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伊米亚康被誉为世界上最冷的村庄,那里的人们是如何生存的?(奥伊米亚康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吗)

原创 野人  2023-08-05 12:05  阅读 11 次

网友张生全精彩历史说: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很多人会脱口而出,肯定是在北极点,或者说是在南极洲。实际上地球的“寒极”并不是上述两个地方,而是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1885年2月,奥伊米亚康的气温曾创纪录地低至-67.7℃,成为当时的极寒之地。但到了1964年的1月,这一纪录又被打破了,奥伊米亚康的气温来到了-71.2℃,这一有人类居住的最低气温记录,至今仍然保持着。奥伊米亚康冬季的平均气温是-50℃,即便在当地相对温暖的夏季,其平均气温也不过14.9℃,而且在夜半时分,气温同样有可能下降到0℃。同时,奥伊米亚康是温差最大的地方,在寒冷的冬季,它的温差甚至可以达到80℃左右。(极寒的奥伊米亚康)那么,奥伊米亚康为何会如此寒冷呢?这是因为它地处高纬度地区,它的大致位置在北纬63°,东经143°。而且当地日照时间相当短暂,特别是在冬季,平均日照时间只有3个小时。这对于处在海拔2000米的奥伊米亚康来说,这点温暖的阳光确实微不足道。同时,奥伊米亚康的地理环境也很特殊,它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河谷盆地里。从北极圈过来的寒流聚集在盆地里,常年无法散去。那么,如此寒冷的地方,有人居住吗?他们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奥伊米亚康还真有人居住,这里一直生活着500多名雅库特人。由于他们生活在地球上的极寒地,因此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和其他地方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奥伊米亚康处在永久冻土层之上,村民们建房子就别具特色。他们首先要把数根粗大的木桩打入冻土层之下,再在上面建房。而且房子和地面间隔近1米,这是为了保证室内的热气不至于将冻土层融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居民们的厕所都建在外面,因为室内厕所的自来水管道经常被冻住。当然了,门窗一定是加厚的,一般要都要重叠4、5层,门缝里还会被塞上棉花,才能抵御户外的寒冷。(雅库特人)如此寒冷的地方,庄稼自然是无法生长的。那么,奥伊米亚康人吃什么呢?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物是肉类,一年四季都吃驯鹿肉和冻鱼以及马肉。餐桌上除了米饭外,最常见的就是动物肉。绿色蔬菜对于奥伊米亚康人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一年都难得吃上几次。居民们吃鱼最有创意,一般都用锋利的刨刀将冻鱼刨成片,蘸着果酱、食盐各种调料生吃,据说还相当的美味可口。但是奇怪的是,当地人并未因此营养不良。专家们解释说,这是因为他们摄入了大量的动物奶制品。这些奶制品既新鲜又营养丰富,为居民们提供了各种珍贵的微量元素。解决了吃和住的问题,奥伊米亚人考虑最多的就是取暖。当地人因地制宜,砍伐山上大量的树木烧材取暖,有时还会用煤炭。奥伊米亚康人每家都有一套独立的供暖设备,能让屋子里的温度常年保持在20℃左右。当地人用水取自于冰层,这里的生态非常好,几乎没有任何污染,居民们只需要将冰块融化后就可以直接饮用。同时,村庄附近有一个常年不冻的温泉,这个从冻土下冒出来的一眼温泉,可谓是所有村民的生命之泉。每天都会有运输温泉的马车将泉水源源不断地送到各家各户,通过户外的一根软管,将泉水送进室内。进出奥伊米亚康有一条公路,这条路有一个恐怖的名字——白骨路。这是因为苏联当时在修建这条路时,施工难度太大,死了不少人。此后,这条唯一的交通要道,就成了奥伊米亚康人的生命之路。(雅库特人的日常)当然了,村里还是有一所学校的,供孩子们上学,只要气温不低于-56℃,孩子们就照常上学。亲人去世后,将逝者下葬可是个极为困难的事儿。人们必须在冻土层上点燃篝火,燃烧数小时后,将冻土表面融化一层,再将这一层土地挖开,接着再用篝火融化下一层土地,直到把逝者入土为安。整个奥伊米亚康就是一个大冰箱,村民们自然不会担心食物会过期变质。一大桶牛奶瞬间就会冻成一个大冰块,钢筋会在低温环境下失去韧性,变得很脆,能轻易折断。就连橡胶制成的汽车轮胎,也因低温而极为脆弱,经常出现爆胎的情况。人们出门时,更是全副武装,只将眼睛露在外面,甚至可以听到自己呼出的气体瞬间结冰的声音。(参考资料:《地球“寒极”奥伊米亚康》)

