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史文恭和花荣,谁才是“夜打曾头市”射杀晁盖的第一嫌疑犯?(晁盖夜打曾头市的经过)

原创 野人  2023-07-28 09:05  阅读 10 次

网友古梁镛说: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在《水浒传》中,存在着非常多的疑点,而托塔天王晁盖的死因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纵观全书,除了射中晁盖的那支刻有“史文恭”的箭羽之外,并没有其他证据证明晁盖就是被史文恭射中的,并且最后卢俊义擒拿了史文恭,史文恭也没有承认自己射杀晁盖之事。那么,晁盖有可能是被谁射中的呢?我们不妨从原著中探寻一番。

晁盖亲自攻打曾头市的起因。

晁盖被射中一事,出自《水浒传》“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这一回。话说公孙胜和樊瑞斗法,公孙胜大胜,樊瑞兵败被捕,最后由宋江出马,亲自为樊瑞松绑,最终收编了樊瑞,并且樊瑞拜公孙胜为师,学习道法。就在宋江准备渡江,率军凯旋的时候,在江边遇到一个人,名叫段景住,外号金毛犬,这人以盗馬为生。前段日期去了北方宋金交界的地方,偷盗了大金王子的一匹宝马-照夜玉狮子。并且他非常诚恳的告诉宋江,本来啊,我久闻及时雨宋江的名号,只是无缘得见,所以盗到这匹宝马后,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把马送给宋江这样的大英雄,结果到了曾头市,被曾家人抢走了,我说这马是梁山泊首领宋江的,他们马上就污言秽语骂了你,我也不敢说什么,就逃了出来,告诉你这件事。宋江一看这人仪表非凡,况且人家这么有心,心里也非常欢喜,就邀请这人一同上山了。上山之后,面对凯旋归来的宋江,晁盖为其准备了庆功宴,庆功宴上面,樊瑞、段景住也和大家打了招呼,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不痛快?但是这段景住惦记着他的马匹宝马,因此又向宋江说了这马的好处,宋江听了那真是好马啊,因此派神行太保戴宗去曾头市打探消息。话说这戴宗去了四五日以后回来了,他向大家汇报了曾头市的人口情况,并且汇报了“夜照玉狮子”这批宝马被曾家教师史文恭骑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曾头市有个“曾家付”,曾家府有五个兄弟,号称“曾家五虎”,曾家五虎扬言要和梁山泊坐对头,并且有儿歌传送。摇动铁环铃,神鬼尽皆惊。铁车并铁锁,上下有尖钉。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尽闻名!

晁盖攻打曾头市所率头领名单。

晁盖听罢,心中大怒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须亲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辈,誓不回山!”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便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其余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晁盖点那二十个头领: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共是二十个头领,部领三军人马下山,征进曾头市。我们通过这段话可以发现几个问题。第一:段景住为什么要在宴会上面再提宝马?他说这宝马是专门送给宋江的,难道不把梁山泊大当家晁盖放在眼里?第二:晁盖的话语非常有意思,“不是我要夺你功劳”。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在晁盖看来,宋江已经有点功高震主的意思的。可见晁盖也知道,在梁山上面,资历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功劳。第三:宋江苦谏,晁盖愤怒。宋江担心晁盖的安危,苦苦建议晁盖不要去,按照晁盖和宋江的关系,按道理说,宋江劝谏晁盖不要去,怎么都是为晁盖好啊,可是晁盖为什么会愤怒呢?这是不是因为宋江用了“激将法”啊?第四:晁盖做了工作安排,带领五千人马并二十个头领,去攻打曾头市,命令宋江守山。这二十个头领,其中有林冲,阮氏三兄弟,刘唐,白胜是晁盖的心腹,也是晁盖可以开口就能调动的人,其他头领则未必全力配合,所以晁盖带了自己的心腹一起来建功。

晁盖中箭经过。

晁盖率军到达曾头市,先带众头领去曾头市考察了一番,早有耳目报告给了曾府,所以曾家第四虎曾魁就带领六百人马追晁盖而来,两方对骂完毕,林冲单挑曾魁,曾魁不敌败走,林冲因在人家的地盘,人生地不熟,也没有追赶。第二天,两军正式交战,晁盖奋勇当先,曾家军退走村中,晁盖收兵回营。这场战斗,曾家军辱骂晁盖等梁山泊草寇,扬言要捉拿他们送去朝廷,接受制裁。晁盖听了大怒,挺枪出马,直奔曾涂。众将怕晁盖有失,一发掩杀过去,两军混战。曾家军马,一步步退入村里。林冲、呼延灼紧护定晁盖,东西赶杀。大家注意:林冲,呼延灼紧护定晁盖。晁盖中箭之战。第四日,有曾家市的两个和尚主动来晁盖军营,甘愿引晁盖进入曾家市,夜袭曾府,剿灭曾家五虎势力。

