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如何从落后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顶尖的5G领导者?(华为公司如何领跑5g创新技术及产业发展?)

原创 野人  2023-08-13 12:55  阅读 17 次

网友肇俊武说:

成立于1987年9月15日的华为从"落后″至"顶尖″,直接因素是科技研发,唯一的驱动力。这也是华为公开的经营秘密。成立不到2年,就不甘于做生产用户交换机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自主研发并推出PBX技术,直至1996年——成立10载的前一年,即打入香港市话网,迈出了依靠大型交换机进军国际的第一步,拉开了开拓全球市场的大幕,同年进大独联体,1998入欧美,1999开始征战亚非拉。在此期间,自主研发没有止步,1995年设立北京研发中心,还从此起一发而不收,连续不断地设立,1996上海,1999南京、印度班加累,2000斯德哥尔摩、硅谷、达拉斯加,到了2001,在美国就已达4个,于是,由这一年起开启了全球合资,迅速扩大了全球市场,才有了2005海外合同额首超国内、2006移动软交换用户数突破1亿,直至2007——创立20年之际,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再到2013,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同年,手机销量达到全球第三。与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同时,设立研发中心的行动仍在继续,自主研发还升了级,到了2016,全球研发中心达到了16个,联合创新中心共计28个,实施了国际化同步研发、实现了产品上市即为技术与全球同步,这是何等配套的体系、庞大的规模、不凡的成就,显示了何等的大气魄、远识见、真务实,于是,才有了2015的企业专利申请连续第二年位居全球榜首,才有了2016年营业收入位居中国500强榜首,也才有了2018、2019在遭到世界最强国打压、断供时仍旧巍然屹立。截止2016,10年间,华为累计研发投入为250亿美金,这一年——创立华为30年的前夕,在全球研发投入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名列第九,已超过苹果、思科等巨头,即投入也"顶尖″,致研发出了顶尖技术,终成5G的世界领导者。当然还有顶尖的人才,也截止在2016年——这一年将决定华为的未来,华为已有了7万多人的全球最大规模的研发团队,同样遍布全球,不乏顶尖人才,而且,这是早就开始的布局!早在1999年,就通过在俄罗斯设立数学研究院吸引顶尖的俄罗斯数学家来参与华为的基础性研发,进入21世纪后,力度进一步增大,国外研究机构的研发团队本地化率最高近80%,使得华为在走入"无人区″之后,无人引领,到至今的未来为止,也没发生很多的不确定性。凝心于研发顶尖科技,为此,而聚财于顶尖研发投入、散财于顶尖研发人才,这是华为由落后至全球顶尖、当世界领导的秘密。

网友行中衡财经说:

谢谢邀请!本人在通信行业从业十几年,对于通信行业与华为公司的发展,有切身体会。

华为的主要产品迭代

1、程控交换机90年代中期,通信行业有“巨大中华”,分别指巨龙,大唐,中兴,华为,虽然取名是为了顺口,但排序却一定程度上体现研发实力与市场份额,华为排在最后,巨龙排在首位。当时程控交换机竞争格局,戏称”七国八制“,中国的通信市场上总共有8种制式的机型,分别来自7个国家:日本的富士通和NEC,美国的朗讯,加拿大的北电,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以及法国的阿尔卡特。华为公司作为后起者,和外资企业北电、朗讯、NEC等相比处于劣势,不仅是指营收、技术,还有知名度和客户认可度,但是增速非常快。华为先占领二、三线城市,从那儿赢得客户与品牌认知度,才能入围一线城市的主流运营商。正是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实现国产替代,程控交换机现在每线价格10美元左右,当年的价格是每线500美元,整整高出50倍。2、传输设备与数据通讯产品90年代后期,正是华为攻城拔寨,全面占领市场的阶段。华为的固话交换机已经站稳脚跟,传输设备也初露锋芒。传输产品在2000年后,华为在产品线上不断开发新产品,而且在技术上占优势,2005年前后,成为传输设备市场份额第一。3、移动通信设备2003年左右,推出GSM无线产品,到2008年后WCDMA产品的爆发。从2003年开始,华为就花巨资投入WCDMA。但是到2008年投入很大,产出很少。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利润。因为用户对于无线的带宽,并没有相对应的迫切需求。当时主要是诺基亚主导的功能机,3G网络的主要作用是发彩信,用起来很不方便。MP3对于流量需求有限。所以3G网络建设,运营商积极性不高。而乔布斯横空出世,发明了智能机。对于手机无线带宽的需求是几何级的增长。终于华为WCDMA设备,开始超越爱立信,把中兴通讯远远甩在后面。4、手机华为基本法,起初有一条,就是只做信息设备,永不涉足信息服务与终端。当时诺基亚的手机行业地位看起来不可动摇。过了几年,华为就开始布局运营商定制机。到2008年,苹果推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开始流行后,华为才在用户手机市场全面展开。2008年前,华为手机投入很少。后面改变了公司的战略,通过领先的技术与研发,华为手机现在成了中国第一品牌。除了上述几个通信产品外,还有半导体芯片与“诺亚方舟”实验室等,都体现了华为的前瞻性、延续性,以及产品研发的领先优势。