网友巴戈利亚河狸说:

大家好,我是乱世小郎中。奥伊米亚康是世界上最冷的村庄,冬季气温都在零下50度,极度气温零下70度。按当地人的话说,吐口痰还没掉到地上,就已经冻成冰块。一个赤裸的人,在室外超不过一分钟就会冻死。在当地,冬季最困难,最没人愿意干的事,就是埋葬死者。因为地面被永久冻结,挖坟墓需要先燃起篝火,解冻薄薄的一层土壤,然后挖一个浅洞,并再次点燃篝火,以融化更多的土壤。反复这一步骤,直到挖出的坑,足够深到可以放下棺材为止。这是一个漫长又可怕的过程。当地人还有句俏皮话"做个最好的你,喝完这杯伏特加,让我们在夏季把你埋葬......"当地有不少酒鬼,让居民们很嫌弃。唯一的杂货店门口挂有儿童漫画,在劝告他们,为了下一代,少喝点吧。但尽管这样,每个冬季还是不乏有喝到酩酊大醉,然后在室外冻死的酒鬼。

01-那么在这距离北极最近的村庄,却依然有500人在生活,在繁衍下一代。他们又是怎么在极寒天气里生存下去的?

当地人是西伯利亚大地上的黑头发,黄皮肤。奥伊米亚康的夏季,白天很长,有整整21个小时,黑夜只有3小时。但是到了冬季,则相反,只有短短3小时的白天,剩下的就是长达21小时的漫长冬夜。因此,当地人的生产劳作活动,都是集中在夏季。到了冬季,人们什么活也会不干,能生存下去,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在夏季,人们会捕鱼,养牛,放养驯鹿,采集浆果,当地还盛产皮草,是很不错的收入来源。到了冬季即将来临,人们不再劳作,开始存备足够过冬的物资。但就算这样,在零下50度的地区生活,依然是困难重重。为了取得足够室内生活的温度,当地的供热厂,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运转,推土机铲起厚厚的煤渣,倒进锅炉燃烧。咕嘟嘟的热水通过地下管道流到家家户户,让人们获得温暖。但这一过程绝不能中断,热水管道是奥伊米亚康在冬季唯一还在运作的管道,一旦失去热量,管道就会冻结,堵塞。也因此,奥伊米亚康不可能有室内卫生间,没有下水道。除了埋葬死者,在冬季上厕所就是当地人最讨厌的事。说是厕所,其实就是随地挖的一个浅坑,上面搭起一个棚屋。在零下五十度的气温下,上厕所蹲坑绝对是一场噩梦。而相比之下,牛的待遇却好很多。整个冬季,牛都会被安置在这种厚厚的绝缘板搭起的棚子里,当然,也有游客会提出,宁可去牛棚,和牛挤一堆上厕所,但牛可是宝贵的财产,当地人会无情的拒绝。当地并没有任何一家旅馆,只有个别家庭会收留,慕名而来的游客。

02-奥伊米亚康只有一个酒馆,位列世界前十。

理由只有一个,最冷地区的酒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孤独的酒馆。酒吧的吧台上贴着各国的钞票,并涂写上汇率。进酒馆别客气,千万不要有把鞋子放外面的做法,否则就会这样。酒馆里,供热很足,客人们都穿着短袖,要酒只有伏特加,要吃的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菜,冻马血块,生切冻鱼片,加通心粉。还有驯鹿肉。驯鹿曾经是当地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在严寒地区非常值得依赖的伙伴。

03-现在依然有当地人,觉得驯鹿比汽车更靠谱。

在气温零下60度以下,一切日常生活的运转,都会变得不一样。温度计中的汞会冻结,笔中的墨水会冻结,失温超过五个小时的地下管道也会被冻结。在室外,电池的寿命会急剧下降,汽车经常无法启动,电子设备变得毫无用处,包括手机。大多数汽车根本无法正常启动,而需要紧急启动的汽车,需要用明火炬将其加热。因此大部人轻易不会把汽车熄火,甚至宁可让汽车空转一夜,睡一觉醒来再出门。在极寒条件下生活,自然要付出更昂贵的代价。而相比汽车,从驯鹿身上,就能找出很多优点。