第四日,忽有两个和尚直到晁盖寨里来投拜。军人引到中军帐前,两个和尚跪下告道:“小僧是曾头市上东边法华寺里监寺僧人,今被曾家五虎不时常来本寺作践罗唣,索要金银财帛,无所不为。小僧已知他的备细出没去处,特地前来拜请头领入去劫寨,剿除了他时,当坊有幸。”晁盖见说大喜,便请两个和尚坐了,置酒相待。林冲谏道:“哥哥休得听信,其中莫非有诈?”和尚道:“小僧是个出家人,怎敢妄语?久闻梁山泊行仁义之道,所过之处,并不扰民,因此特来拜投,如何故来掇赚将军?况兼曾家未必赢得头领大军,何故相疑?”晁盖道:“兄弟休生疑心,误了大事。今晚我自去走一遭。”林冲道:“哥哥休去,我等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在外面接应。”晁盖道:“我不自去,谁肯向前?你可留一半军马在外接应。”林冲道:“哥哥带谁入去?”晁盖道:“点十个头领,分二千五百人马入去。”十个头领是:刘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欧鹏、阮小七、燕顺、杜迁、宋万、白胜。

这段话也是非常有意思的,里面晁盖对林冲说“我不自去,谁肯向前?”道出了晁盖的愤怒和无奈,从侧面也看出,自从宋江上山以后,四处建功,已经让晁盖意识到了自己被架空的窘境。并且他带领的头领,也是战斗力极强的呼延灼,阮氏三兄弟,刘唐,白胜。其他几个小头领,晁盖想必也不在意。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不见了两个僧人,前军不敢行动。看四边路杂难行,又不见有人家。军士却慌起来,报与晁盖知道。呼延灼便叫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震动,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呼延灼、燕顺两骑马死并将去,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村口林冲等引军接应,刚才敌得住。两军混战,直杀到天明,各自归寨。林冲回来点军时,三阮、宋万、杜迁水里逃得性命,带入去二千五百人马,止剩得一千二三百人,跟着欧鹏,都回到帐中。众头领且来看晁盖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林冲叫取金枪药敷贴上,原来却是一枝药箭。晁盖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三阮、杜迁、宋万先送回山寨。通过这段描述,我们看出来,晁盖中计,大家急着撤军的时候,中了人家的埋伏,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呼延灼、燕顺两马并将去,背后刘唐,白胜救的晁盖上马。也就是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晁盖中了埋伏,人家打着火把,一顿乱箭急射,晁盖不幸中箭。表面上看,合情合理,但是为什么别人没有中箭?因为这是漆黑的夜晚啊,又不是白天可以看见弓箭进而进行躲避或者拦截,偏偏晁盖就中箭了,并且是“正中脸上”,这事情可就有点奇怪了,这也太巧合了吧。众头领且来看晁盖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原来是一枝药箭。晁盖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三阮、杜迁、宋万先送回山寨。其余十五个头领在寨中商议:“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来,不想遭这一场,正应了风折认旗之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这曾头市急切不能取得。”呼延灼道:“须等宋公明哥哥将令来,方可回军。”当日众头领闷闷不已,众军亦无恋战之心,人人都有还山之意。看到这里,大家难道不好奇吗?为什么大家都想回山,但是呼延灼却说要等宋江的军令呢?此时三阮,杜迁,宋万已走,晁盖心腹唯有林冲、白胜,可以说晁盖本来就有限的势力又被一分为二了。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宋江见晁盖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这段话也是被广大网友热议的一段话,因为这段话中,晁盖没有将梁山的首领大位传于众望所归的宋江,而是留下遗言,“谁抓住射死我的那个人,谁就是梁山泊老大”。箭上明明刻有“史文恭”三个字,晁盖难道不知道吗?为什么不言明?何况漆黑的夜,乱箭之下,谁又能知道谁射中了晁盖?同时,晁盖瞑目而死,可见他不愿意再看宋江一眼,不愿意再和宋江多说一句话。他心里对宋江的恨意,跃然纸上。

小哥推测:到底谁是杀害晁盖的凶手?

