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老白闲聊说:
咱们先说说瓦岗军为什么要下五关?
话说靠山王杨林为了将各处反隋势力一网打尽,设下一计。什么一计呢?他以“夺玉玺”为名,遍邀十八路反王、三十六道烟尘、七十二条好汉,前来扬州城参加夺魁大会。杨林说得明白:不管何等出身,不管怎样来历,不管是王公贵胄,还是布衣草民,只要谁能在夺魁大会上独占鳌头,金镶玉玺就转赠给谁。金镶玉玺转赠给谁,也就意味着杨广要把皇位让给谁!好家伙,这个消息一发布出去,天下群雄闻风而动,谁不想在扬州会上扬扬名、露露脸?谁不想人前显圣、鳌里夺尊?再说了,万一老天开眼,让自己夺了魁……杨林的邀请信下到瓦岗山以后,岗山诸将也都坐不住了。此时的瓦岗山之主已经不是混世魔王程咬金了,而是西魏王李密李和宸。李密当即下令,命秦琼秦叔宝挂帅,徐勣徐茂公为军师,程咬金为先锋,率领着五虎八彪十三员上将,统兵马十万,浩浩荡荡前往扬州城,去参加夺魁大会。但是,瓦岗山离扬州还老远呢,能说到就到吗?要想到达目的地,必须要经过五道关口,只有拿下了这五道关口,才能到达扬州城。这就是瓦岗军南下五关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瓦岗军南下扬州城,要经过的五道关口都是哪五关呢?
第一关是虎牢关
虎牢关的总兵是“四宝大将”尚师徒。这尚师徒是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名列隋唐第十条好汉。他之所以号称“四宝大将”,就是因为有四宝傍身。哪四宝呢?第一宝是马鸣盔。马鸣盔,又叫夜明盔,头盔之上镶有一颗鸡蛋大的夜明珠,夜晚行军,亮如白昼,别说道路照的见,就连虫蚁之物也能看的清清楚楚。最主要的是,能晃对方的眼睛,使敌人难以睁目。相当于现在的探照灯。第二宝是塘猊铠。塘猊铠,又叫七星甲,据说是用一种罕见的动物皮所制,不仅刀枪难入,而且这铠甲上还有七个鱼鳞一样的铜片,一遇危险,铜片就自动竖起。相当于现在的警报器。第三宝是提炉枪。全名叫做八宝吸水提炉枪,又名虎头阴风矛。这条枪重达一百二十斤,锋利无比,而且枪杆上还拴有一个铜砣,关键时刻顺手一甩,这铜砣能当暗器使用。最令人称奇的是这枪杆的末端有一个小孔,只要将枪头插入水中,小孔内就会有水流喷出。相当于现在的抽水泵。第四宝是呼雷豹。呼雷豹,一说虎类豹,这也是尚师徒四件宝贝中最心爱的一件。这匹马不仅日行千里不黑,夜走八百不明,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一种特异功能,就是叫声如龙吟虎啸。只要它一嘶叫,别的马当时就吓得瘫软在地。这可太厉害了,马上作战,战马至关重要,还没动手,你的战马先瘫软了,这仗还怎么打?尚师徒本身能耐就大,再加上这套现代化的装备,真如同猛虎生翼一般。他镇守虎牢关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堪称是大隋朝的栋梁之才。瓦岗军到了虎牢关之后,双方人马一对战,瓦岗军就处于了下风。因为尚师徒太勇,瓦岗军中无人能敌,哪怕是大帅秦琼亲自出马,照样白给。秦琼与尚师徒数次交手,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一次,秦琼被尚师徒追杀至红泥涧,结果累死了黄骠马,折断了虎头枪。秦琼的黄骠透骨龙怎么死的,虎头錾金枪怎么断的?就是在这次大战虎牢关的时候,拜尚师徒所赐。为了拿下虎牢关,为了收降尚师徒,秦琼派人到瓦岗山请来了自己的姨夫昌平王邱瑞,因为邱瑞是尚师徒的师父,秦琼想让姨夫出面,劝降尚师徒。哪知道邱瑞来了也不行,尚师徒宁可得罪师父,也不肯献关投降。结果邱瑞悲愤交加,竟然一头撞死在了尚师徒的面前。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秦琼、徐茂公开始玩阴的。他们用计盗走了尚师徒的宝马呼雷豹,把尚师徒远远引到了虎牢关之外,然后告诉虎牢关的守城官兵们,说你们的总兵官已经阵亡了。虎牢关的官兵们信以为真,于是便献关投降。等尚师徒返回虎牢关之时,不仅关城被攻破,母亲、妻子也自尽身亡。他仰天长叹,便把幼子尚山托付给秦琼,自己拔剑自刎。秦琼不是有三个儿子吗,一个亲儿,一个义子,一个养子。亲儿是秦怀玉,义子是秦用,养子是秦山。秦山就是尚师徒之子尚山。