04-在每年严冬即将要过去的那一天,当地人都会举行盛大的节日,感谢一处温泉,一条河。

在不那么极端严寒的年月,有助于当地的一处温泉,因此甚至还有条河,可以流动。这就给牛群和驯鹿,提供了不少饮水的方便。当地养的矮脚马,也会用蹄子扒开厚厚的雪,吃雪下的草。新生的狗子,也开始慢慢适应当地严寒的气候。居民们,告别严冬,打开窗户,翘首期盼着即将到来的节日。节日开始,当地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这样的生活,演绎着人类在极寒地带生存的传奇。

网友乡村小水说:

室内外温差可达60℃,走在户外,人嘴里呼出的热气会立即变成冰渣,钢铁就像冰一下脆,尸体埋在土里千年不腐烂,牛奶以砖块的形式售卖,到了这里,可能世界上号称性能最好的汽车也要歇菜了。“奥伊米亚康”是世界上最冷的村庄,号称北半球的“冷极”,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6℃左右,冬季平均气温接近—50℃,测得的历史最低温度为—71.2℃。冬至日,该地区的昼长少于5.5小时,从12月到次年1月底,正是奥伊米亚康日照时间最短的时候。奥伊米亚康位于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这个小村庄是地球上最冷的永久定居点。奥伊米亚康是一个东、西、南三面较高,北面较低的盆地,由于北面靠近冰冷的北冰洋,冷而重的冷气团经常在盆地堆积,这些冷气流很难散开,这使得奥伊米亚康成为世界上最冷的村庄。在奥伊米亚康发动汽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地的汽车室外从来不熄火,一旦熄火就很难打着了。奥伊米亚康距离最近的城市是雅库茨克,开车要2~3天才能到达,而且路上要途径大片的无人区,如果车子在路上坏了,绝对会被冻死。由于天气太寒冷,眼镜会粘在人的脸上,因此冬天外出不能戴眼镜,视力不好的人最好别外出。奥伊米亚康在冬天长不出任何蔬菜(在短暂的夏季,人们才能种植蔬菜),因此蔬菜和水果在那里是奢侈品,蔬菜最常见的就是土豆和包菜,这些蔬菜和水果都是通过公路艰难运输进来的,价格自然非常昂贵,一般人吃不起。这里的人的主食是鹿肉和鱼肉,而且这里的人都喜欢喝动物奶,人们几乎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相反会长得更加强壮,这里的很多老人都比较长寿。奥伊米亚康人真正长寿的秘诀,主要是因为那里太冷了,连细菌、病毒都被冻死了。在当地想吃鱼是相对容易的,由于生态环境没有被破坏,河流里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只要在冰冻的河上打一个洞,就会吸引很多鱼游过来,只要用鱼叉就能快速捕鱼,捕上来的鱼仅仅10秒钟就会变成坚硬的冻鱼。奥伊米亚康由于天气太寒冷,手机在室外有信号但无法使用(手机无法开机,而且耗电速度极快),因此人出去室外就很难通过电话联系上。虽然奥伊米亚康冬天很寒冷,但是那里的学生可没那么好运,这些人似乎天生适应了寒冷的天气,其它国家下场大雪学生就可以待在家里,但是这里的学生只有在温度低于—52℃时才会停课。在奥伊米亚康人死了是最麻烦的事情,由于冻土层太厚,挖一个足够埋葬棺材的墓穴要花费3天时间,人们要用柴火把土壤一层一层的解冻,然后一层一层的挖,而且埋下的尸体可能千年不会腐坏。这里的房子不但要建造得特别厚实,门窗也要好几层,以防寒气侵入。在户外,人们必须要把自己包裹得非常严实,把厚实的衣服一层一层往身上套,如果防寒措施不充分,人的皮肤裸露的空气中很快就会被冻伤、吹伤。由于室内管道经常被冻住,因此这里的厕所都是“室外厕所”,这类似于我们农村的旱厕,可以不用水冲洗,室内也不会因为缺水而产生臭味。在室外如厕必须控制好时间,否则很可能被冻僵。奥伊米亚康的自来水管都安装在地面上,如果将水管埋在冻土层中,水管很容易随着土层的冻结、融化而破裂,装在地面上更加有利于维修,水在水管中流动时,沿途设有加热站,以防管内水被冻结。总之,奥伊米亚康之所以这么寒冷,与地形有很大关系,虽然在这里生活有诸多的不方便,但是这里的人们却很幸福,人们也很长寿,每年吸引着很多探险者来这里旅游。