第一种推测:呼延灼。呼延灼是朝廷命官,被逼上梁山,他的内心还是渴望回归朝廷的,这也是大部分被逼(骗)上梁山政府职员共同的想法,所以面对打死也不会诏安的晁盖,这是一个实现理想的特大障碍,因此他们目标一致,干掉晁盖。并且呼延灼一路紧跟晁盖,漆黑的夜晚,以呼延灼的武功身手,扎一支利箭到晁盖的脸上,是举手之劳,最卑鄙的是,这还是一只毒箭。第二种推测:杜迁,宋万。杜迁,号称“摸着天”,可见其手臂之长,是梁山最后一位战死的好汉。宋万,号称“云里金刚”,可见其身高马大,是梁山第一位战死的好汉。他们两个的死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被乱箭射中,踏死于乱马之下”。《水浒传》是讲命运,讲因果,讲道法神通,讲神仙的,而这两位死于乱箭之下,或许也是因果报应,因为他们箭杀托塔天王晁盖。第三种推测:众人联手。这个众人,就是晁盖中箭时,出现在他身边的三个人(刘唐是晁盖的心腹,是不会对晁盖下手的),他们分别是呼延灼、燕顺、白胜,呼延灼是朝廷出身,被宋江逼上梁山,也算是宋江的心腹。而燕顺也是宋江的人,就是在船上劫持宋江,要挖宋江心肝的人,和矮脚虎王英一起当土匪。白胜呢?大家都知道,晁盖他们劫取生辰纲,最后事情败露,就是因为白胜行为不检点导致的,并且这人扛不住重刑,最后招供了,也就是贪生怕死,难保不被宋江收买。(扛不住)因此燕顺插箭,呼延灼打掩护,白胜补刀。(这个推测太黑暗,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当真。)所以很明显,晁盖不是被射杀的,是人用弓箭插伤的,并且这支弓箭是毒箭。晁盖临终前对宋江交代的遗言,无疑是一种深深的诅咒,宋江痛苦昏厥,一方面是内心愧对晁盖,一方面也是怕诅咒应验,毕竟古代人是非常讲迷信(相信咒语,誓言)的。谢谢大家。欢迎大家点赞支持小哥原创。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此为脑洞作品,系小哥推测,不喜勿喷,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

网友逻辑文史说:

射杀晁盖的人,从电视编剧的角度来看他的的确确是史文恭没错,但从原著角度来讲,仅从一支刻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就让史文恭顶这个黑锅着实不妥,更何况书中从头到尾也没说史文恭就是射杀晁盖的人,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其实凶手另有其人。猜测归猜测,逻辑文史姨至今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去指正真正的凶手是谁,但我可以举出诸多诡异之处来证明史文恭他就是个背锅侠,下面我列举几点,大家可以试着讨论下。一、曾头市真的想致梁山于死地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处出于利益方面的考虑,曾头市的原则是把梁山头领捉尽,押赴京师去领赏,所以曾头市的儿歌唱的是“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而不是“杀死及时雨,砍死智多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曾头市的作战方针是以活捉为主的,那自然晁盖就算中箭也不会中毒箭。二、曾头市儿歌的内容是戴宗说出来的,其中对于晁盖的歌词是“剿除晁盖上东京”,不仅直呼的是晁盖的名讳,还要把晁盖弄死,晁盖听后自然火冒三丈。但晁盖领军去攻打曾头市是,曾涂又说了一段很诡异的话:

反国草贼,见俺陷车么?我曾家府里杀你死的,不算好汉!我一个个直要捉你活的,装载陷车里,解上东京,碎尸万段。

这就奇怪了,连晁盖的囚车都准备好了,为什么还要射毒箭,所以戴宗传信是否篡改了歌词的内容,篡改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三、晁盖出征前忽然风吹大旗,为何偏偏出现了如此不吉利的兆头,在那个迷信的年代,站前断旗可是要死人的,这样一来就算晁盖真的战死宋江也会以晁天王不听劝告自食其果为由洗脱嫌疑吧?四、当晁盖中箭时,施公对这段的描述极其简单,按照正是写作方法,想这种直击对方大将的场景怎么也得有特写加成吧,为什么施公把这么重要的一段省略了?五、咳咳,史文恭射箭水平是有多差,非得拿毒箭射…六、在林冲给晁盖敷完药之后大家才知道晁盖中的是毒箭。七、晁盖中毒后本能立刻撤军及时接受治疗,但呼延灼却不近人情的说要等宋江的将令才能回军,搞得大家都闷闷不乐,何解?八、晁盖死前说谁抓住了射他的人谁就是寨主,但宋江直接让兄弟们抓史文恭,这不是偷换概念吗?九、宋江想替晁盖报仇,但吴用说丧服期不可轻举妄动,宋江于是就不打了。自古哀兵必胜”,怎么不可轻动?要不是当时在曾头市效力的郁保四来抢马,我估计这曾头市一辈子也打不了了。十、从命名角度来看,曾头市既是“憎头逝”,曾家五虎的名字合起来就是“涂密索魁升”,史文恭既“死闻弓”,施公到底想表达什么?所以本着施公逻辑不错乱的前提下,史文恭定不是真凶!


