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龙文说史说:
关于元代皇陵为什么一座没有发现,得益于的蒙古人特殊的丧葬仪式,他的丧葬仪式是最独特的,中原历代王朝,算只有元朝皇帝陵是个谜,迄今为止,一个都没有找到。元朝起事于漠北,就是今天蒙古国,可他们的皇帝,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那段转型期历史里,大都没有驾崩到一个地方,而且身死他乡,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元朝皇帝为什么不留痕迹了。最开始起因的就是成吉思汗,他安葬事在历史上记载最详细了,成吉思汗固然伟大,可他没有为后人留下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气魄的王陵。他那时病死在甘肃省清水县六盘山,正值蒙夏之战时,中兴府被围,可夏帝迟迟不出城投降,这可急坏成吉思汗,最后将他拖死,成吉思汗一死,西夏灭了,大事完了,可尸身怎么办,运往漠北还是就地起坟,这时正值盛夏,不便保存,成吉思汗在往北运时,从固原走到鄂尔多斯附近,车轮突然陷入洼地,送灵的人这时想起成吉思汗生前的几句话:“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对左右说:“我死后可葬此地。”由于路途遥远,他们就这样以此依据将其安葬,用树木截成桩做棺材,挖出人形,给死者穿上铠甲,放进棺材,然后用金箍套上,万马踏平,当着老骆驼杀死小骆驼,骆驼记性好,容易通过气息引路然后给上面种上植被,等成森林后,再离开。至于修墓的工匠,不用说知道的都杀了,包括路边看到的人 。虽然历史这样说了,可没有说他的葬身之地,只说他病死在哈老徒行宫,葬起辇谷,为了避开成吉思汗葬地,正史《元史》,《蒙古秘史》,《蒙古源流》都没有详尽的提,他们大多数一致观点都说葬于成吉思汗老家肯特山,包括宋人也记载他葬于漠北,但还是不知道确定位置。在今天中国和国外考古队都在不遗余力的寻找,美国牌子打得最响亮的,他们还一度称发现了成吉思汗陵,可被否定了,找到结果却是匈奴的坟墓。后来,他们仍不甘心,地毯式的利用卫星雷达扫描,在一片树林里惊喜来了,挖到了座庙宇,而且年代符合,他们继续挖,接着奇异的事出现了,首先是毒蛇阻挡了考古的进行,他们开的车也突然倒退,当地蒙古人看见他们动了祖宗的陵墓,联名阻拦,国外考古队无奈只有以此作罢,辉煌的考古发现告一段落。蒙古国在找,中国也再找,在内蒙离鄂尔多斯不远处有个阿儿寨石窟,他们发现了许多壁画,里面关于成吉思汗丧葬仪式 ,为此他们判定成吉思汗可能就埋到附近,离其不远的伊金霍洛有成吉思汗衣冠冢陵。从忽必烈开始这八百年里,每年都有祭祀活动,八白室后来也迁到这里,两者合一,形成独特的风景区,这里有达儿扈特人守候,油灯一直都未灭,守护成吉思汗的灵魂,成吉思汗就附在他断气的羊毛上,陵虽然徒有虚名,可真正葬地一直没找到。一,最近在宁夏有个考古地质爱好者叫王景武,也同样发现了成陵,在贺兰山插旗口,他找到了许多证据,甚至整个元朝皇帝陵都在哪里,但已成建筑废墟,证据仍在论证。二,回曦元朝,成吉思汗病死在六盘山,窝阔台病死在和林附近,贵由则身死新疆清河,蒙哥则在重庆驾崩,忽必烈在北京无疾而终。他们都不是在一个地方,现今谁也说不准他们墓地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新疆清河一带发现了人工改造的大山,据马可波罗曾说成吉思汗葬在阿勒泰山,毕竟他离得时间近,是有依据的。三,还有的说葬在中亚伊塞克湖底。四,更有离奇的说法,最近四川地区也发现了一座元朝大墓,哪里守灵人拿出证据讲述那就是成吉思汗陵,这里山脉就是所谓起辇谷,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腾出手来,亲率偏军进入四川,为灭宋找路,话虽然偏颇,可有道理,成吉思汗确实有这样的战略,消灭西南诸夷,联宋灭金。这就是为什么忽必烈能轻而易举的去吐蕃来消灭大理的缘故了。五,在离北京不远的张北,也有可能是埋葬地,因为那上面有生肖图,每个生肖恰好与他们生肖吻合。六,甘肃清水县六盘山,为什么,因为他就在这里驾崩,排除不了就地掩埋。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安西王府就在于此。元朝皇帝陵为什么至今没有找到,还是在于当时统治者的看法,忽必烈也许窜改了事实,他害怕他们知道成陵会施以报复,所以不敢公众于世人。在他当政时,有一次事件让他震惊,宋理宗墓被盗了,而且头颅做成器具,当时盗墓贼在中原盛行,为了发财不遗余力,什么事都能做出来,杨连真迦就是个例子。忽必烈不想辱没祖宗,干脆让整个元朝墓都成神话吧,用起辇谷来简单概括,他以送葬队伍分几匹,迁往各地埋葬,用以迷惑众人,所以元朝将辉煌埋藏地下,不为人知。
