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设计制造迷说:
35岁以上的技术人员意味着什么?一、35岁意味着上有老、下有小,花钱如流水。二、35岁意味着跳槽受限,将被一些公司拒之门外。三、35岁意味着精力大不如前,不再适应高强度工作。关于技术人员,我们有一种说法,叫“越老越吃香”,但我来告诉你,那也未必!虽然年龄越大,代表经验就越丰富,但是,现实当中还是有很多企业把35岁以上的技术人员拒之门外,拒绝你的原因令人扎心。1、你吃不消高强度的加班工作。35岁,一般已成家立室,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中的锁碎事越来越多,当然不能跟未结婚的小伙子比拼投入时间了。再者,35岁,身体很多机能已经开始降低,精力也不再像年轻小伙子,泡个方便面就能干通宵,35岁以上的你,加班到晚上九点,身体就各种不适了。2、聘用你没有成本优势。35岁的技术人员,积累了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你肯定不会只要求3000、4000块的工资了,对公司而言,你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不是非你不可的核心技术,为什么不请个经验少的,工资要求低的年轻人呢?3、你的可塑造性不高。35岁,人的性格、特点,包括知识结构已基本定型,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已逐渐降低,作为招聘单位,更乐于招一个年轻的、有活力的,经过公司培养后,可成为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无数例子说明,35岁以后,你收获了知识、经验的同时,也会失去很多。比如说,有一些企业已经将35岁以上的技术人员拒之门外了,即使像某为、某的等大企业的技术人员,同样面临被清退的风险。所以35岁这个年龄,值得职场中的每一个人重视。如果你未满35岁,那么应该值得庆幸,因为你还有时间好好规划一下,利用剩余的时间去追赶,否则,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将变得一塌糊涂,你可能仍然在挤人才市场、在人才网上海投简历,甚至可能一失业就再难找到心仪的工作...,一个个现实问题将令你束手无策。如果你已经35岁,此时就更加值得重视,那么我建议你必须认真做好三件事。
一、打造与年龄匹配的能力
1、把自己打造成该行业的专家。作为技术人员,技术就是你最基本的谋生技能,到了35岁,技术上一定要独当一面,让自己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不再只有普通的工程师的能力,不再只配跟那些3、5年工作经验的年轻小伙子抢饭碗,而应该具备更高一级的能力,比如资深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等级别人员的能力,请自检一下,哪里不行就补哪里,留给你的时间已不多。2、把自己培养成一名中层管理者。35岁,除了具备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因为没有几个做技术的人可以一条道走到底的,对于一名技术人员来说,技术能力可以作为我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很好的资本,但是,绝对不能成为我们纵横职场的唯一凭借,因为这点微薄的能力在整个职场产生的效应太低了,是很难支撑你走完整个职场生涯的,所以,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管理能力的技术人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打造个人专业品牌
如果35岁,还在跟年轻人一起挤人才市场、在网上海投简历,那么就是你的失败了。作为一名35岁的职场人士,就必须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提高自己在行业领域内的影响力。一个个人品牌好的技术人员,无论其年龄多大,都会是大家争抢的对象,也无需再挤人才市场、无需再在网上海投简历,而是工作自动找上门,比如说,猎头会推荐你、行业内的同行或前辈推荐你,用人公司的老板会直接找你,一个个人品牌好的技术人员,面试往往只在喝茶、谈笑之间就可谈成,根本无需过五关斩六将。
三、找一家成长中的中型公司,伴随其成长
可以告诉大家这件事也很重要,35岁请别再沉溺于外企、名企的舒适区,认为你的工作一定很稳定、风险一定很小,事实上,即使是像通用电气、某为、某的等外企和名企,也同样也会清退年龄大的技术人员。况且,在这些公司很容易触及职业天花板,也很难有归属感,也难以成为公司高层,尤其是外企,所以更别指望在某家公司就可以干至退休。而找一家成长中的中型公司,你可以与公司共同成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成就了公司的同时,也可以成就你自己。因为成长中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裂变出很多有竞争力的职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多,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并且对公司又有忠诚度,那么,公司将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就是我认为的35岁技术人员的出路!我是“设计制造迷”的蓝哥,是你技术发展路上的邻家大哥哥,愿与你聊聊技术上的、职业发展上的那些事,欢迎关注我,与我交流!