文/逻辑文史游至于真凶是谁,目前嫌疑人有很多,比如黄信、孙立、杨雄、石秀、解珍、解宝、徐宁等等等等。

网友绿野萍踪01说:

晁盖死于“射”和“杀”,总共有两个凶手。但是,绝对不是史文恭。“射”晁盖一箭的是花荣,“杀”晁盖的人则是林冲。“林冲,毒人也”,致晁盖于死地的却是毒药。

花荣梁山射雁的隐喻

“石将军村店寄书,小李广梁山射雁”这回书,就是晁盖曾头市中箭的预演。花荣带着宋江的推荐信,与秦明、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吕方、郭盛、石勇上了梁山。晁盖摆酒为新入伙的好汉们接风洗尘,酒席宴间,新来的兄弟们说起一路之上的经历,得到老伙计们的点赞。然而,讲到花荣在对影山一箭射断郭盛、吕方方天画戟上的戎绦时,晁盖便不相信了,嘴里嘟哝道:直射的如此亲切。为什么偏偏是晁盖不信?晁天王可是个厚道人,不会如此当众驳宋江好兄弟花荣的面子吧。这回书中,施耐庵特别设置了一段情节,说是酒席到中途时,大家便相邀到前山散步消食。这个情节在《水浒传》中显得格外特别,显然是为了故事发展的需要而有意安排的。好汉们一起到了山前,正有一群大雁飞来。花荣一见,觉得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便从跟随左右的喽啰那里要了一张泥金鹊画细弓,对晁盖等人说,要射那群大雁中的第三只雁的雁头。说罢,张弓搭箭,一箭便把雁群中的第三只雁射了下来。众人一看,果然是射中了这只雁的雁头。这个情节中有两个细节,直接隐伏了曾头市晁盖所中一箭是谁射的。雁头中箭,正对应曾头市黑夜中的那一箭正中晁盖的面颊。而雁群中的第三只雁,却隐写晁盖是梁山的第三任寨主。这两条信息如此紧密的连在一起,指向便是非常明确的了。那么,晁盖怎么成了第三任寨主呢?

特别信息都将射箭嫌疑人指向花荣

林冲上梁山的时候,王伦在聚义厅上有一段内心独白,其中讲到自己上梁山的情况,说是:“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这句话中,有一个关键词:“合着”。合着,就是跟着,也就是说,杜迁先上了梁山,王伦随后才到。王伦、杜迁在柴进庄上相识,柴进给了他们很多资助,王伦在梁山之上,也多得柴大官人帮助,这时候,王伦肯定不会生柴进的“鸟气”。与杜迁分手后,去做其他事情了。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才因鸟气合着杜迁上了梁山。“合着时代的节奏”,就是这个用法。杜迁是第一任寨主,王伦是第二任寨主,晁盖便是第三任寨主。花荣偏偏要射雁群中的第三只大雁,绝不是偶然的信手写来,施耐庵是有指向的。如果说,这两条证据还不够充足的话,那么,花荣的绰号也隐藏着这样的信息。花荣绰号小李广,典出汉飞将军李广。卢纶塞下曲之一首便专门描述了李广的箭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于此对应,便是花荣射箭后,施耐庵的一首赞诗,其中写道:鹊画弓弯满月,雕翎箭迸飞星。当然,满月是形容弓手膂力大,弓拉得很开。飞星则形容因满月之弓射出的箭速度很快,犹如流星那样。但是,因为这是在特殊语境中的特殊用法,结合花荣的绰号,则是暗点曾头市黑夜中飞向晁盖的那一箭。这首诗还没完,最后两句是这样的:天汉雁行惊折断,英雄雁序喜相联。因为花荣射下了第三只大雁,雁阵便被冲断了。但是,很快又重新排序而“喜相联”了。这个场景其实也很正常,但却用了“英雄”二字就有点特别了。显然,英雄所指乃梁山好汉,因为第三只雁被射下来,梁山好汉便完成大聚义,排定序位而“喜相联”。

