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260一天,进工厂流水线8小时包吃包住3500一个月,你选哪样?(工地累还是流水线累)

原创 野人  2023-08-16 10:10  阅读 23 次

网友池塘起风说:

建筑工地260元一天还得吃自己的,进工厂8小时包吃包住3500一个月,明显的可看出,非常明显的可看出,进建筑工地是在拿青春睹明天!可能大家会说工地260一天会比进厂3500一月赚钱多,其实将其它全算进来,工地赚的这点钱一点也不比进厂高。不信就让我们认真的来算一算:进厂3500元一月,一年12个月,如加奖金,可说基本能领13个月的工资,那就是3500×13=45500元,一年的五险既便按最低标准60%来交,基本得上1000一个月,一年就是12000元。那进厂3500元一月,一年的总收入其实是有57500元。建筑工地不是天天有做,就按公平原则来算,一个月也算22天。那一月的收入是260×22=5720,建筑工地一年基本只能做11个月,过年那段时间不是因为冷就是无事可做,如此,一年的收入就是5720×11=62920元。这里还得除掉伙食费,不算多了,就算每月500,一年就是6000元。那么,建筑工地一天260元,一年的实际收入其实只有56920元。从这两项的比对来看,建筑工地的收入甚至还不如进厂,可能有人说五险不能算入,其实这才是进厂比干建筑更有前途的原因之一。想一想,同样的两个人,都在同一地方干满15年后的他们以后的生活,一个满了60岁还得为自己的油盐米醋操碎心,一个在家带小孙子,什么都不用出去做,还能为自己的小孙子买零食玩具。可能我们会说,进建筑工地自己也能交养老保险,想一想,有可能吗?这其实就是城里工人一直比农民工过得好的原因,他们都得强制交五险金,而农民工大都因各种原因是今年有钱今年用,我拿青春睹明天!最后说一句,在建筑工地还不包伙食费,那没有300元以上一天,实在不值得去做,除非自己年纪大了,想进厂又没人要。

网友乡村枫枫说:

这个问题感谢邀约,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吧,工地260元一天不包吃,工地260元不包吃,我们先来算一算工地一天260元,一个月按30天算多少钱,260乘以30就是7800元,那一个月要多少钱吃饭钱那,一天三餐饭,一餐饭十元,一天吃饭花费30元,30天就是900元我们再用7800元减去900元,就是6900元,再看看进工厂八小时3500元,包吃住的,就是死工资来的,就是上一个月就是拿3500元的,我们再拿工地的6900元减去工厂的3500元就是3400元,在工地干的一个月差一百块钱就是工厂干两个月的钱了,但是到这里我们不要忽络一个问题,就是工地一个月真的能做30天吗?工地遇到天气太热,下大雨都是要停工的,所以说工地一个月能做多少天,我们也是不知道的,所以能拿多少钱实际我们也是算不出来,而且工地比工厂累是实际的,要是我来选择的话,我就选择工厂了,因为工厂的工资,时间都固定,工地的因素太多了,这个决定权还是你自己决定的,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的,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网友笔记簿杏豆说:

建筑工地260一天进工厂流水线八小时,包吃包住,3500一个月,对于养家糊口的人来说,260一天的建筑工地更合适。

1.建筑工地收入更高。

建筑工地一天260,一个月上班时间按25天计算,一个月收入6500,基本生活费吃住减去1500,到手还有5000;而工厂做流水线工人月收入只有3500。对于缺钱的人来说,去建筑工地挣得更多。

2.建筑工地比工厂自由。

我曾经在工厂待过四十天,工厂严格的管理制度让人非常不适。每天早上上班前要换好工作服,在车间打卡开早会,中途车间工人去卫生间都要登记,不得超过十分钟。除此之外,进出工厂大门需要车间领导签字的通行证,管理非常严格,一点儿都不自由。而建筑工地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管理没有工厂严格。

3.建筑工地入行门槛低。

去建筑工地和工厂流水线的,一般多为低学历、没有特殊技能的体力劳动者。工厂流水线工人有年龄限制,比如:45周岁以下等;还会有学历要求,比如:初高中以上学历等。而建筑工地没有学历要求,比如农村家庭条件较差,没读过书,不识字的人,完全可以去建筑工地,门槛较低。之所以选择建筑工人干体力活,多为无奈之举,因为别无选择。我前天出门遇到一位大约50岁的建筑工人,他问我邮政局怎么走,其实我并不知道邮政局在哪,但是看到他渴求的眼神、一脸的疲惫和沧桑,我猜他应该刚从工地收工,我迅速用手机导航之后告诉他路线,步行大约得半小时,我告诉他可以坐公交,他说他走过去就可以。我问他去邮政局干嘛,他告诉我给家里寄东西,然后他就急匆匆的步行去邮政局了。他走了之后我才想起来邮政局已经下班,看着他远去的背影,也看到了建筑工人的辛酸和无奈。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干重体力活,还不是为了维持生计?对于这位建筑工人来说,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硬着头皮在工地干活。因此,对他们而言,只有到手工资更高的工作才更适合。