网友职入龙门说:
“职入龙门”观点:从一个人职场生涯生命周期来看,35岁并不意味着职场生涯的终结。仅是职业规划第二阶段的开始。绝大多数有中年危机的朋友之所以焦虑的核心原因就是你的职业规划重来都没有35岁以后的。你从就业开始就被年轻和所谓高薪蒙蔽双眼,天真以为你现在的高薪可以一直持续几十年。事物发展规律都是起伏有变化的,何况是我们的职业生涯呢?但我们的职业目标做为终极指南针,会让我们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中都能找到前进的动力!
1 为什么对于职业多元化且快速迭代的今天,以程序员为首的新兴高薪宠儿,在30-35岁时就成为公司裁员的对象呢?主要还是源于这些伴随高新产业诞生的职业从业者们,很大成程度上跟不上行业迭代的换血速度!
这些快速裂变、迭代的行业通过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特性加之高薪水的“糖衣炮弹”,让很多年轻从业者们开始忽视身体健康、盲目相信自己现在的“巅峰时刻”就代表永远。在重复度高的项目环境中,逐渐忽略个人成长的真正方向。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薄弱,只会机械化的做自己熟悉的代码或技能。总是觉得自己还年轻,现在薪水也还不错。你会发现所有在35岁有严重职业危机的人,他们不仅在公司甚至在整个行业中,他们的职业技能都是缺乏稀缺性的!他们满足于自己曾经的职业价值,“温水煮青蛙”般在公司消磨着青春和斗志。于是当体力和精力也不再成为竞争优势时,缺乏职业价值竞争力的中年从业者,必然是公司裁员的首选对象。
2 那么,我们该怎样让自己时刻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呢?那就需要我们真正做一份关于职场30年的职业规划(将来退休年龄再延长,职业规划时间也随之增加)!职业规划是一条清晰、明确的职场生存指南,再每一个年龄段区间能够遇到的职业转折点,我们都应提前考虑清晰。不管中间遇到怎样的挫折和迷茫,只要我们最终的职业目标是坚定的,那么总会有前行的方向的。
回到题主的问题,35岁技术人员的职业迷茫该如何化解?就需要我们做一份30年职业规划的话,我们可以分为三个职业转折阶段:A 25~35岁,大学毕业--公司入职--对自己本职岗位熟悉---找到自己核心职业价值精进。这第一个职场10年解决我们的职业定位问题。找到我们真正可以在公司体现职业价值的岗位技能。如果从业10年,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金刚钻”,那只能说明我们这10年都没琢磨明白我们的职场价值在哪里?那么,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没必要怨天尤人!B 35-45岁,这10年我们解决的是向中管/高管转型或者精钻某一项技术(或全能技术)成为某一领域技术专家得职业问题。你的技术能力一定是公司和行业内都抢手和有旺盛发展前景的。在这种职业价值突出的前提下,你一定不会是公司裁员的首选。相反会被公司积极留用,成为技术总监/专家。不管你是走管理路线还是技术路线,都是可以再走10-20年的!这就要求你能不满足于现状,对于职业技能的深入钻研要有韧性和一颗谦卑的心。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我们永远不能保证公司会聘请一位精力和能力都比你优秀的年轻人,所以,我们需要向雄鹰学习如何长久生存!步入中年的雄鹰一样,忍痛磨掉自己的爪子、喙,拔掉曾经骄傲的羽毛。经历成长和蜕变的痛苦后,长出全新的竞争武器—爪子、喙和新翅膀~!!这样的脱胎换骨的雄鹰还是可以再活40年以上!!即便,我们在这个年龄段选择创业或转型,我们都要有雄鹰这颗勇于生存的决心!何况对于互联网和自媒体繁荣的今天,35岁以上技术人才的能力和价值有更加多元化的展现平台,直播、自媒体、问答等都可以展示你过人的才华和独特的行业观点,你的职业价值会有更多公司看到,这也是“姜太公钓鱼”的增值方式哦!C 45-60岁,到了这个阶段可以留下的基本都是公司高管、高级技术总监和职业经理人!他们用职业经历、人生阅历、技术强项、管理能力和对市场环境的精准把握,接近职场生涯最终的目标。到了这个职业阶段的职场人士获得薪水报酬和社会地位远比前两个阶段要高,这是需要我们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付出等价交换的!