心翼翼保存火种,仍然难免熄灭。有一位圣人叫燧人氏,他一心想造福人们,找出生火的方法。有一天,他发现猫头鹰一样的鸟,长着像石头一样坚硬的嘴巴,当它们用嘴巴敲击一下树干时,树干就发出明亮的火光。燧人氏因此而受到启发,找来石头与木材,不断地摩擦,终于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2)、伏羲叫人打鱼。伏羲看到人们用手捉鱼,效率很低,于是,思考着发明捕捉鱼的工具。某天,他看到两根树中有只蜘蛛在织网,网刚织好,一只蚊子跑过来,被踟蛛网粘住了。伏羲兴奋地说了一声:“有了。”马上到山上釆取一些藤蔓,按蜘蛛织网的方法编成了一张网,随后找到两根木棍交叉绑在网上,再用一根长棍绑在中间,网就这样做好了。伏羲将网往河中一放,慢慢等待。隔了一会儿,伏羲将网一提起,网里全是活蹦乱跳的鱼。伏羲把这种织网捕鱼的方法传授推广。从此以后,人们有了很好的捕鱼方法。这个方法沿用至今。(3)、先蚕娘娘。黄帝元妃嫘祖,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还经常把男人捕猎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制成各式各样的衣服和帽子。有一天,嫘租在一片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小白果,观察了好几天,终于弄清了这种白色的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于是,嫘祖将蚕丝按照小虫绕织的原理,制成衣服、被子。从此,人们栽桑养蚕,织衣御寒。
5、战争神话体系。
(1)、黄帝大战蚩尤。蚩尤是南方九黎部落首领,人身牛头,法术高强。蚩尤起兵造反,挑战黄帝,双方军队在涿鹿遭遇。蚩尤八十一兄弟及魑魅魍魉个个勇猛,黄帝节节败退。皇帝只好请来应龙和女儿魃助战,又用神兽夔的皮做了一面发出惊天动地吼叫的鼓。再次交锋,鼓声震天,应龙和魃大显神威,将蚩尤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黄帝终于战胜了蚩尤。(2)、炎黄之战。炎帝是太阳神,对黄帝要当中央天帝很不服气,于是举兵攻打黄帝。炎帝请来手下祝融大将,用火攻伐黄帝。黄帝是雷神的儿子,呼风唤雨是他的看家本领,不费吹灰之力就用一场大雨将火浇灭。炎帝不服,再次在阪泉之野决一死战。黄帝沉着应战,驱使熊、罴、狼、豹、狮、虎等猛将勇敢往前,一次次冲锋,很快打败了炎帝的军队。经过这场战役,炎帝再也不敢惹事生非了,回到南方安心做他的南方天帝。(3)、三苗之战。南方的三苗部落不断地向北发展,对大禹政权形成威胁。大禹决定进攻三苗。战斗十分激烈,不分胜负。突然,战场上雷电交加,三苗首领被乱箭射死,苗军大乱,四处溃散。这场战役,大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三苗称臣,并逐步汉化。(4)、共工之战。涂山之会是确立大禹为天下共主领导地位的大会。会议十分隆重。会刚开始,一个被共工收买的汪芒氏首领有意抗拒大禹的命令,在会上发难。大禹直接在会上杀了防风氏,以敬效尤。共工马上发起攻打大禹的战争,很快被大禹打败,共工最终被杀。共工的臣子河伯,一看情况不妙,从河里跳出来,献上“洛”书”,争取宽大处理。
6、浪漫情怀神话体系。
(1)、伏羲与女娲的婚配。伏羲和女娲本是兄妹。他们的父亲叫张宝卜。雷公与张宝卜结怨,被张宝卜捉住关在笼子里。有一天,张宝卜外出办事,伏羲兄妹俩经不住雷公的再三苦求,给了雷公一点水喝。没想到雷公喝了水后,法力无边,挣脱笼子出来了。临走时,他拨了一颗牙齿给兄妹俩,并告诉兄妹俩把牙子种在土里,结出葫芦后,摘下来,剖开成两个瓢,如果遇到洪水,就钻进瓢里。雷公走后没多久,为了报复张宝卜,日夜不停的下雨。洪水淹没了村寨,天下的人也全部淹死了。伏羲和女娲按照雷公临走时的说法,钻进瓢里,逃过了此劫。因天下无人,玉帝下令伏羲与女娲结成夫妻,繁衍人类。不久,女娲怀孕了。从此天下又重新有了人。(2)、嫦娥奔月。后羿射死了九个太阳,得罪了天帝,天帝将他们夫妻俩贬到人间。到人间后,后羿想和嫦娥长生不老、永远厮守。他打听到西王母有长生不老之药,于是,前往昆仑山求药。西王母很同情后羿和嫦娥的遭遇,给了两包,后羿和嫦娥一人一包,并嘱咐必须要到八月十五日才能服用。有一天,后羿出去打猎,谁知后羿的徒弟逄蒙起了歪心,跑进嫦娥家里偷药来了。逄蒙翻箱倒柜惊动了嫦娥,嫦娥一看是逄蒙,非常生气。逄蒙见行动败露,立刻露出凶相,逼近嫦娥。嫦娥担心仙药落入贼人手里,恰好装仙药的柜子在身边,她一把抓出两包药往口里一塞,全吃了。嫦娥只觉得身体越来越轻,最后竟然悠悠地飞起来了,一直朝着月亮奔去。(3)、神女瑶姬。瑶姬是炎帝的三女儿。转眼间,瑶姬到了出嫁的年龄,炎帝开始为她张罗婚事。瑶姬心想,我出嫁了,父亲有多孤单。想着想着,竟然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瑶姬的事迹感动了玉帝,玉帝封她为巫山女神,晨为朝霞,暮为细雨。