网友兔斯基聊科学说:

很多人都有清晨跑步锻炼身体的习惯。跑个几公里,出出汗,浑身轻松。然而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冬天是禁止剧烈的户外运动的,因为流淌的汗水会被迅速的冻结,导致人体体温过低,形成冻伤。这就是奥伊米亚康。图示:奥伊米亚康的位置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这个只有500多个常驻人口的小村庄因为寒冷被人们记住了。不要小看这里哦,奥伊米亚康可是世界上最寒冷的人类永久居住地之一。这里的最低气温曾经达到过零下71.2℃。素有北半球“寒极”之称。奥伊米亚康为什么这么寒冷呢?奥伊米亚康的纬度是北纬63.27°,北极圈的纬度是北纬66.5°,因此这里已经非常的接近北极圈了。这里距离北极圈只有350公里,距离北冰洋最近的地方只有900公里。因此奥伊米亚康终年接收到的阳光辐射比较少,再加上这里处于大陆内部,因此这里冬季的寒冷,真不是我们这些处在低纬度地区人们所能理解的。图示:奥伊米亚康在这么寒冷的地方,家家户户也是有冰箱的。这也许很令人费解。奥伊米亚康人用冰箱干什么呢?据说是用来解冻的!因为这里的寒冷的气候使得户外本身就是一个大冰箱。从水里钓上来的鱼,在空气中不用三分钟就冻得硬邦邦的。挤的牛奶也不用担心喝不了而变质的问题。所有的食物都是硬邦邦的,吃的时候只能用刀子切片吃。为了保温,这里的木头房子都要用三四层可以,窗户也得好几层才能阻挡寒气。这里的供暖管道都是铺在地面以上的。因为埋在地下照样也会冻坏,还不如为了检修方便,干脆就铺在地面以上。这么冷的天气上厕所是一个难题。奥伊米亚康的厕所都是在户外的,据说上厕所时都要带一根木棍。木棍干什么用?大家自行脑补吧!奥伊米亚康的冬季虽然十分的寒冷,可是这里的人们都非常的健康长寿。而且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并不是那么枯燥无味的,因为夜空中会有绚丽的极光可以欣赏。

网友科技历史说说:

你知道如何让自己的年龄超过100岁吗?冻龄?永葆青春?在这里真的可以。

超低温真的可以延缓衰老?冻龄也并非空穴来风?

  曾经生活在奥伊米亚康的102岁高龄老人安德烈·达尼洛夫,很负责任地告诉我们,他的父亲活了117岁,母亲也活了108岁,尽管他们拥有如此大的年龄,但是一辈子几乎没有生过病,这是为什么呢?  安德烈老人所居住的奥伊米亚康村,零下71.2℃,这是最冷的时候,到了冬天,户外平均气温也维持在零下50℃到零下60℃之间,这究竟是什么概念呢?  就拿我国最冷的地方而言,一个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的根河,由于其地处大兴安岭北,冬季时气温能达到零下50℃,开水秒变冰的现象,在这里司空见惯,我们视频上经常见到的黑龙江漠河,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零下30度左右,曾经历史上的最低温度,也不过零下52.3℃,即使最高气温也有点夸张,到达了39.3℃。

驯鹿是当地人生存的法宝

  作为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比起我国的根河和漠河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安德烈老人的描述,为了应对如此严酷的环境,他们在冬天零下60度的时候,可以住在用驯鹿皮做的帐篷里,只不过这是一种相对比较传统的生活方式,驯鹿皮的保暖效果还是很好的。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驯鹿又名角鹿,不论公母,头顶都会长角,身体高度一般在1米到1.2米之间,体长也是如此,别看身体上覆盖的皮毛,看起来很轻盈,但是却相当保暖,能够抵抗极度的寒冷,驯鹿的颜色一般在有深棕,褐色白色花白以及灰白,驯鹿这种动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也就是说位于北极圈的边缘,我国也有,只不过这些精灵主要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的东北部林区,一般很少见到,只有我国的鄂温克族才把驯鹿当做交通工具。  不要以为它叫驯鹿,就是人工驯养的哦,也分人工饲养和野生驯鹿,当然,驯鹿与人类的关系也相当密切,200多万年以前,驯鹿就已经成为了人类的食物。  奥伊米亚康安德烈老人高龄的秘诀,实际上就藏在他们所吃的食物当中,由于这里有世界上罕见的低温,所以食物的保存很简单,食物的解冻才是难题。