时迁可以扮做曾头市伏路小军

宋江攻打曾头市的时候,吴用派出了戴宗、时迁作为侦察兵,往返于曾头市、梁山之间,如入无人之境。为了摸清楚史文恭布下的陷马坑,吴用让时迁扮做曾头市伏路小军,深入到敌人的防御阵地,将陷坑都插上了标记。曾头市是龟缩式防御,梁山若是想暗夜中潜伏然后混进曾头市军马之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观点说,晁盖当时遭遇了第一支人马,知道中了埋伏后便往回撤。转过两个弯,又遇到一支伏笔,这支伏兵来历不明,一阵乱箭射来,让晁天王中了一箭。那么,第二支伏兵便有可能是梁山人马假扮的。其实不然,第二支伏兵除了射箭以外,还跟晁盖的两千五百人马厮杀了一场。假若是梁山部队,总有露馅的破绽。所以,花荣扮做曾头市弓箭手,暗夜中隐伏于敌军之中,是不会被人发现的。但是,花荣这一箭虽然射中了晁盖的头部,却没有射得很深。回到营寨,在没有军医的情况下,“急拔得箭出”。假若射得很深,箭头没入面颊中,是绝对拔不出来的。晁盖中了这一箭,并没有致命。因为,这支箭并不是一支“药箭”。

晁盖并非为毒箭所伤

话说晁天王听信了四个法华寺和尚的话,带着人马前往曾头市偷袭。且来看看这个完整的过程,看看晁盖所中之箭到底有没有毒。书中交代,晁盖离开梁山大营是吃过晚饭的时候,到了法华寺,却是二更天气,大约是晚上九点多钟(戌时)。三更天气(晚上十一点)从法华寺出发,只走了五里地便遭遇第一支伏军。晁盖急速退兵,只转过了两个弯,最多不过两里地,便中箭了。这个时间不会超过一小时,也就是说,晁盖中箭大概在凌晨零点左右。中箭之后,晁盖翻身落马,刘唐、白胜两人从后面杀来,救晁盖上马,然后往外突围。只杀到天明,才回到大营,开始拔箭。当时,正是春暖季节,也就是即将要进入夏季了,天亮的时间大约要到卯时,也就是早上五点到七点这个时间段。即便是早上五点晁盖杀出重围,回到大寨,时间也过去了四个多小时了。如此长的时间,晁盖又在马上冲杀,拔箭之时,竟然没见到创口有乌肿的中毒症状,这不是很奇怪吗?以此来说,晁盖所中之箭是没有毒的,不是一支“药箭”。

林冲完成对晁盖的绝杀

晁盖进了大营,一定是能够讲话的,意识也是非常清楚的。在林冲的主持下,急拔得箭出,当时,晁盖只是“血晕倒了”。如果是中毒,施耐庵为什么这样写?因为箭拔得太急,晁盖负痛,流血不止,才会因此而晕倒。箭拔出来后,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林冲叫取金枪药敷贴上,原来却是一枝药箭。这行文字很简短,但却把细节交代得非常清楚,纹丝不乱。取了金枪药敷上之后,才交代是一支药箭。这就有可能是在取过金枪药的时候,把这支箭变成了一支毒箭。这个操作是很容易的,只需把金枪药往箭头上轻轻一荡就完成了。于是,晁盖才“中了箭毒,言语不得”。晁盖出兵,吴用不予策划,连军医都不派,没有带兵打仗经验的晁天王就这样草草的来到曾头市。这是掩人耳目的搞法,在场的好汉谁都没有识别毒药的能力,极其容易蒙混过关。