第二关是虹霓关
虹霓关的总兵是“八马将军”新文礼。这新文礼也是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名列隋唐第十一条好汉。他胯下一头金睛白毛骆驼,掌中一条四棱铁方朔,有“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之神力,故此人称“八马将”!瓦岗军到了虹霓关之后,新文礼凭着掌中那条铁方槊,连败瓦岗军十几名战将。什么大帅秦琼啊,先锋官程咬金啊,五虎上将第一名的赤发灵官单雄信啊,五虎上将第二名的大刀王宣王君可啊,五虎上将第三名的勇三郎王伯当啊,五虎上将第四名的神射手谢映登啊,五虎上将第五名的铁面判官尤俊达啊,以及八彪悍将里面的小二郎金城啊,赛展雄牛盖啊,等等等等吧,没有一个能是新文礼的对手。不能战胜新文礼,就不能拿下虹霓关。不能拿下虹霓关,就不能到达扬州城。这可怎么办?最后还是军师徐茂公给出了个主意:这新文礼太猛,要想战败此人,必须回瓦岗山,去调今世孟贲罗士信不可。秦琼本来不愿意,因为他娘舍不得让自己的那个傻兄弟离开瓦岗寨,但如今战事紧急,不调来罗士信就对付不了新文礼,秦琼只好同意。长话短说,罗士信一来,新文礼顿时就瘪茄子了。新文礼再猛也猛不过罗士信去。两人一交手,也就两三个回合,新文礼就死在了罗士信的大铁枪之下。新文礼一死,按说虹霓关应该是唾手可得了,结果想错了。新文礼有个老婆叫东方玉梅,这位东方夫人胯下一匹桃红马,掌中一口秀绒大刀,武艺十分高强。最主要的是,她还会打十二支毒药飞刀,几乎百发百中。东方玉梅一出马,不仅生擒了瓦岗军三员战将,还用飞刀打伤了罗士信。罗士信一受伤,可把秦琼心疼坏了,立刻派人护送回瓦岗寨治伤。按下罗士信回瓦岗寨治伤不提,单说虹霓关这里,为了收降东方玉梅,瓦岗军这边使出了“美男计”。美男子是谁啊?勇三郎王勇王伯当!因为东方玉梅看上王伯当了。虽然王伯当不愿意那么做,但为了能拿下虹霓关,也只好违心答应了。但是,王伯当的一世英名也毁在了虹霓关。因为就在瓦岗军进入虹霓关的那一天,王伯当和东方玉梅成亲了。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就在新婚之夜,王伯当居然把东方玉梅给杀了!王伯当啊王伯当,你说你咋能这么办呢?利用完了人家还杀人家,你这也不是好汉所为啊?
第三关是汜水关
汜水关的总兵是“金刀殿帅”左天成。这左天成也是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胯下一匹映日虎头驹,掌中一口金背七星砍山刀,马快刀急,英勇过人,人称“快马金刀无敌将”!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说了,尚师徒是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新文礼是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这左天成也是靠山王杨林的心腹爱将之一,那靠山王杨林到底有几位心腹爱将啊?想那杨林官拜大隋朝的天下都诏讨兵马大元帅,麾下兵多将广,心腹爱将肯定不少。但就九省十八关之中的这些总兵们而言,最受杨林器重的有四位,除了虎牢关总兵尚师徒、虹霓关总兵新文礼、汜水关总兵左天成之外,还有一位就是潼关总兵魏文通。不过在一打瓦岗山的时候,魏文通阵亡了。闲言少叙,瓦岗军到了汜水关之后,情况基本上跟虎牢关和虹霓关差不多,因为瓦岗军中的这些战将照样也斗不过左天成。