能够保证长寿的秘密,饮食健康很重要

  这里的寒冷,冷到让细菌都能够被杀死,所以在这里,基本上是一座天然的大冷库,这里的人世代以狩猎和捕鱼为生,比较原始而且淳朴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吃着最洁净的食物,喝着最干净的饮用水,如果能够吃到野蘑菇和野生的浆果,这也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奥伊米亚康地区,有一道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拿手好菜,这也是藏在他们生命中长寿的秘诀,就是一道生的冻鱼片,比起我们所知道的那个生鱼片,这个生冻鱼片还是有讲究的,取自当地味道鲜美的鲟鱼,还有秋白鲑以及宽鼻白鲑,将鱼抓住之后,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鱼的身体固定,冻成一种比较顺溜而且容易切割的状态,就是为了方便切片,有那么种,像冰冻的金枪鱼或者是风干的火腿的感觉。  冻鱼一旦被拿回室内,就要立马切片,别看在室外能达到零下60摄氏度,但是在室内,他们还是能够将温度巧妙控制在零上20℃的,至于究竟怎么做到的,咱们待会再讲。  这种生切冻鱼片能够长寿的秘诀,主要就藏在冻鱼为数不多的皮下脂肪中,所以一般要剥去鱼皮的话,就要格外小心,将其保留,就这点薄薄的脂肪层,还有一种延缓衰老的w-3脂肪酸,而且能够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让身体机能不至于快速的退化,这一点很关键。  这种当地有名的特色菜,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地方都是没有办法完成的,它们只属于这里,属于这座极北的寒冷村庄,长着花白胡子,驾驶着驯鹿车的圣诞老人,让这里的简单淳朴,超乎你的想象。

或许有人会问,在这里吃个刨冰,冰激凌不是手到擒来吗?

  确实如此,毕竟人家有那个条件,安德烈有一个朋友,名叫阿里扬,他和他的老婆阿夫洛斯尼亚,住的帐篷其实是一个蒙古包,或许他们也是蒙古人,由于他们夫妻二人并没有生育孩子,所以收养了一个女孩,而且是在90岁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比较与众不同,在这里养着牛,或许会有人好奇,这么冷的地方,牛怎么呆的下去?  待会解释,先说冰激凌的事儿,安德烈朋友阿里扬,以养牛为生,他们经常吃一种名叫“哈耶克”和“乔尔切赫”的奶制品,实际上就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所吃的冰淇淋,也就是把鲜牛奶和浆果之类果子,混合打碎搅拌在一起,然后冰冻就可以吃了,和冰激凌没什么两样,冰块这里随处可见,想做冰块就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出合适的味道就可以,是不是感觉有点幸福呢?  当然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吃冰淇淋和刨冰确实是一种不小的挑战和考验!  话说在这么冷的地方,其实也不仅仅只有驯鹿一种动物,就比如安德烈的朋友会养牛,在这里也会有一种特别的雅库特矮马,很矮小,但很可爱,也可以当交通工具,运输货物这里也会有人养狗,只不过狗要想在这里生活的下去,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牛也是如此,一般他们会为牛专门搭建相当保暖的牛棚,以人工饲养为主,放牧什么的,在冬天还是不存在的,毕竟这里冬天的日照时间仅有三个小时。

这里的现代化程度并不算特别高,因为不怎么需要

  在现代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名叫奥伊米亚康的村庄,科技化程度其实并不高,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很多的电子设备在这里都会失灵。汽车也很危险!  哪怕是最简单的眼镜片,都会在极端的热胀冷缩条件下炸裂,所以这里对于高度近视的人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呢?当然这里的人也不可能近视,至于为什么?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我们在寒冷的冬天打电话,手机电量流失的会特别快,而且手机温度在低到一定情况的时候,会触动保护机制,自动关机,电子产品液晶屏的工作温度最低也不过零下70℃,而且现在手机普遍使用锂电池,在温度低于0℃的时候,电池的性能就已经大不如从前,温度越低掉的越快,如果不将手机捂在手心里,很快也就不能用了。  零下25℃,保持10分钟的时间,绝大部分手机基本歇菜。所以说这里远离了城市的污染,还远离了电磁辐射。大家在户外都可以用,其实在室内手机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当地人是如何将室温保持在零上20~30℃的?