7、其它神话体系。
还有升天神药、山顶洞人、炎帝神农的由来、神农盗谷种、神农尝百草、黄帝四面、刑天舞干戚、仓颉造字、尧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望月、尧舜禅让、舜的故事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
中国远古神话体系内容丰富,幻想奇特,表现夸张,气魄宏伟,情节曲折,美丽非凡。每一个神话,都是远古时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既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又充分反映了远古时期劳动人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及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同时,也体现了远古时期劳动人民对世界天真淳朴的想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暮原创。参考书籍《中国上下五千年》《山海经》《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国民间故事》
网友来取笑说:
中国的远古神话体系要有逻辑性,则神话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必须厘清。现择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中华文明传承有深远影响的部分主要人物给予简介:一、盘古、伏羲和女娲传说盘古开天辟地,自应为中国最早之神话人物;相传女娲和伏羲氏是兄妹二人。女娲造人、女娲补天,说明其应为中华早期女神;伏羲氏“始作八卦”,此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滥觞。又传其曾作网罟,说明其时当为早期渔猎时代。二、有巢氏和燧人氏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说明其时人类已经进入巢居穴居和人工取火的历史时期。故其所处时期应晚于前述盘古、伏羲和女娲等。三、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共同缔造华夏族,其为汉族、中华民族的前身,故我们今日犹被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炎帝即为神农氏,其身处时代农业经济已经取得长足发展。相传神农尝百草,始成草药济世。黄帝应比炎帝稍晚,二者同为少典氏之后裔。黄帝族系与炎帝族系后战于阪泉,黄帝获胜后两大族系结成联盟、相互融合。黄帝族系后又与东方九黎部族大战而获胜,自此便由炎黄两大族的“百姓”统治蚩尤部族的“黎民”四、颛顼和帝喾颛顼为黄帝之孙,帝喾为黄帝之曾孙,但二者仅是伯叔与侄子的关系。颛顼在位期间,进行原始宗教改革:废止“人人通神”的成习,改为设置专职巫师以通神,从而提高了神的地位,改变了“人神不明”的状况。五、唐尧、虞舜和夏禹尧、舜、禹皆为黄帝后裔,三人在位时期最重要的事件当属禅让和治水。尧为帝喾之子,其年老后禅让王位于舜。舜为颛顼第六代孙,其摄政期间遇洪水泛滥。先令炎帝族系之后共工氏治水,共工氏采取土淹之法治水不成而被流放;又令鲧继续治水,鲧沿用土淹之法治水不成而被杀;后又令鲧之子禹继以治水,禹遂联合炎黄两大族系同心协力,采以疏导之法导水入海终于治水成功。舜年老后也禅让王位于禹。禹年老后传为于其子启,启立国夏,至此禅让制度被“家天下”所取代。“三皇五帝”时代的神话分三大体系:一是开辟神话;二是自然神话;三是英雄神话,但有些流传较晚的神话,如龙伯钓鳌、牛郎织女、盐水女神、柳毅传书以及宝莲灯和天仙配等,则纯属民间神话和宗教神话,较少有史书史料佐证。