网友梁老师说历史说: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首先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元朝。
元朝
元朝,是我大吃货帝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说实话咱大华夏从开始到现在,周边马背上的民族,那海了去了,有姓有名的能排出一长溜去,唯独这蒙古族硬是靠着四支铁蹄,自身的实力入主了中原,反正咱老梁没啥说的就两字——服气!如果非要再加一个字——牛!这元朝的都城,取名大都,就是现在咱大华夏乃至全世界跳动最猛烈的心脏——北京城,传了五世十一帝。有那较真的朋友要问五世十一帝啥意思,用咱普通话解释,就是五代人一共十一皇帝。但为这十一位皇帝打下坚实基础的却是——成吉思汗铁木真。所以要说元朝的皇陵,就得从成吉思汗铁木真的陵寝聊聊。
铁木真的皇陵
为啥?因为他是最神秘的。对这座陵墓了解一下,多多少少都会让我们对元朝皇帝的陵寝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那这座陵寝有多神秘呢?老梁龇个大板牙就笑了,这都快一千年了,找它的人,如过江的老鼠,乌央乌央的那是一波接一波,就没有断过。老梁蹲在电脑跟前,光着膀子数了老半天,光能叫上名字,加上脚指头的,嗯怎么也得有100好几的考察队,这不知名的那真叫多如牛毛,但奇迹并没有发生,愣是毛都没捞到一根。这里面脑袋最大,屁股最肥的,哎!对!对!别跑,就那个喜欢贴着卫生胡,迈着罗圈腿,挑着膏药旗的日本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花了上亿美元,拿着放大镜将蒙古国进行了地毯式的查找,鼻孔都塞满了青草,被草原上的牧马都坑秃瓢了脑袋瓜,还是没找到。说道这里,就有人要说:“夸张了吧,还上亿美元,小日本那小脑壳壳不会是被水洗了吧,要不你老梁闭着大眼皮,胡说。”这老梁还真没有胡说,这上亿美元的资金那绝对是实打实的,都有相关报道。不过给老梁感觉这小日本,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着查找皇陵,画地图呢,毕竟这蒙古国的矿藏是很丰富的。哎!扯远了,咱在扯回来。这时间到了最近的一次有名的考察,就是白皮肤的美国人2002年的时候,又来了一次,这次这帮倒霉的熊孩子,直接被吓哭了。咋回事呢?据说他们搞到一块土地,挖了下去,你还别说,美国佬的技术还真不赖,挖到了石板,石板下盖着一条甬道。这不他们派了几个胆大的莽撞人,就下去了,好家伙,这甬道里到处都是毒蛇,吐着分叉的舌头,瞪着一双大眼睛,斯斯的叫着,好家伙,这帮人没几个全乎人,都被抬了出去。这毒蛇放过去也许是个难题,但在现在的科技这毒蛇也不算什么,美国佬也不气馁,脑袋套上几个高科技,顶着大脑壳又闯了进去。这通折腾,媒体也蹲在地头上,呱噪的像一群蛤蟆,地头上的那股子热乎劲你就别提了。白皮肤的美国佬,整个历史也就二百年冒个头而已,说他没文化也不过分。你说你清理出一颗头骨,你还把他顺手丢在了盆子里,这是老祖宗的坟,还有可能是成吉思汗陵啊,这当地人看到这一幕,谁受得了。得记者在美国佬还没明白过味来,就拍了照给宣扬了出去。得,当地政府顶着压力,拿着板砖把这帮人给碾了出来。你还别说这蒙古国的领导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头脑,转脸就将这个地方开发成了一旅游区。转过头来,又拉了一帮人来考古,要老梁来说,他们这么做真够混蛋的。还好,最后有了结果,这就是一假墓地。折腾了几百年就折腾出个假的,搁谁身上都要泄气了。那这成吉思汗的墓地到底在哪里,我们从历史的书籍中来窥探一二。
密葬