网友wp1224说:

我选进厂。比如我进了一个电子厂。一月工资3500元。一个月,我充话费花掉100元。理发花掉20元。我不喜欢吃零食。也不喜欢买衣服。夏天,20元买个短袖。45元买个裤子。再花10元,买个布鞋。再花8元买双袜子。再买些日用品,100元也用不完。一月攒3000元没问题。我只挣不花。开个玩笑。而试想在工地上干,一天260元。没地方住。住在工地上,不花钱。吃饭,一天最少得60元。一顿二三十元。去小饭店吃。如果自己做饭。成本也得20元。剩240元了。辛苦干一个月,240乘以3,7200元。干一个月,等于在工厂干两个月。但工厂干两个月,感觉时间过的很快,也不怎么累。天热了,我在空调车间。下雨了,我在室内。衣服干干净净。看到美女心情好。美女还能穿裙子。在工地上,头顶是太阳,脚下有钉子。我干过很多年小木工。就是帮木工扛钢管。一不小心,手破了。头破了。钉子钉到鞋上了。脚疼。干一会儿就口渴。口渴了就想喝饮料。一瓶饮料3元,我一天最多喝过十瓶。平时,一天喝二三瓶。而且我干活费手套。一双手套最多戴3天。平均2天一双。最便宜的手套,2.5元一双。同时,还得注意手机安全。有一次把手机装入屁兜。一爬钢管,屁股把手机屏压坏了。而且大热天,还要戴个安全帽。还怕裤子不结实。一用劲,裤子变成乞丐裤。我一般穿最结实的牛仔裤。然后买一大堆工具。买个工具包一背。什么锯,剪钳,锤子,钳子……包里装的满满的。想学个大木工。但人太木,学了几年木工,还是小工。学了几年电工,还是小工。学了几年瓦工,还是小工。累的腰疼腿疼,挣的钱养家困难。后来去工厂,虽然没工地上工资高,但攒到了一些钱。比以前干工地强多了。所以,我建议去工厂。工厂挣钱,细水常流。月月工资按时发。工地干活,干活容易要钱难。

网友借你职言说:

你让工厂做工的人去建筑工地干一天260的活,他/她肯定是不会去的!同时,你让建筑工地工人去工厂去干包吃包住一个月3500块收入的活,肯定也不会去。二者相互看不起!👆👇这才是现实。

为什么相互不会去?相互看不起呢?我认为有两点核心原因。1、二者工作强度和技能要求完全不同。建筑工地不仅是技术活,而且是重劳动体力活。这种建筑工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转的,说实话不仅辛苦而且痛苦。工厂工人就不一样了,基本不需要技术含量,大多数人是通过培训和适应就可以干好这个工作,你只需要足够耐心、足够细心、足够负责就可以。工厂工人80%以上是流水线工作,你只需要像一颗螺丝钉一样紧紧“钉”在那个位置,保障正常运作下去就去就可以。因此,对你的耐力、责任心要求较高,但是体力消耗跟建筑工没法比。建筑工对体力要求很高,如果不是那种长年累月干农活、体力活的人根本是干不了工地上的活的,身体也吃不消。因此,建筑工地上一般是年龄在30——50岁左右的农民工在干,很少有年轻小伙子或者妇女!!!相反的,工厂工人很少看到30、40多岁的男人去干,90%以上都是20、60岁左右的女人和小伙子。2、二者群体不同,因此工作获得感、幸福感皆不同,人生追求跟不同。——核心观点1:

因为建筑工人和工厂工人,总体来说是两个不同的年龄群体和性别群体在从事,所以他们各自的生活负担、家庭责任、工作获得感和人生追求均不同。

对于建筑工人来说,他们属于双重身份:既是农民,也是农民工(这里指建筑工人)。他们既要务农,也要在务农之际出来到各式各样的工地上打工。务农是他们本来的职业,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农民,务农是本分,不务农难道喝西北风吗?但是,迫于生计,务农之际,去外边打工贴补家用、供孩子读大学或者攒钱给家里修房、儿子娶媳妇和准备彩礼,逼迫着他们出去做农民工,因此建筑工地、泥瓦工、木匠工、装修工、送变电工……各种各样的农民工身份出现!!!因此,这类“建筑工人”他们是有养育家庭、给家里挣钱的巨大责任,这才是关键!他们不在乎什么职业发展,每天出去工地上能挣到一份“公分”就意味着今天挣到了钱,根本不会想明年去哪里挣钱,或者确切来说去哪个地方的哪个工地挣钱!!建筑工本来就是兼职,无所谓职业前景,因为他们挣得真是“辛苦钱”“血汗钱”!!!工厂工人就完全不是这样的心态:这些年龄20、30岁左右的年轻人去工厂当工人就是他们的职业,他们不种地、没有双重身份!他们要通过工厂的职业生涯养活自己、成家立业,甚至功成名就!因此,工厂工人他们是有人生追求的,工厂做工是有抱负的,而不是混日子。他们也想混成班长、组长,甚至车间主任,甚至某一天不当工人实现“屌丝逆袭”!【小总结1】因此,建筑工人和工厂工人是两种不同的职业,二者是非常大的差别。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就是从街头小混混、工人,你过自我觉醒、奋斗,最终逆袭成为商界大佬的例子。

章燎原,1976年出生于安徽绩溪农村。上学的时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小混混,别人家长眼中的“废材”。父母不管不顾、任其胡混,学习更是一塌糊涂。抽烟、喝酒和干坏事,没有他不干的。三十岁之前的章燎原因为学习不成,但是又迫于生计,所以干过各种各样的活,不下30种,包括卖服装、卖冷饮、卖光碟、刷油漆、做电工、摩的司机、开小饭馆,这些他没有一件成功过。开饭馆几天下来,赔的倾家荡产、一毛不剩。开摩的,光是车就被城管没收过三次,你说背不背!!2012年的时候,章燎原创立了互联网坚果品牌三只松鼠。这一年,他36岁。经过多年摸索和团队努力,从三只松鼠品牌创立到2018年截止,三只松鼠累计零食销售额突然160多亿元,其中,仅2018年双十一期间,三只松鼠仅用9分26秒成交量突破1个亿,单日成交6.82亿,行业领域内完全做到了市场占有率第一,并连续七年稳居行业第一!这可不是一般企业可以轻松做到的。三只松鼠这个品牌成为了中国零食坚果领域数一数二的领军品牌,比肩“易果生鲜”“百草味”等行业巨头。今年,更是传来了三只松鼠上市的好消息。可以说,章燎原将一个小众、细分的垂直领域做到了极致他也实现了人生逆袭,成为成功人士,受人膜拜、敬仰和学习。

对与中国社会一大群20、30岁左右的没有大学文凭的年轻提一点建议:踏实将一份工作好下去,敢于突破自己,说不定那一天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为什么我在这里强调没有大学学历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呢?

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有大学学历的人(大专以上学历)根本不会、不屑于去工厂做工(这里的工厂做工仅指的是☞劳动密集型或者传统生产制造型这类社会分工较低、对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工厂)。他们觉得如果去工厂做工人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对不起十多年寒窗苦读,也觉得那是混日子、没学历的人去干的,也没有前途!!

随着我国科技迅速发展,信息产业的强势崛起,不论任何产业、行业都在互联网化、电商化、信息化、人工智能化,所以生产制造业也在走向智能化。例如一些汽车制造商,90%以上的生产工序都已经完全机械化、智能化,根本不需要人力操作。再举一个最为生动的例子:格力电器就是中国智能化水平最好的集科研、生产和制造于一体的高科技电器企业。一个企业科研程度越高,智能化也越高。格力位于成都的洗衣机智能生产基地就是高度自动化、信息化,自动排产及产前准备、智能物流配送、设计工艺数据自动发送,从而全流程数字化监控。这就是全智能化高科技工厂,基本需要若干技术工人,根本不需要工人。——核心观点2:普遍来说,这些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明知自己文化程度低还眼高手低,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关键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这些年轻人:受不了一点点苦(在父辈眼里这根本不算什么苦,而是生活本来面目)……承受不住任何委屈(脾气大,谁的气也不受!只要老板骂他,他就辞职,非常任性)……缺乏较高的心里素质,承受力差,对人生迷茫……【小总结2】因此,年轻人一定心疼要放低,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即使当工人、当服务员皆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一行每一业都是社会行当,都有干出一番事业的可能。即使一个月3500块的工人,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还没有自由。但是,你总不能一辈子待在这个厂子里吧,你总得突破自己、抓住其他的机会去发展自己吧。260一天的建筑工地活可以干,但只是暂时的,你也可以自己当包工头、做技术工……可能性无限多!!!