华为是如何从落后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顶尖的5G领导者

北电网络,朗讯,NEC等企业,基本都被收购,不再有当年的辉煌。说明通信行业的技术变化太快,能长期生存并不容易,要从落后变为5G领导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华为在这么多年中有哪些优势呢?1、以客户为核心,突出的客户服务华为以客户为核心的思想,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说客户接待,客户培训,市场宣讲,产品推广等,华为的服务态度,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另外,在产品研发上华为可以比爱立信等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推出新功能。在售后支持,客户文档,华为大学,华为产品认证等方面,华为都做到了以客户为核心的理念。2、员工持股,良好的分配机制与激励计划科技公司的主要成本和主要资产,可以说是人才。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还是钱,或者说是激励。华为的崛起的重要原因是激励机制比较好。看他们的激情、客户服务的态度,我就知道前景非凡。华为员工的持股机制,不断地配股和高分红,成为员工奋斗的动力。在华为,任正非的股份只占1.4%,其余的98.6%,都为员工持有。截止到2019年4月,华为有将近一半的员工,拥有公司的股份。3、任正非超前与非凡的眼光华为的崛起的重要原因是激励比较好。但是能够持续性地发展,则是领导的眼光与魄力。任正非早就说过,如果我是一个心胸很狭窄的人,就没有华为的今天。从当年花花数十亿拜师IBM,到一再称赞对手苹果的伟大,任正非和华为就是在不断学习对手、赶超对手的过程中强大起来的。在2019年5月21日的采访中,任正非提到,美国企业为华为做出了很多贡献,华为的很多顾问来自IBM等美国企业。其实,华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IBM等美国企业的学习和赶超。我以前华为参观时,华为人讲华为请IBM给公司管理,供应链等流程进行咨询和服务,支出超过十亿元,占当时华为营收很大的比例。公司高层都觉得钱花得太多了,但多年后华为的管理效率,供应链效率是国内国际一流水平,体现了任正非的超前眼光。任正非数次提到华为的冬天。正是任正非的忧患意识,使华为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度过了多次通信行业的不景气的时间。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他首次谈到华为的冬天,大家都有疑虑。华为2000财年销售额达220亿元,利润以29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2001年,华为以7.5亿美元(折合现金人民币60多亿元)的价格将安圣电气卖给了美国爱默生公司。4、产品的延续性产品的延续性,体现的是公司管理层的战略眼光。正是任正非的超前眼光,保证了产品的延续性。而反过来看,象UT斯达康,日本的富士康,NEC等,在2000年时,在通信行业都超过华为,但现在通信设备上都基本上没有踪影了。以UT斯达康为例,UT的失败,就是产品出现了断层。2003年前后,小灵通市场,UT是老大,中兴通讯是第二。2003年时,UT在接入网上也做得不错。在传输设备上进行了突破,但是后面华为起诉了UT挖过去人才的知识盗用,华为获胜。UT在2003年的口号,就是“IP,宽带,无线”,非常有前瞻性,但是技术储备不够,转型太慢,最终没有跨越过去。所以,对于通信公司来说,因为技术变化快,如果产品出现断层,不能推出下一代产品,公司地位很快就被后来者或者对手赶超。所以,华为是从落后逐步发展成为世界顶尖的5G领导者,主要是依靠上面四点:以客户为导向,员工激励计划,任正非与领导层的战略眼光,产品的延续性。

网友通信一小兵说: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发展成为了世界顶尖的公司,在5GNR标准之中拥有大量的标准必要专利。这个问题其实原因很多,其实还是挺复杂的。有华为自己的努力,也有一些非常特殊的外部原因。

必须说的是,华为之所以到了5G时代,可以在3GPP的5GNR之中占据了最多的标准必要专利,是和华为持续的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是分不开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2018年12月底公布的5G标准必要专利之中,华为最多,我国的中兴排在第7,大唐排在第9,这是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整体崛起的体现。最新的消息是中兴的排名大幅度的提高了。技术的研发是没有什么捷径的,不存在什么弯道超车,只有直道超车,这也是和华为、中兴一直投入资金在研发是分不开的。