蒙古的习俗是采用密葬的形式,那何为密藏呢?按照《蒙古秘史》的记载,蒙古皇族下葬的之后,几百匹战马在墓地上将浮土踏平,接着在上面种上草木,派人长期守陵。就这样的陵墓,你要找到那也要废老鼻子劲了,这成吉思汗的皇陵,比这高级多了。据说成吉思汗是在征战西夏的时候,病故的,就地掩埋的,棺木就是一粗大的楠木,一劈为二,中间挖出个人形,用黄金将楠木箍了起来,下葬的。为了保密,还用上万匹战马,在这片土地上踏实了,种上了花花草草,为了便于日后寻找,当着一头母骆驼,杀了一头亲生的小骆驼,这小骆驼的血就撒在了陵墓之上。这每年到了点的时候,就牵着这头母骆驼,当母骆驼闻到小骆驼的鲜血,悲鸣,后人就开始祭祀。而修建陵墓的八百人,被八百个士兵弄死了,这八百个士兵又被不知道内情的人弄死了。好吗,到了母骆驼也死了的时候,这确切的皇陵就找不到了。说道这里,或许就有早就憋不住的人,要搞事:“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那座气势宏伟的成吉思汗陵是咋回事?”别急,老梁解释一下,蒙古的习俗里认为,人死之后,这魂啊,就会飘啊飘,附着在最近的骆驼毛上,成吉思汗死的时候,鼻孔上放了一撮白骆驼毛,这成吉思汗的魂就落在了这白骆驼毛上。您那看到这皇陵,里面葬的就是这撮白骆驼毛。后人打开过,里面确实有,所以您看到的是衣冠冢。这成吉思汗陵就一直没找到过!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话就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网友pku小动物说:
大部分答案都提到了蒙古人的丧葬方式和祭祀方式。丧葬方式大致没错,不过祭祀方式感觉有点传说性质。术兹札尼的《纳昔儿史话》中记载过蒙古人的葬礼。术兹札尼是古里朝的历史学家,蒙古入侵后逃到德里苏丹国。他的《纳昔儿史话》于1260年写成,讲述阿拉伯帝国、波斯、印度穆斯林王朝历史,最后写到蒙古入侵的情况。因为他没有在蒙古政权下生活,所以通常认为他的写作立场比较中立,不至于受到蒙古政权的影响。拔都死于1256年,术兹札尼在书里这样写道:“拔都按照蒙古仪式入葬。按这里的人们的做法,有人死去后,须按这位进地狱的恶棍的地位(因为术兹札尼没有生活在蒙古政权下,所以敢于把蒙古黄金家族的成员成为进地狱的恶棍)在地下盖一座像屋子或是壁龛的处所。在这块地方布置了卧床、地毯、器皿和许多物品。将他与他的武器及全部财产一起葬在那里。他的妻妾、仆役及最宠爱的人也与他一起入葬。到了晚上,把这里掩上土,赶着马匹在坟墓上面踏过,直到这块地方不显示出丝毫痕迹为止。”印度史书和中国史书都这么记载,可以知道蒙古贵族都是这样入葬的,当然也找不到坟墓在哪里。哈剌和林只剩一只石龟那么蒙古皇帝的后裔怎么祭拜他们的祖先呢?基本上就是遥祭了。不管人在哪,心意到了就行。众所周知元朝有大都和上都两个都城,上都在今天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除了都城之内的宫殿外,离都城约十里左右还有一个离宫,又称为西宫或者西内,位于山谷中的草原上。所谓宫殿,大部分是可以移动的帐殿。这里是元朝皇帝在上都期间,用来聚会和宴饮之处。元上都图元末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在位的时候,随他一起去上都的大臣周伯琦在诗中记录过,顺帝会在西内举行蒙古族传统典礼,用新制马酒遥祭北方诸陵。在祭典之后,元朝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长官、枢密院知院还会按照惯例报告当年清点的马匹数量。所以所谓祭祀,就是用新马酒,不管在哪,遥远地祭一下就可以了。嗯,就是这么质朴这么随意。
网友傅斯鸿说:
元朝皇帝同时还担任着整个蒙古帝国的大汗,因此,元朝皇帝驾崩之后,需要按照蒙古大汗的礼仪下葬,而不是按照中国皇帝的礼仪下葬。而蒙古大汗的葬仪恐怕是世界上少有的环保安葬方式。公元1227年,第一任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的途中去世,蒙古人便以自己特有的安葬方式安葬了这位富有四海的大汗。他们先砍掉了成吉思汗死前靠过的一棵大树,将树干一分为二,从中间掏空,将成吉思汗的遗体放入后,用铁箍箍住两头,这便是成吉思汗的棺椁。