宋江攻打曾头市的几个疑点

首先,宋江从没在曾头市面前提到晁天王中箭、中毒身亡的事情。曾长官下降书,也是按照晁盖死于曾头市乱箭的这一结果,稀里糊涂的承认了“无端部卒施放冷箭,罪累深重,百口何辞。”自揽责任,但却极不服气,以“无端”、“百口何辞”为自己辩解。对曾头市的辩解,宋江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只是要追讨马匹,连史文恭都可以放过。假如这一箭就是史文恭所射,宋江怎么就不能以此追究曾头市?这个理由岂不是更充分吗?宋江是不敢在曾头市面前栽赃史文恭,假若史文恭以及曾头市公开辩解,宋江的阴谋肯定要被揭穿。其次,史文恭被活捉到被剖腹挖心,始终一言不发。这是怎么回事?史文恭恐怕致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宋江栽赃,只以为两次抢夺马匹,坚决与梁山为敌才被挖去了心脏。史文恭为此自认倒霉,也无从辩驳了。晁盖遗嘱是怎么回事?很多读者都认为,晁盖遗嘱是为了阻止宋江接班。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把活捉谋杀晁盖凶手这件事想简单了,以为只可以用武力才能实现。梁山上最能捉拿凶手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宋江。卢俊义不是在吴用、公孙胜、以及晁盖阴魂的帮助下完成活捉史文恭这一任务的吗?需要多大的武力呢?何况,活捉史文恭是宋江篡改的遗嘱,欲盖弥彰,恰恰证明了宋江的心虚。花荣、林冲是直接凶手,晁盖要捉拿“射死我的”,恰是宋江能够做到。晁天王在中毒之前是很清醒的,上了金枪药过后,才言语不得。所以,晁盖这句遗言前面还有四个字“兄弟保重”,这是要宋江除掉身边的危险人物。宋江能这么干吗?所以,就只得把遗嘱篡改为“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宋江嫁祸史文恭,但史文恭以及曾头市并不知情。这才有了宋江从不敢在曾头市人面前提这件事。谋杀晁盖的直接凶手就是花荣、林冲,这是文本中可以读出的信息。至于说孙立、石秀、解珍、解宝等人射了晁盖一箭,都难以用文本印证,他们都不是凶手。至于宋江为何要谋杀晁盖,林冲为何如此积极的参与谋杀行动,本人在其他文章中早有解读,此处不涉及提问,故而就此打住。

网友凤凰西游说:

这个问题提的好,必须赞一个!题主撇开了第一神箭手花荣,我们对花荣不做讨论,在其之外,我们盘点一下,其他人物中还有哪几位嫌疑人。

晁盖忿怒,当日便点了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燕顺、邓飞、欧鹏、刘唐、阮小五、阮小二、阮小七、白胜、杜迁、宋万:共是二十个领。另外,还有戴宗负责下山打探消息!

晁盖分兵进击最终被包围时,身边带领的十个头领是呼延灼、刘唐、三阮、白胜、杜迁宋万、欧鹏、燕顺,这十人都在晁盖身后或身边跟随,又大多都是晁盖的亲信,绝对可以排除!另外跟随林冲准备接应的是:徐宁、穆弘、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邓飞。这些人嫌疑比较大,有可能偷偷摸摸溜出去执行暗杀。

首先说杨雄石秀!

很多人都怀疑这两人。他俩有动机,因为上梁山是曾经被晁盖喝斩,而且石秀是个睚眦必报的小气之人。但是,绝对不是他俩!因为晁盖是被暗箭射中,既然是暗箭,凶手能在黑夜中人马杂乱之际远距离射中晁盖,肯定箭术高超。纵观整部水浒传,也没看见杨雄石秀关于箭术的只言片语,他俩压根没那个本事!其实,说到箭术,才真正的说到了正题!不会射箭,绝对可以排除,比如水军中的张横,比如飞毛腿戴宗等,以及的穆弘黄信邓飞!现在只剩下徐宁和孙立!

徐宁

书中说他“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徐宁作为金枪班教头,应该有不错的箭术。但是,徐宁人品不错,本本分分的围着家属和雁翎甲过日子,他不会去冒风险干这种缺德事。纵然是徐宁可能支持诏安,宋江也不会找他完成任务,还有大把的人物比他合适。

孙立

重点怀疑对象!孙立人品差,众所周知,以师兄栾廷玉的信任为资本最终将其当做了立功筹码,央视版中孙立最终将栾廷玉背后暗箭射死。孙立箭术如何?书中说他“鞭枪最熟惯,弓箭常温习。射得硬弓,骑得劣马”看来,孙立箭术还可以,嫌疑越来越大!但是,孙立动机不清楚!而且,排座次的时候,孙立屈居小弟蟹珍蟹宝(就是这个蟹)之下,如果孙立真有暗射晁盖帮宋江上位的功劳,他绝对不会排不上天罡!因此,孙立也可以排除!

林冲?

别闹了!林冲扶晁盖入主梁山,“仗义是林冲,为人最仆忠”,怀疑林冲的面壁思过吧!其实,跟随晁盖下山的所有人,基本都可以排除,原因如下:1.晁盖带领的人,都在他身边或者身后,排除。2.林冲带领的人,都在临阵待命,不可能缺席乱跑,这是行军大忌,太扎眼,不可能单独出去行动。都不是,还有谁?难道就不能其他人领了秘旨,私下梁山执行任务吗?!比如说,很多人怀疑的花荣,当然,此问答不涉及花荣,那么还有其他人吗?有!

比如,百胜将韩滔!