大前提是:不论出身、学历和家庭,只拼努力程度、敢于突破自己,挑战人生。具体来说就该对自己做好职业定位、刻苦深耕,等待时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很多年轻人人生之路还没开始,就是去了底气、信心,也就没有了那股子干劲、冲劲。被各种物欲横流的诱惑和相互攀比给打垮了,比没有王思聪的出身(很多人说,王思聪如果没有他爸,或许他就是一个工地搬砖的😂……),比没有那些城里孩子优良的教育和211/985的文凭,比没有大城市那种随处可见的机会、机遇而自己卧在小山沟沟里……因此变得迷茫、焦灼和颓废。

1、越是没资历、没文凭和没背景,就越需要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职业规划)。难道职业生涯规划只是大学生的专利吗?当然不是!我们都是人,都需要规划、计划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才好。人人生儿平等。没资历、没文凭和没背景,但是我们有兴趣特长、有吃苦精神和社会机遇。总的来说,这类人(区别于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就该遵循:——核心观点3:

“性格特征(适合某种能力范围内的职业)+兴趣特长(核心技能和竞争力)+地域选择(机会、机遇)”原则

去做自己的职业规划。性格特征包括内向沉默、外向积极分子、逻辑思辨、善谈健言和开拓进取多种。根据你的性格特点可以判断你适合做哪些行业,如沉默寡言的人就不适合去摆地摊、开小店,而逻辑思辨且善于开拓进取的人就是个做生意、做销售(门槛低)!因此,你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你可以适应哪种工作的性质、节奏。兴趣特长则是你判断自己能干工作的核心,既是你的核心技能,也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你动手能力很强,机械和汽车零部件兴趣浓烈,那就完全可以做汽修或者相关行业;你嘴皮子很溜,很善于同陌生人沟通,那么卖保险、导购等就非常不错。兴趣特长这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一个人特质体现,但也可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突破和升华。地域选择也很重要,决定了你能否遇到更多机会、机遇,也从一定程度上路定了你的人生出彩的机会。待在小县城甚至你们镇镇子里,你顶多做到一个乡村汽修部,但是在大城市很可能你成长为一个汽修技工,甚至进取一家汽车制造企业。

潘石屹的见解很有道理:“有机会去大城市,就不要卧在小地方!宁可要大城市一张床,也不要山沟沟里一栋砖瓦房!”

小城市信息闭塞、贫弱落后、资源缺乏和缺乏竞争力、活力,成长机遇和城市格局都不是可以容纳、包容一个年轻人奋发向上、干一番事业的土壤,局限性太大。——核心观点4:“首因效应”可以解释:年轻人最初的职业所在城市的社会形态的第一印象对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观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看惯了小地方的庸碌无为、平平淡淡和鸡毛蒜皮、人情世故,就很难再有那种不甘平庸、勇于拼搏和奋斗的激情和勇气了,世俗会磨平你的棱角,消退你的激情,让你做一个“小人物”!【小总结4】因此,没有学历、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更需要到大城市去拼、去闯!因为大学生还可以考家乡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而你们没有任何机会。2、找准力所能及的职业方向后,刻苦耐劳的“死磕”,去深耕,静待机会垂怜。死磕的前提是你得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如果是自己不喜欢的行业和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何谈你会努力去干好他!?何谈去死磕,何谈去深耕?!因此,方向不对,一切都是无用功。正所谓,“瞎子点灯,白费油!”

职业专家说过,“每一个人的一生,每隔7年便会遇到一次命运转折的机会。”但前提是,在此之前你已经经历了磨难、困苦,对人生有深刻认知,否则机会出现你也抓不住。

福建巨岸集团的董事长陈文豹,就是从一个老实的农民工逆袭成为一家综合性集团公司董事长的例子。他就是善于死磕、深耕,最终借着机遇逆袭的人,从一个建筑工地农民工到集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商业贸易和酒店为一体的集团老总。他初中辍学就开始到建筑工地打杂工,为了给经济困难的家里多挣一块钱就拼死干活,不怕苦累,18岁就成为工程队队长。随后,他开始做包工头,承接建设工程,对每一个工程都精益求精、做到极致。后来,他借着“信誉至上、专业第一”的理念,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所在公司迅速成长,一跃成为了当地建筑业龙头企业和省级建筑10强企业。因此,他的成功则是选对了路+死磕(不放弃)+机遇综合而成的。【大总结】因此,综合衡量下来:

当你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人生追求是什么,和自我具备的人生资本是什么的时候,做职业选择也就不难了!难道你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会单单为了一天260块钱苦活去跟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四五十岁的农民工去竞争吗?如果真是那样,我觉得你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作为年轻人,章燎原、陈文豹就是我们的榜样,没背景、没学历和没资源照样可以人生出彩、实现逆袭。那么,就该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然后找准一个点死磕、深耕,机会自然就来了。

经供参考,希望有所启发。


本文属借你来往职场经验个人见解,欢迎同大家一起探讨;更多职场和新媒体运营知识欢迎关注本人,记得点赞哦😉

本文地址:https://www.yerenwz.com/227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野人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