然后,走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沿途见人便杀,运回当时蒙古帝国的首都和林后,再带着两头骆驼出发,一头母骆驼,一头小骆驼,走到一处可以安葬的地方后,选好方位挖坑,将成吉思汗的棺椁放下,再进行填土。然后,蒙古骑士们骑着马,将成吉思汗的墓地踏平后,播种牧草。然后,当着母骆驼的面,将小骆驼杀死,就地掩埋。此后,要祭祀成吉思汗的时候,就将母骆驼牵出,走到一处,见母骆驼哀嚎不走时,便是成吉思汗的安葬之处,从而进行祭祀。等到那头母骆驼死后,便无人知道成吉思汗的墓地,也就只能遥祭了。此后的历代蒙古大汗均以此例进行安葬,不立墓碑,不起封土,以身回归草原,以至无人知道他们的安葬之处,避免了中原历代帝王陵墓被盗的风险,因此被称作最环保的安葬方式。如今位于内蒙古的成陵只是一座衣冠冢而已。
网友浪花听书阁说:
元代皇陵之所以一座也没有被“考古”发现,是因为皇陵的防盗措施做得很到位,主要采用的是“万马踏平”这一招,让盗墓贼也望而却步。简单来说,当皇帝下葬后,用数以千计的战马在陵墓上面跑来跑去,将其踏平,不留下任何标记。所以从外形上看,元代陵墓不像汉族人那样在地上留一个小土包,你说这让盗墓贼的洛阳铲往何处下手?此外找不到元代皇陵也跟他们不喜欢风光大葬有很大关系。换句话说,元朝皇帝们不像其他王朝大张旗鼓,将价值连城的宝贝统统带到地下,相反他们的陪葬品少得可怜。然而我们都知道,陪葬品的多少将直接决定了盗墓贼是否愿意翻它的“牌子”。毕竟历经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打开了皇陵,却发现只有珠宝三两颗,或许连成本都没赚回来,这种不划算的买卖傻子才回去做,所以也就大大降低了元皇陵被发现的几率。比如成吉思汗就是按照采用这种“密葬”制度,所以直到现在人们都还没有发现他的真身藏于何处。
一、蒙古人“密葬”
当年成吉思汗西征西夏途中,围猎受伤后高烧不退,最终在甘肃病逝,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安葬。那么具体是个什么下葬程序呢?文献有记载:
《草木子》: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以万马蹂之使平。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话说成吉思汗死后,先找一颗大树,从中间掏空,差不多能容得下一个人,之后将遗体放进去。通过三个黄金圈将大树合拢固定好,形成独木棺。然后挖个深坑,将独木棺材下葬后,回填土,策万马奔腾,将这块地方夷为平地。此外为了以防万一,将士们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一眼望去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后世想要发现真的要比登天还难。这样的密葬制度下,是没有墓碑的,所以唯一的缺点就是连子孙都不知道墓葬的位置,那么想要找祖先的陵墓该如何做?这点就比较残忍了。蒙古人在下葬的同时,会将一头还在吃奶的小骆驼当着母骆驼面将其杀死殉葬,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
《草木子》: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
这样做目的是让后人来此祭祀时,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当母骆驼发现自己孩子的殉葬地后,便开始悲鸣,悲痛地流泪,这里就是陵墓所在地。最终在骆驼死后,后人再也难以寻找成吉思汗准确的葬身之所。当然蒙古人之所以选择密葬,主要有两个原因:01、蒙古人信奉萨满教及狼图腾萨满教崇尚“长生天”。所谓长生天,就是指天神,也可以称“腾格里”。蒙古人普遍认为,权力是由天神授予部落首领的。还有萨满教的传统观念里,人的肉身来源于大自然,死后也应该回归自然,只有灵魂升天转世才是重中之重。他们深信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可以带着人的灵魂升天,所以蒙古人的图腾就是“狼图腾”,狼在蒙古人心中地位非常高,他们觉得狼是由“长生天”派遣到人间的,狼将天葬的尸体吃掉,才得以死者的灵魂升天。因此不少蒙古人死后,将尸体运到指定地点,让鸟类、兽类吞食。