书中说他“平地能擒虎,遥空惯射雕”,攻打大名府时曾经一箭射中索超左臂。但是,韩滔是呼延灼亲信,晁盖中埋伏后未中箭之前,呼延灼(其实呼延灼箭术也很不错)赶紧叫回旧路,可见呼延灼这个小组织和晁盖走的还比较近。所以,韩滔排除。

再比如,解珍,

书中说他“硬弓开满月,强弩蹬撶车”。解珍武艺平平身无寸功,却位列天罡,竟然压住了他的老大孙立,不由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有暗功。其实,解珍排在天罡,只是宋江为了打压、瓦解、离间登州派系的内部关系!解珍只是一个猎户,执行这种任务必须一击必中,稳准狠,宋江不会冒这种没把门的风险!因此,解珍可以排除!那么,就没人了吗?当然有啊!这个人,与晁盖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个人,有绝对精准的高超箭法!这个人,有绝对迫切的杀人动机!答案呼之欲出,杨志!

1.仇恨

晁盖智取生辰纲,断绝了杨志的前程和梦想!这对于杨志来说,仇根深种!

2.箭术

杨志的箭术,除了花荣和燕青(还没上梁山),绝对第三!书中说他“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尘寰”!武举出身的杨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大名府比武,周谨连射三箭都被杨志轻松躲过。杨志射周谨时暗想:“中他后心窝,必至伤了他性命;我和他又没冤雠,洒家只射他不致命处便了。”一箭正中周谨左肩,翻身落马。看杨志的心理活动可知,杨志绝对有实力有信心有把握一箭致命!要知道,周谨可是带着盾牌全神戒备,不过还是躲不过,可见杨志的箭法高超!

3.动机

杨志的动机,第一就是暗报私仇,第二呢,诏安!杨志的梦想就是“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他为了前程,去贿赂高太尉,后来干脆把祖传宝刀都卖了。不过运气太差,最终落草。如果宋江以上位后诏安为条件,杨志绝对立马一拍即合!有人说,杨志是将门之后,不会这么干吧?那你看看他押送生辰纲的路上,是怎么对待跟着自己卖命的弟兄们的呢!对比别人的回答,您觉得我的回答还算满意吗?

网友博书影视说:

宋江威望日盛,江湖上的豪杰好汉,但知梁山泊有宋江,不是梁山泊有晁盖。晁盖为了一匹宝马攻打曾头市,争的不是一匹马,而是一口气。“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曾头市曾家五虎和一个教师史文恭,还有一个副教师也太猖獗了。这曾家不过是曾头市的一个里正,就是一个村长,想当年晁盖智取生辰纲之前,也当过一村之长。曾头市如此打脸晁天王,晁盖岂能咽的下这口气。于是点起五千兵马,二十个头领,就要下山攻打曾头市。用兵忌怒,晁盖怒从胸中起,可以说是很不利了。临行前还被一阵狂风吹折了帅字旗,不祥之兆。要知道古人都是很迷信的,晁盖偏不信邪。一下山就被杀得大败亏输,被一支暗箭莫名其妙地射中,一世英雄,就此殒命,让人感叹。 到底是谁射死了晁盖呢?施耐庵先生并没有写明,因此后人在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对晁盖放冷箭的人就是史文恭;有的人认为是宋江安排的人痛下杀手,争论了几百年,还是没有一个定论。 为什么说射杀晁盖的人不是史文恭?我们来看书中的原文: 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震动,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看那箭时,上有“史文恭”字。林冲叫取金枪药敷贴上,原来却是一枝药箭。晁盖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 疑点一:晁盖是在中了埋伏之后,撤退的过程中,突然遇到前面一彪军马乱箭射中面门。晁盖撤退应该是背对曾头市,敌人应该从后面追来才对,怎么会从前面出现?黑夜里看不清楚,施耐庵并没有说这对伏击晁盖的军马是谁领兵。 史文恭是曾头市的教师,弓马娴熟,武艺超群,作为主将,他应该是坐镇中军指挥战斗才对,不应该亲自带兵打伏击。且看“宋公明夜打曾头市”一章:总寨内是教师史文恭执掌,北寨是曾涂与副教师苏定,南寨是次子曾密,西寨是三子曾索,东寨是四子曾魁,中寨是第五子曾升与父亲曾弄守把。 所以伏击晁盖的那彪兵马,来历不明。 疑点二:史文恭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在箭上写自己的名字?如果不是刻意栽赃,在箭上写自己的名字还是头一回听说。要知道箭杆那么细,写“史文恭”三个字在上面,不仅费工夫,而且毫无意义。除非有人要嫁祸于史文恭,只有在箭上写字这一方式。如果不写,那就是乱箭,冤有头债有主,不写就找不到冤大头。 如果史文恭真的在箭上写自己的名字,一定是为了不让别人抢了自己的功劳。但是射杀晁盖之后,史文恭从始至终没有说过“射杀晁盖”,甚至连晁盖死了都不知道。 所以射杀晁盖的不是史文恭,而是另有其人。 疑点三:当头乱箭射来,为什么只有晁盖一个人中箭?因为所有的箭都是射向晁盖的,当时有十个头领和晁盖一起:刘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欧鹏、阮小七、燕顺、杜迁、宋万、白胜。史文恭又不认识晁盖为什么要单射晁盖?只有一个解释,射杀晁盖的人认识晁盖。 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林冲给晁盖拔箭敷药,之后才发现中了毒箭。原文:林冲叫取金枪药敷贴上,原来却是一枝药箭。晁盖中了箭毒,已自言语不得。晁盖是中了毒箭吗?还是拔箭之后才中毒? 如果箭上有毒,乱箭射来一定有误伤,那么至少要有一两个其他人中毒才对,为什么单单只有晁盖中毒?仔细想,会是林冲吗?综合以上三个疑问,射杀晁盖的人认识晁盖,而且专为射杀晁盖,再结合宋江和吴用架空晁盖可知,射杀晁盖的这个人来自梁山,是宋江的心腹。 这个人会是谁呢?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小李广花荣。 我们先来看一下晁盖下山时带了哪些人: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邓飞、欧鹏、杨林、白胜。晁盖中伏击时身边有哪些人:刘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欧鹏、阮小七、燕顺、杜迁、宋万、白胜。和晁盖一起下山但是被伏击时不在晁盖身边的人:林冲、徐宁、穆弘、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欧鹏、杨林。 花荣并没有随晁盖下山,如果宋江把这个任务交给花荣,那就太容易暴露了,毕竟花荣百步穿杨的绝技人所共知,老大被射杀,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他。如果他真干了,一定会暴露,所以不可能是花荣。 谋杀晁盖,执行射杀任务的这个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百步穿杨不输给花荣,这是基础,毕竟干狙击的人,一箭不中就会误了大事。其二,这个人要取得晁盖的信任,在晁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箭致命,毕竟晁盖不像宋江那样武功不行,敢劫生辰纲,说明晁盖武功了得。其三,这个人要低调,能忍,一辈子把这个秘密烂在肚子里不说出来,否则就有性命之忧。 金枪手徐宁,刚上山不久,不了解情况,不可能贸然杀老大,排除。 没遮拦穆弘,船火儿张横,和宋江有旧,是宋江的人,之前分别是揭阳镇和浔阳江的恶霸,会些拳脚枪棒,射箭恐怕没有准头,排除。 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刚上山时差点被晁盖砍了,被宋江劝住,宋江于他们有救命之恩。这两个人对晁盖有怨,有杀人动机,但是没有杀人的本事,何况晁盖一开始就不信任这两个人,排除。杨林和欧鹏,两个小脚色,没有杀人的本事。 最有可能射杀晁盖的人,就剩下林冲、孙立、黄信三个人。林冲之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自然弓马娴熟,他的箭法一定不在小李广花荣之下;黄信之前是青州兵马都监,秦明的徒弟,行兵打仗的人,而且还是花荣的同事,箭法自然了得,和花荣,秦明一起上山,算是比较早的一批投奔梁山的好汉;病尉迟孙立,军马提辖,“射得硬功,骑得劣马”,“鞭枪最惯熟,弓箭常温习”,可知孙立的箭法更是了得,但是从来没有表现过。以上三个人,都具备射杀晁盖的能力,也具备射杀晁盖的条件,谁最有可能对晁盖射出致命一箭呢?晁盖临死前说出一句话,洗脱了一个最有可能的人的嫌疑。根据施耐庵的暗示,想必大家已经知道,谁是那个射杀大哥的人了。晁盖被谋杀,是团队作案呢?还是狙击手一箭致命?真相有可能是这样:孙立射出了那一箭,林冲敷的金枪药其实有毒。但是晁盖并不知道,晁盖只知道,宋江是幕后凶手,所以临死才会说出那句话阻碍宋江上位。很多人有疑问,孙立射杀了晁盖为什么排名那么低,不是三十六天罡之一。这你就不懂了,如果因为射杀老大而上位,原来支持晁盖的三阮刘唐等人,岂能容他?孙立是兵马提辖,和鲁智深一个等级,虽然武功了得,为了事情不败露,只能屈居地煞之位。END. 博书:温酒读三国,煮茶看水浒。我是博书君,欢迎关注。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236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