左天成凭着掌中一口金刀,不到一个时辰,就战败了瓦岗军的五虎上将,而且也就是大刀王宣王君可能跟左天成战上二十几个回合,其余四位连十个回合也接不着。五虎上将既然都不行,大帅秦琼只好又亲自出马了。本来秦琼还想凭着绝技“撒手锏”露一手,结果这一手绝技还让人家左天成给轻松破解了。就在众人无计可施的时候,程咬金出马了。不过老程出马不是去会斗左天成,因为他知道秦二哥都不行,自己那三斧子半肯定也不是左天成的对手,干脆也别丢人现眼了,他出马是搬请救兵去了。程咬金请的是谁啊?非是别人,乃是他的小舅子银锤太保裴元庆。自从在四平山之战中,裴元庆败给了西府赵王李元霸之后,就回到了老家龙虎庄,开始苦练锤法,期待着有一天能锤震李元霸。这事别人不知道,程咬金知道,为了对付左天成,他搬来了自己的小舅子。裴元庆一来,一锤就战败了左天成。左天成见这裴元庆如此厉害,知道自己的汜水关守不住了,于是便弃关而走。左天成跑哪儿去了?跑到扬州城去向靠山王杨林送信去了。日后在扬州城夺魁大会上看守千斤闸的,就是左天成。
第四关是黄土关
黄土关的总兵有两位,正总兵是“黑面神”孙得龙,副总兵是“花面神”孙得虎。这二位的武艺虽然不咋地,但挺会动心眼儿。他们知道凭着自己的真实本领,绝对战不退瓦岗军,于是就想了一个主意,诈降!果然瓦岗军一来到黄土关,这孙氏弟兄就来到了瓦岗军的大营,声称要献关投降。秦琼和徐茂公不知是计,于是便派程咬金带着五百名军兵跟着孙氏弟兄去进关安民。程咬金还以为这是一件美差呢,就高高兴兴的领着人去了。哪知道他们刚进入黄土关,孙氏弟兄一声令下,伏兵四起,顿时就把他们包围了。程咬金一看上了当,也就豁出去了,他挥舞着大斧子一阵乱砍乱杀,还别说,真就冲出了黄土关。老程虽然出来了,但那五百名军兵却被生擒活捉了。孙氏弟兄为了逼迫秦琼等人退兵,便在那五百名瓦岗兵身上打起了主意。什么主意?使用攻心战术!要说这孙氏弟兄可真够残忍的,他们命人把那五百名瓦岗兵绑在城头上,并不一刀杀了,而是一点儿一点儿的折磨至死。有的被千刀万剐,有的被烈火焚烧,有的被点天灯,反正一个比一个死得痛苦。如此一来,黄土关下的瓦岗军们就受不了啦,太残忍,太恐怖了。孙氏弟兄洋洋得意的在黄土关的城头上喊话:只要瓦岗军退兵,就饶了剩余人的性命,要是不退兵,就每天折磨死几个,直到把这五百人都折磨死为止。孙氏弟兄以为凭着这个歹毒的手段就能吓退瓦岗军,但是可能吗?瓦岗军中都是什么人物?有的是能人。针对孙氏弟兄的卑劣手段,“空锤大将”齐国远和“铁枪大将”李如圭立时就想出了对策。什么对策?刨坟掘墓!你们不是残杀我们的士兵吗?那我们就刨你们的祖坟。你们虽然躲在黄土关,但是你们的祖坟可都在关外呢。齐国远和李如圭领着人一开始刨坟,黄土关里的官兵们可着急了,开始埋怨起了两位总兵。你们如此残害人家瓦岗军的弟兄,这下好了,人家开始刨我们的祖坟了。最终结果就是,黄土关里的官兵们为了保住祖坟,杀了两位残忍的总兵,释放了那些没有被折磨死的瓦岗兵,献关投降。
第五关是东岭关
东岭关的总兵是“红袍大帅”杨义臣。在大隋朝九省十八关的所有总兵之中,这东岭关的总兵杨义臣是地位最高的一位,也是权力最大的一位。其实不仅仅是在这些总兵之中,就是在大隋朝所有的统兵将领里面,杨义臣也是第一排的人物。好像除了靠山王杨林之外,还没有谁的兵权在他之上。别的关口基本上都是十来万兵马,有的小关口甚至只有两三万,而杨义臣的东岭关则有大兵二十多万。不仅兵多,而且将广。最主要的是,这杨义臣凭着胯下马掌中刀,不仅武艺出众,而且还精通排兵布阵。就拿这次来说吧,他为了对抗瓦岗军,特意在东岭关下摆了一座大阵,名叫“四门铜旗阵”。这座阵有四处大阵门,十六处小阵门,有天门有地门,有生门有死门,处处有机关,门门有埋伏。最厉害的是,阵中有八杆高耸入云的铜旗,每一杆旗斗之上都有专人负责,大阵怎么运转,全看他们怎么指挥。说白了,这八杆铜旗就是这座铜旗阵的信号指示灯。要想破阵,必须先捣毁这八杆铜旗不可!瓦岗军一到东岭关就傻眼了,因为在他们这些带兵将领之中,没有一个会破阵的。硬攻肯定不行,铜旗大阵一运转,攻进去多少死多少,纯粹是白白送命。可是不硬攻又能怎么办?莫非还被这座铜旗阵给逼回去不成?