说到移动通信领域的重要的外部原因,是和中国的3G标准分不开的,其实华为、中兴、大唐都是崛起于3G时代。

3G时代,全球的3G有三个国际标准,分别是中国的TD-SCDMA、欧洲的WCDMA、以及美国的CDMA2000。而在之前的2G的标准(注意,2G没有国际标准),是欧洲的GSM和美国的CDMA。2G的标准是被欧美巨头把持的,中国的企业只能看着,那个年代中国的通信业是完全没有移动通信领域的话语权的。3G是一个转折点,因为3G标准里有中国的TD-SCDMA。最开始的时候,欧美的巨头们都不认为中国会上自己的TD-SCDMA,也没有人乐意研发这个标准。所以,当中国发放了3G牌照,中国最大的运营商获得了TD-SCDMA标准牌照的时候,欧洲的设备商是措手不及的。而在3G中国移动的集采之中,华为、中兴、大唐等企业第一次在移动的份额超过50%,也开始了中国通信业格局的变化。在3G之前,欧洲的设备商为了防止”电话交换机的巨大中华“的再次出现,打价格战曾经一度逼迫的华为远走欧洲。3G时代之后,中国的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的设备采购份额逐渐开始向国内设备厂家倾斜,这也是欧洲巨头不支持国产标准的后遗症了。有了市场份额,才有了资金的积累,中国从2G开始,在3G时代,4G时代不断的提高通信业的投资,这使得华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也支持了华为的研发。3G时代开始的时候,北美一度是全球第一大通信业市场,占比40%,而现在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通信市场,占比超过60%。

华为、中兴等企业在国内的设备占比越来越高,还和全球通信业的并购有关,欧洲的企业有一些思想还是和国人不同。

从2G时代开始,也是全球通信业并购、破产的高潮期,而消失的通信业巨头,包括摩托罗拉移动、西门子通信、北电、朗讯科技等,他们原来的设备生产线被欧洲的巨头爱立信和诺基亚收购了。这里可能是欧洲思维和国内不太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很多时候,他们会关停原来的设备商的基站产品线,合并之后也会裁掉很多原来的研发人员,这样一来现网的设备的维护、升级、备件供应就会出现问题了。但是欧洲的设备商并不会免费的给用户更换设备,这也是中兴和华为的可趁之机了。所以,很多原来的被收购的设备商的市场份额,就被中兴和华为以免费送设备,后期扩容、维护收费给抢过来了。

3G之后是4G,中国移动继续坚持TD-LTE标准,组网TDD,而华为也在和中国移动的一次次的专项优化之中积累了大量的TDD组网经验,这也是华为在5G之中专利占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TD-SCDMA是TDD,TD-LTE也是TDD,同样的5GNR也主要是TDD,而中国最大的运营商是中国移动,华为的全球最大的合作伙伴也是中国移动。中国移动经常的会买一些专项优化,而华为、中兴都会是主要的参与者,在一次次的TDD的参数优化,问题解决之中,华为和中兴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中国移动也由于长期的TDD组网经验,是5GNR立项里排名第一的企业,华为紧随其后,这也导致了我国主导了5G的标准制定。

中国通信业这些年来之所以可以”直道超车“,很大程度也是和国人的勤奋有关的。

欧美的巨头们,工程师是基本不加班的,这点可能是和国内企业不同的。中国通信业从开始的一无所有,依靠的更多是员工的加班加点的研发,在这里,中国通信业的崛起,后边都是中国通信业的汗水堆积起来的。总而言之,华为可以在5G领域成长为巨头,这是和华为的努力投入巨资研发是分不开的,但是也是和中国通信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分不开的,也是和中国一直是坚持自己的TDD标准也是分不开的。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网友死了一万年的猫说:

华为,一直致力于科研研发的投入,所以它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

网友月星社说:

其实没必要敲一堆回答和技术引用来博关注。华为的崛起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1、前期靠大力度的优惠来抢占市场,说白了就是设备买白菜价,送送送,对手跟也是死,不跟也是死,结果死了一堆对手,华为活过来了。华为后来软件的创收不过是硬件白菜价的另外一种补救策略。产品好用还便宜,抛却政治因素,谁不用谁傻缺。2、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市场与研发的联动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前端和后端的支撑和反应非常好。产品性能和好用度越来越好,能研发出客户需要的东西,自然受欢迎。想想诺基亚手机死了死在不善于变化和更新。从5G来看,华为很具备战略眼光,企业忧患意识强、领导前瞻性思维好。有任正非在后面拿着鞭子监督着,少有人混吃等死,企业有活力。当然企业大了都有大企业病,这是难免的。3、华为内部在技术和人力让有一套非常好的管控流程,人才和售后、技术支撑都是标准化操作,进去每个市场,人员都是标注化操作,客户接受度高,华为在很多国家培养了一部分合作方、平时客户关系处理较好,客户黏性较强。华为的活水制度使员工不敢轻易停歇,管理层的轮岗制度及基层岗位的调换制度就是一大特色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233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