上古神话则不然,无论从金沙、大溪、三星堆等考古发现,还是从《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古文献(史书)记载的神话事物、内容场景,的确有不少贯穿其中,如玄鸟、大迹、神树、九河、丹穴山……在此,本人大致按远古神话中人物先后顺序排列如下,谨供参考:《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火正祝融》、《共工触天》、《女娲补天》、《雷泽华胥》、《华胥大迹》、《灵山十巫》、《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西圣王母》、《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北溟鲲鹏》、《千年应龙》、《刑天断首》、《帝药仙丹》、《羲和御日》、《常羲沐月》、《共工与颛顼》、《大禹治水》、《涂山歌后》、《巫山神女》、《羿射十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东圣王公》、《金正蓐收》、《臾区划五行》、《木正句芒》、《水正玄冥》、《丹水渤海》、《禀君比剑》、《北斗七星》……
网友三茅居士说:
远古神话并没体系,有公认的流传甚广的写于书中的神话,有流传民间神话等等。大家都知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玉皇大帝,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嫦娥奔月,天仙配,牛郎织女,八仙过海,封神榜,西游记,各种天神,星宿吉星,灶王爷等等太多……有得是人不理解天地人何来而想象,有得是追求美好愿望的想法。这也是文化遗产。
网友一老沈一说:
世界上所有神话,都是关于远古的神话。中国也不例外。不过,中国的“远古”,是可以界定的。按照考古学、人类学和了历史学的划分,中国的夏商周一直到秦,属于上古时期;往后,还分中古和近古;往前,就是远古了。中国远古神话,一般是夏商周以前的神话,但也与夏商周有联系。但也有一个问题,“神话”和“传说”,有时候是一个重合概念,至少部分重合。因此,中国的远古神话中,往往包含着古史“传说”的成分。这一部分,不管是“传说”还是“神话”,又往往有历史的影子。有人说,中国远古神话不成体系。这个说法大概不准确。中国远古神话不仅成体系。而且,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也异常清晰。
一
那么,“中国远古神话的体系是怎样的”呢?第一,中国的先民,认为有主掌一切的天神。在殷商甲骨卜辞里,这个天神被称为“上帝”。后来,国外宗教里的“Lord”“God”,被汉译为“上帝”,中国人反而不这样称自己的天神了。第二,中国的先民,认为自己的祖先也是天神,只是没有那个主宰一切的“天神”位高权重。在甲骨卜辞里,“夒”是商族自己的祖先神,“河”、“岳”也是,还有“王亥”等等。人们有什么祈求,会直接与自己在天上的祖先神沟通,由他们再得到“上帝”的允准。第三,这样的神话,被慢慢充实细化,天神逐渐向人君演化。比如,商族的祖先神“夒”,演化成了“俊”、“喾”、“舜”。华夏族的祖先神黄帝,也从天神变为了五帝之首的人君;华夏族的另一个祖先,成为了炎帝。这个时候,“神话”再向古史“传说”变化。或者应该反过来说,原来本就是古史传说,只不过在更早的阶段,是作为神话流传的;在流传过程中,又渐渐向古史传说回归。于是,形成了古史传说的“帝系”。而且,与民族大融合相契合,多系统多族群的古史传说,最终形成了一个成体系的“帝系”系统。其实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帝系”,是起源于西部的炎黄族或曰华夏族,与起源于东部的少昊东夷族的两大系统,再加上由黄河流域南迁的楚族苗族的融合。第四,远古先民,除了对自己祖先的崇拜以及怀念而形成的先祖古史神话和传说之外,也对宇宙自然的形成,包括人类的产生,怀有深深的疑问以及由此产生的想象,这就是创世纪神话。中国远古创世纪的神话,原来是与祖先神结合于一体的。比如,敷布大地的天神禹。但是在春秋末期,产生了邃古之初天地形成的神话。战国时期,又有了生出日月的女神和化成宇宙万物的烛龙神话。西汉的时候,有了女娲补天造人和伏羲女娲结合的神话。三国时期,又有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第五,汉代,佛教传入中国;本土的道教,也在此时开始形成,于是形成了宗教神话。所以,概括来说,中国神话中,大致包含三组成分——由天帝降命所生的先祖神话;开天辟地和女神造人的创世纪神话;不同宗教各自为体系的诸神神话。反映在文学作品里,《西游记》,是不同宗教神话的大融合。《封神榜》,是祖先神神话和宗教神话的大融合。
二