总而言之,蒙古人对自己的尸体保护上,跟中原皇帝恰好相反。中原皇帝采用棺椁,里三层外三层将遗体保护的很好,生怕被别人给破坏,蒙古人则觉得,尸体只是皮囊,就算随意丢弃也无所谓。02、游牧民族的特点使然蒙古人是中国北方一个游牧民族,他们根本就没有固定的场所来居住,对于他们来说,整个草原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生活方式是“逐水草而居”,也就是哪里有水有草,他们就去哪里。这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蒙古人不可能以修坟造墓的方式来祭拜死者。因为我们所理解的修坟造墓目的,除了死后可以继续享受生前的繁华外,还有一点是让后人能够在固定(如每年清明节)或不固定的时间段内能够进行祭拜,表达对故者的怀念。然而蒙古帝国巅峰时期的领土版图超过4500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最西边打到了奥地利多瑙河附近。试想下,如果花巨资修建陵墓,那么蒙古人千里迢迢地骑着马到固定区域去祭拜故者,估计在路上就得要几个月。一来一回一年也就过去了,显然是既不现实,又不合理的。一年到头就在路上奔波,那还怎么开疆拓土。毕竟那会又不像现在有飞机,动车,很快就能到达。所以密葬对蒙古人来说,是既简单又现实合理的方法。当然如果真的被盗墓贼盯上,那估计再隐蔽也难逃魔爪。要知道“张献忠沉银宝藏”在水里,不也被盗取了许多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么。之所以盗墓贼也懒得去挖掘,就是因为蒙古人还喜欢“薄葬”。
二、蒙古人“薄葬”
所谓薄葬,就是指死后陵墓中没有多少值钱的物件。上文说了蒙古人不喜欢汉人那种,没死之前就开始给自己修建一个陵墓,身为草原的儿子,死后就要归属草原,因此不需要多余的陪葬品,甚至什么宝贝都没有。所以在盗墓贼看来,元皇陵穷的叮当响,就一口独木棺材,虽然外表绑了几条黄金圈,没有奇珍异宝,这样的陪葬品根本就入不了盗墓贼的法眼。古语不是说“就怕贼惦记”么,现在连贼都不惦记了,自然十分安全。当然除了密葬跟薄葬两种正史记载的元朝皇陵下葬方式外,还有一种猜测可能性非常大,那就是元皇陵不在中国,何来发现呢?
三、元皇陵在不在中国?
近现代以来,中国的考古水平算是处于考古界的领先地位,之所以发现或挖掘不到元代墓藏,或许这元代的墓根本就不在中国境内。不然你想啊,战国春秋、秦汉、唐宋等等,每个朝代的皇陵基本上都有记载,其中有考古抢救性发现的,有挖掘机给干出来的,有大水冲出来的,甚至还有打水井发现的。而元朝历时98年,传了15位皇帝,还有那些贵族就更多了,竟然一个陵墓都没发现,有种可能性他们都不在中国境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盗墓贼,考古专家也很为难啊。现在有考古专家研究认为,元代皇帝们可能被秘密安置在了起辇谷。起辇谷蒙古语“古连勒古”,它的位置就在如今的外蒙古肯特省。之所以元皇陵都安排在那,是因为成吉思汗第一次称汗,建立自己的营帐就在起辇谷地区的斡儿朵,对蒙古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外蒙独立成一个国家,但是经济情况非常糟糕,说是一贫如洗如洗有夸张嫌疑,但是生活水平比较低倒是真的。没有经济后盾,又怎么考古?没有基建,挖掘机都没事干,又怎么能把它挖出来吗?或许当外蒙国经济条件好了,开始大范围搞基建,搞房地产,就能将这些墓葬重新天日,也未可知,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只有等待。从现在地图上看,北京距离外蒙古肯特省有1400多公里,应该不可能所有元朝皇帝都去那里安葬,毕竟路途十分遥远,按照古代的交通水平,估计皇帝死了运回起辇谷,尸体都要发臭了吧。就像清朝一样,除了关外三陵之外,清东陵西陵都在河北,除了是风水宝地外,可能也有长途跋涉,不利于皇帝遗体保存的原因在吧。因此,元皇陵的发现就差了一次偶然性,就跟打水井发现了秦兵马俑一样,只是时候还未到。当然还是想要说一句,除非是抢救性发掘考古,还是不要带着其他目的去打扰死者的长眠之地,毕竟挖别人祖坟,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