就在秦琼等人愁眉不展的时候,喜讯传来:北平府的少保千岁罗成到了东岭关,而且还要担任铜旗阵的阵胆。这下儿秦琼等人高兴了,罗成是自己兄弟啊,由他帮忙,大阵可破矣。那位说罗成怎么来东岭关了?原来杨义臣的这座铜旗大阵摆好以后,感觉还缺一个阵胆,于是便写了一封书信下到北平府,打算请自己的朋友北平王罗艺来助阵。结果罗艺没来,派自己的儿子罗成来了。杨义臣不知道罗成跟瓦岗寨那些人有勾连,于是就很放心的把罗成当成了自己人看待。罗成成了杨义臣的“自己人”,行事就方便多了。他偷偷绘制了一副阵图,派人送给表哥秦琼,并告诉表哥:要想破铜旗阵,光有阵图还不行,必须多找几位使锤的猛将,只要砸倒了阵中的八杆铜旗,大阵就会不攻自破。秦琼等人一琢磨,使锤的猛将我们眼下有了银锤太保裴元庆,不过裴元庆一个人恐怕不行,还得再请几位。于是乎,他们从山西晋阳宫请来了西府赵王李元霸,从北平府瓦口关请来了金面韦陀秦用。李元霸在来的路上,途经挂锤庄,收服了铁锤太岁梁师泰,梁师泰也跟着一块来了。这下好了,金银铜铁八大锤都齐了。当下由秦琼带队,带着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师泰,就夜入了铜旗阵。后来空锤大将齐国远为了露露脸,也带着自己的一对空心木头锤加入了进去。最终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之下,砸到了八杆铜旗,大破了铜旗阵。这段故事就叫做“双锏八锤倒铜旗”。由于有了齐国远的加入,又叫“金银铜铁木,十锤闹铜旗”。说到这里,咱们得简单啰嗦几句。因为有的朋友有疑问,八杆铜旗都是谁砸到的,金银铜铁八大锤每人砸倒了两杆吗?不是,他们四人的力气有大有小,不可能平分。西府赵王李元霸那是最猛的一个,他凭着掌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轻轻松松就砸到了四杆铜旗。银锤太保裴元庆可比不了李元霸,他凭着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使尽浑身力气砸倒了三杆,又帮着秦用砸倒了一杆。金面韦陀秦用凭着掌中一对人面赤铜锤,把一杆铜旗砸的来回摇摆,却没有倒。还是裴元庆助了他一锤之力,才砸倒一杆。铁锤太岁梁师泰就更不行了,凭着掌中一对镔铁压油锤,只能将铜旗砸得晃一晃而已。铜旗阵被破,东岭关失守,杨义臣阵亡,瓦岗军开始兵进扬州城。
以上就是瓦岗军南下五关的经过。五关过后,就是“扬州城夺玉玺,罗成一举夺魁”的故事!
网友爱吃瓜子的老羊说:
靠山王杨林眼见天下反王四起,大隋江山岌岌可危,于是便和隋炀帝杨广商量以“传国玉玺”为饵,邀请天下各路反王前往扬州参加擂台赛夺玉玺,其目的就是想以这种方式将各路反王全部消灭在扬州城。而瓦岗作为其中势力最大的一路反王,于是在兵马大元帅秦琼的带领下,瓦岗众将便开启了南下攻伐五关之路。第一关虎牢关;虎牢关守将是大隋第一儒将尚师徒,他因有四宝傍身而得四宝将的称号,而所谓的四宝也就是行军打仗时必备的装备,即:唐猊铠、夜明盔、提炉枪以及呼雷豹,凭借这四宝傍身,尚师徒的武力值在隋唐十三杰中排名第十一位。第二关虹霓关;虹霓关守将是八马将新文礼,之所以他会有“八马将”的称号,是因为他有“横推八匹马、倒拽九牛回”的力量,也正因为他力量大,所以在隋唐好汉武力值排名中,他被排在四猛中的第三猛。第三关汜水关;汜水关守将是金刀左天成,他掌中兵器是一杆金背砍山刀,刀法绝伦,在隋唐十三杰中,他的武力值排名十二,有这样的排名瓦岗众将根本都不是他对手。第四关黄土关;黄土关守将是一对亲兄弟,哥哥叫孙得龙,弟弟叫孙得虎,他们俩虽武艺平平,但却奸诈的很,见前面三关俱都被破,自己武艺又远不如前三关守将,于是便想到了诈降。第五关东岭关;东岭关守将是红袍大帅杨义臣,他见前面四关都被瓦岗攻占,自己又不是瓦岗众将对手,于是便在东岭关外摆下了一座铜旗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