中国远古神话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脉络异常清晰。不可能详述,就大致讲一下上述过程的六个“阶段”或叫六个“节点”。第一,西周文献中的古史神话。西周文献,主要指《诗》《书》和《易》。这里面,《易》记录的神话最少,只有“王亥”一则。《诗》里的《商颂.玄鸟》《商颂.长发》《大雅.生民》《大雅.緜》《大雅.文王有声》《大雅.韩奕》《大雅.荡》《小雅.信南山》等,都有远古神话的记载。《书》的《甘誓》《康诰》《召诰》《多士》《君奭》《多方》《立政》《吕刑》;还有《逸周书》里的《度邑》等,也都记录了远古时期的神话。概括以上记载的神话有——天神禹;上帝命玄鸟遗卵,有娀生契;上帝+姜嫄生后稷;伯夷;蚩尤;重黎,等等。第二,《天问》记载了截止于春秋末期的神话。一般认为,《天问》为屈原所作。但有足够证据证明,《天问》应该成篇于春秋末期。里面记载了春秋时期流传的神话。大致有——1,天地开辟:宇宙洪荒、天地形成、女神女岐、疫鬼伯强、天门开阖、太阳藏处。2,洪水传说:举鯀治水、鸱龟指引、禁鯀羽山、鯀腹生禹、禹续治水、深水填土、九域垫高、应龙尾引、河海疏通、鯀营禹就、共工怒陷、九州措定。3,大地形状:四边长度、昆仑悬圃、四方之门、西北之气、日所不着、烛龙照射、日御羲和、日照若木、冬暖夏寒、石林言兽、虬龙负熊、九首毒蛇、长人不死、神草蓱枲、神鱼怪鸟。4,夏古史传说,共七十二句问三十二事,内容涉猎极广,不多赘述。5,商古史传说,共六十八句问三十事6,周古史传说,共七十六句问三十六事。《天问》记载的神话,比《诗》《书》《易》周详了很多;另外,增加了天地开辟和洪水故事;还多了春秋和吴楚的故事;尧第一次出现;羿和商族几位先公先王的事迹也在其中。第三,战国前期的古史传说。1,《国语.郑语》说到虞、夏、商、周四代相传,四代各自的祖先神是虞幕、夏禹、商契、周弃。2,《国语》说到共工治水,然后是鲧禹相继治水。上帝赐禹姒姓、夏氏。上帝赐四岳姜姓、吕氏。颛顼、帝喾相承。玄王契为商祖。后稷为周祖。还说到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之下的诸神,成为虞夏商周四族用五种方法祭祀的宗神。说到诸多古姓氏和黎苗之王。说芈姓宗神祝融,也叫重黎,等等。3,《左传》提出了前后相继的诸帝名次——黄帝、炎帝、共工、太皞、少皞、颛顼。第四,战国时的《山海经》提出了群神古帝的“世系”。篇幅关系,不再赘述。第五,战国后期出现了多种帝系说,但也形成了《帝系》的古帝世系。这一世系,反映在《史记.五帝本纪》之中。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有巢氏和燧人氏的传说。第六,汉代和三国,出现了伏羲女娲和盘古的神话。从此以后,中国的远古神话和传说,基本没有再发生重大改动。
三
唐宋时期开始,一些学者,如刘知己、刘恕、魏了翁;清代崔述等等,对古时传说包括神华,做过认真研究,提出过重要意见。近代,康有为、夏曾佑、缪凤林等,亦有重要研究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顾颉刚提出了“层累说”,即这些传说,是一层层累加上去的。另外,傅斯年认为,这些传说分为西方之夏、东方之夷两大系统,再加上南方之苗部分。蒙文通则分海岱民族、河洛民族和江汉民族三大系统。杨宽认为,只有东系民族和西系民族两大系的传说。徐旭升认为,是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三苗集团三个系统。其实,这些研究和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中国远古的神话,有一个发展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至于中国的远古神话中,到底有多少神祗,谁在先谁在后,谁管着谁,实在是神灵众多,无法详述。其实,就是文中说的——一是古史帝系传说;一是开天辟地创世纪神话;再就是宗教神话。具体内容,只能具体讨论了。
网友生而无涯说:
中国古代的神话大概有三个半体系……1•东方创造的“仙”……2•西北方创造的“神”……3•西南创造的“巫”……4•东南部创造出来的“鬼”……东夷人创造的“仙”,仙可以长生不老,羽化登天,是秦始皇亲自封过,仙也是秦始皇祖地所固有的事物……女娲娘娘就是这里面的重要人物……西北以周人为代表的民族,创造出来了“神”,他们认为人死后的精神不灭,某人之所以死了,是因为被喜欢他的祖宗叫走了,被叫走的人不是死了,是成神了,是去陪伴祖宗或者是某个长辈……后稷大概算是他们这一派的……西南的“巫”就比较厉害了,他们有巫术,可以帮你通灵。还有咒术,分分钟弄死你。还有蛊虫,更玄乎……那个刑天就挺厉害,盘古貌似也算是他们那一系……[思考][思考]东南部的民族,他们鼓捣出来一个“鬼”,这个挺吓人……👻👻👻……但是他们的这个“鬼”跟阎王爷他们不是一个系统,是屈原描写过的那种山鬼,类似于黑山老妖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