  话说回来,奥伊米亚康人究竟是如何将室内温度控制在与我们相差无几的零上20摄氏度的呢?这样的温度甚至比我国冬天的有些南方城市室内温度还要高。  由于昼夜温差大,虽然这里算不上早穿棉袄,午穿纱,但是围着火炉吃西瓜还是可以做到的,由于当地人生活的地方处于永久冻土层,很难直接见到裸露的土地,所以他们会把房子修建在冰层之上,但是房屋的地基,不会直接与冰面接触,修建房屋之前会提前打木桩,打到冰层之下一米的地方,将房屋与寒冷的冰层隔绝开,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保暖。  话说这里这么冷,真的会有树木生长吗?咱们待会再说。毕竟这里冬天取暖可全靠煤炭和木材了。而且尽管只有500个人的小村庄,但是还是会有发电站的,这里的发电站在特殊时期还是会烧木材发电的。  房屋地基打好,他们会在里三层外三层做好防风避寒保护层,以前他们用驯鹿皮做帐篷,就是如此,现在也会在有些地方用驯鹿皮保暖,为了保证房屋的透光性,也会采用玻璃窗户,只不过他们的玻璃窗户都是三层甚至于四层,特制的防寒玻璃,而且会严格地封上每一个有可能漏风的小缝儿,之所以要将房子与冰层隔离开,也是为了防止冰层会吸收房屋中的热量融化之后造成房屋坍塌。

在当地生活好处多多,没办法攀比

  农村生活过的都知道,即便是再寒冷,冬天只要烧一个小火炉,室内的温度还是很可以的,这里也是如此,这种方法简单有效,各种暖气管道在这里显然不实用,不说成本,光这里的温度也达不到施工条件,微存在的管道就是一条专门送水的热水管道,而且一旦开了就不能停的那种,需要持续不断加热。  极寒的环境之下,汽车在这里也很不实用,除非是那种特殊的极地专用车,比如俄罗斯产的,乌拉尔越野车和 UAZ吉普车,在有喷灯加热的情况下,勉强可以,德系车和日系车,在这里简直是自取其辱,开车不如步行,步行不如坐驯鹿车,原因自然不必多说,就在我国的冬天,经常也会有汽车歇菜的情况,在这里绝大部分汽车只能当摆设。搞什么,大家都是户外圣诞老人!  当然在这里也有好的一点,就是颜值什么的在室内才可以体现,户外想都不用想,最好是包裹得越严实越好,只露出一双眼睛的那种,带个护目镜也可以,相反你要是摘下口罩或者是用来包裹嘴巴的兔皮之类的东西,脸上的皮肤会很快冻坏的,在这里户外呼吸也是一种很困难的事,空气都是干冷的那种,甚至有点不夸张的说,呼吸都能感受到鼻子里有冰碴儿。

零下七十度是什么概念?

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接下来的这些,你可能会颠覆你的三观。  曾经网上有个段子很火,那就是黑龙江漠河常温啤酒是不能喝的,冰镇的还勉强将就吧,这里也是如此,昼夜温差高达80℃,无论是你多少钱买的羽绒服,在这里真的不如驯鹿皮做的皮草实用,这里的饮用水也很简单,除了直接将冰块化成水之外,再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那条热水管道,水源来自一处温泉,当然这里也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总是在这么极端的环境下,还会留下一线生机,当然当地也是会有学校的,只不过这里的孩子上学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零下50℃以上才可以。或许会有不喜欢上学的,觉得这里的孩子简直太幸福了,其实要相对来看的话,这里的人付出的其实也很多,忍受极寒,而且要维持特殊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少的与国际化接轨,这也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上厕所比赚钱还难?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原因相信懂得都懂,即便是我国有些北方的冬天,在户外上厕所,都是一件难事儿,落地成冰的那种,别说是温度在零下五六十摄氏度的奥伊米亚康地区了,当地人会专门搭建一种上厕所的小棚子,即便如此上厕所也很冷,也还是会冻屁股,只不过相对能够忍受罢了,不过如果要是上厕所蹲久了,后果还是很严重的,所以尤其是那些喜欢上厕所玩手机的,在这里可能真的很不适应。  简单来说,当地人过的实际上是一种世外桃源,脱离世俗自己自足的生活,不怎么依靠现代化科技,也能够生活的很好,现代科技只能给他们锦上添花的,绝对无法做到雪中送炭。

奥伊米亚康之所以这么寒冷是有原因的,究竟需不需要冰箱呢?