所有能够到终点的人都是严格遵循职业规划路线执行和律己的!他们一定具备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永远知道怎样选择才是接近自己最终职业目标的正确之路!即便选择面临痛苦和难以割舍、甚至是人生迷茫时想要放纵自己,他们也要承受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坚持走下去,才有今天的自己!说到这里,35岁的职场朋友们,大家是否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深入的体会呢?危机和机遇永远是共存的!25岁时的骄傲和优势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年龄和市场优势,而35岁以后的职业能力才是我们被市场真正认可的、属于我们个人职业标签的职业价值! ----END----
“职入龙门”分分钟轻松解决职场问题,秒秒间温暖努力向上的你!关注“职入龙门”头条号,获得更多职场升职加薪的实用经验!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职入龙门”粉丝朋友们获得高薪工作、升职加薪是我们最开心的动力!
网友小游说说:
有时候,人是被自己吓倒的。有危机感,居安思危是好事儿。不过,过犹不及,考虑过多,可能就成了杞人忧天。35岁之后怎么办呢?1,技术上继续精进。精力或许已经过去巅峰,但是经验还是能弥补精力的不足。2,带人。无论是管理团队,还是带职场新人,由一个经验丰富,人品好的人来担当,总是一件好事儿。3,即便是技术一般,不愿意带人,那也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啊。心态摆正就好。工资收入可能涨得慢了,哪怕是微微降了,那可能是自己追求安逸的结果,未必是坏事儿。求仁得仁吧。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对得住自己就好。4,转行,创业啊。有一位做技术的朋友,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说,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可以天天开出租,在路上跑。虽然我不理解他的乐趣,但是我想他不愿意做技术的时候,去开个滴滴也会很开心。再做几点总结。一,花无百日红。人生总有起起伏伏。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要面对的问题。不必过份担忧。35岁可能已经到了某些技术人员的巅峰年龄,可能精力走下坡路了,还有经验可以弥补。再退几步讲,即使整体向下,坦然接受,总不至于突然不值一钱。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吧。二,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喜欢技术,哪怕自身价值贬值又如何?若是不喜欢这行,改行找个喜欢的事情去做,未必不是好事儿。三,和自己和解。不要勉强自己。35岁依然年轻!勇敢面对生活,坦然面对人生!
网友职场升迁术说:
现实很残酷,35岁不转型,必然会遇到中年危机!1、要知道,随着年龄增长,你不可能在精力和体力上,比得上年轻人,加班你加不过他们,精力你比不过他们,你将会处在完全劣势的情况。2、35岁以后,你有家庭要养活,你的压力大,你要高工资,然而刚毕业的年轻人则无所谓,干同样的工作,公司为什么要给你高工资呢?出路:1、要么转管理,这个时候你要开始务虚了,这个时候通过经验来做方向的把握和管理,这样你才能从和年轻人的竞争中生出。2、要么积累资源,然后通过这些资源获得收入,如果你不能积累资源,那么你想着靠给你提工资,越往后越难,因为你干的工作如果不是核心,别人也能干成,既然可替代,为什么要给你加工资呢,可能我给新人2000的工资,他都很高兴,但是你却绝对不会满足的。
网友鹭岛观海说:
术有专攻你只要真正精通一门技术的话定位好自己的方向路就在自己的脚下除非你原本是个西贝货,或者是个好高骛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