  尽管不是极地,但是由于全年的太阳辐射总量比较少,处于高纬度地区,大部分时间都在反气旋控制之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很少,地理位置靠近北极圈,日照时间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和北极也差不多,常年的冰雪覆盖,而且我们往往会有这么种感受,冬天下过雪,即便是出了太阳,比正在下雪的时候是要冷的,就是因为雪会反射太阳辐射,这里也因为常年积雪,导致温度出奇的低。  这里的寒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奥伊米亚康三面环山,根据内容,远离海洋,属于一个盆地,聚集了大量的冷空气,而且海拔越低冷空气越喜欢聚集,久而久之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冷库。  既然都是天然冷库了,那么在这里冰箱肯定不需要的,难道冰箱就一定没有市场吗?实际上冰箱的保鲜功能在这里还是相当实用的,比如肉类什么的或者是其他的食物放在室外,冻得确实很结实,但是如果什么时候想吃,解冻就成了一件麻烦事儿,所以室内放个冰箱还是挺实用的,解冻真的可以,保鲜也可以做到,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冰箱卖到这里依旧有市场。  这里没有高房价,别问为什么都是自己做的,这里没有高物价,你别问为什么都是自己产的,当地的居民也还是会养奶牛的,只不过他们为了防止奶牛被冻伤,会专门给奶牛定制特殊的保护工具,当然这里还有一种比较实用的保鲜库,那就是挖的地窖,有些食物也可以放在这里,他们的祖先们在冰箱这种东西的时候,地窖还是很实用的。

奥伊米亚康地区,也还有一个很严酷的事实

而且呈现出极端化趋势,长寿的是真长寿,短命的是真短命,长寿老人可以达到100多岁,但是当地的儿童出生后死亡率一般也很高,这也是为什么经过这么多年,依旧只有几百人而已,只有那些身体十分强壮的婴儿,才不会被淘汰这里有一位名叫诺夫格罗多夫的医生,他告诉我们当地人71岁,72岁,其实也不算高龄,即便到了80 90岁,身体机能也还可以,尽管看起来当地人的饮食结构比较单一,但是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身体有什么不适,而且并不存在营养状况不良的现象,疾病也很少。  即便是新冠病毒,在这里可以保存,但是传播也受到一定限制,温度很低的条件下,一般正常人出门都捂得严严实实,也就是说口罩基本是人人出门必备,握手什么的肢体接触也不存在,除非是从外面输入。

最后一个问题,当地人生活习惯如何?

根据侣行夫妇实地探访,奥伊米亚康人每天为了取暖,会烧掉一棵树,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其实也很简单淳朴,早上6点起床,即便是天还没有亮,但是他们依旧会保持这个习惯,并不存在赖床睡懒觉什么的,这里专门会有气象播报员负责记录温度状况,天亮也到早上10:00了。  世界上最耐寒的乔木,极限的生存温度到零下76摄氏度,而且还能达到令人惊讶的五彩缤纷,名为俄罗斯雪金枫,在我国的黑河地区也存在,属于一种落叶乔木,除此之外,世界上其实还有很多耐寒的树种,奥伊米亚康地区也不例外,毕竟这里还是有夏天的,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  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就是在夏天储存食物,准备好过冬的木材,以及其他的一切必需品,到了冬天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劳动,室外真的太冷了,这里的夏天尤其是7月份,温度也可以达到13~16℃,最寒冷的也不过只有一个月,那就是每年1月份,平均气温47,当然是零下的。  当然生活在这里的人除了长寿,还有一点你绝对想不到,那就是人在死后,可以做到千年不腐,只不过这里的当地人在死后,挖一个能够将棺椁放进去的地方,确实不容易,要将厚厚的永久冻土层挖开,真的不是一项容易的工程。少则3四天,也有可能会更长,现代化机械没有办法用,全凭人力,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了解了当地人详细的生活方式,你还会有想要长寿,甚至于想要到奥伊米亚康生活的想法吗?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241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