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无盐三味说:
远古时期,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史记》记载应该为涿鹿之战,地点在现在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涿鹿是为数不多的几千年来名字不改的千年古县,涿鹿之战应该是一场陆战。这样的战争不可能是星际大战!理由有三条。其一,如果是星际大战,交战双方都从以“光年”为单位计量距离的星球来到地球,应该有对等的航空技术,如果一方是外星来客,一方是地球土族,明显是不对等的,那就不可能发生惨烈战争。所以,交战双方必定都来自外星,航天航空技术应该相当成熟,那么涿鹿之战就应该是一场空战,甚至是太空大战,不可能是陆地战,即就是描述的再光怪陆离,它也是陆地战,不可能符合星际战争的特点!其二,从《史记》记载,从燧人氏与华胥氏生伏羲、女娲,再生少典,少典与附宝再生黄帝,这样生传有序,显然不是外星人。虽然有人将附宝生黄帝时的闪电缠身,然后奔北斗而去,牵强为外星人使附宝怀孕,其实那都是远古时代,部落首领为了树立威信,故意渲染出身的神秘感,加大对部落的绝对领导!所以,黄帝不可能是外星人,当然,涿鹿之战也就不是星际大战了!其三,把涿鹿之战想成星际大战,主要还是《山海经》、《史记》中的描述了,其实是理解错误,说黄帝驱熊、罴、貔、貅、貙、虎以战,其实并不是真的有熊、罴、貔、貅、貙、虎参战,而是以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的部落参战,如黄帝本身就是有熊氏,是以熊为图腾的,所以六种猛兽,其实就是六个部落,其中熊就是黄帝本人领导的部落。而蚩尤“铜头铁额,食沙吐火”,其实也就是战士穿着甲铠,戴着头盔而已,《山海经》中有大量的玉石矿藏的记录,说明到了黄帝、蚩尤时期,冶金技术已经很发达,而且蚩尤所处的东南沿海,冶金技术更优于中原的黄帝,像到了战国时越国治剑合金技术,已经十分厉害,到现在发现的越王勾践剑,仍然十分锋利!那样发达的采矿、冶炼技术,战士有铠甲那不是小事一件吗?至于鼻孔吐雾就更简单了,想想现在人吸烟,不一样也鼻孔喷烟吗?蚩尤部落在东南方,虫蛇较多,平时出战,肯定战士都随身带有熏蛇虫的烟草,打的急了,大家一齐点燃烟草,造就气氛,也是一种手段,比起所谓星际大战,场面差远了!不知道大家以为呢?
网友一国之君历史研究说:
黄帝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生活在距离今天4700多年前,根据史书的记载,黄帝登基的时间是公元前2697年,那个年代的华夏大地还是原始部落时代,黄帝出身于有熊氏部落,其部落一共有6个分支组成,分别是以熊、罴(pí)、貔(pí)、貅(xiū)、貙(chū)、虎为图腾的6个部落。当时除了黄帝部落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部落,比较大的还有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按照史记的说法,炎帝部落是当时华夏大地的统治者,而且存在的时间也比黄帝部落早得多,当时的炎帝部落就相当于后来周朝的周天子一样,只是到了黄帝生活的时期,炎帝部落衰弱了,黄帝部落崛起了。黄帝黄帝部落在阪泉之战中打败了炎帝部落,然后收编并整合了炎帝部落,组成了炎黄部落,这就是后来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
《大戴礼 五帝德》:(黄帝)与赤帝(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
有相当多的史书记载了阪泉之战,说黄帝率领熊、罴、貔、貅、貙、虎六个部落的军队,举着绘有雕、鶡(hé)、鹰、鸢(yuān)等图腾的旗帜,与炎帝部落打了三次重大战役,打败了炎帝,黄帝得以施行他的意志。
《列子 黄帝》: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
炎黄部落融合后,华夏并没有因此太平,黄帝仍然不断讨伐不愿意服从自己的部落,而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数蚩尤部落了,据说蚩尤是炎帝姜黎的后代,他有8个同母弟,还有72个同族兄弟,合起来就是81个兄弟,也就是81个小部落。蚩尤蚩尤也叫黎贪,他的8个同母弟分别是:黎巨、黎禄、黎文、黎广、黎武、黎破、黎辅、黎弼,蚩尤及其兄弟一共是9个人,都以黎为姓,所以称为九黎,这就是九黎族的来历,蚩尤带领九黎族在炎帝榆罔时期,攻占了九夷国的领地,逐渐强大起来。远古的华夏,大多数地方并没有开发,适合居住的地方就那么多,当部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免不了为了争抢资源而发生冲突,炎帝部落、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应该都是半农耕、半狩猎状态,还包括采取野果和捕鱼为生,只要能生存下去。炎黄二帝资源是有限的,当部落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时,就会发生战争,当炎黄部落不断与蚩尤部落发生纠纷时,双方都意识到战争的来临,史记也记载了这一场战争:
《史记 五帝本纪》: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这场战争被称为涿鹿之战,过程被记载得极其简单,同时在不同的文献中又有大量的神话色彩,当时论实力,蚩尤的九黎族实力应该在炎黄集团之上,九黎族的文明及武器都优于黄帝部落,据说当时的九黎已经可以制造铜制兵器了,同时蚩尤又是古代华夏历史上作战最勇猛的人,后来还被黄帝尊为“兵主”,得到后世的供奉。涿鹿之战兵主最早是军队的主帅的意思,后世被人供奉在武庙的姜太公也被称为兵主,主要是军事思想伟大,而作为最早的兵主却是蚩尤,说明蚩尤的作战能力是最强的,据说黄帝与蚩尤打了九场大战,黄帝没有一场打赢了,后来黄帝攻打蚩尤的城池,三年都无法攻破。《山海经 大荒北经 》记载了关于这场战争的一个故事,说是黄帝手下有个天女叫女魃,身穿青衣,蚩尤与黄帝作战时,黄帝派出应龙攻打冀州的郊野,应龙蓄水应战想淹没蚩尤的军队,蚩尤请了风伯和雨师助战,一时之间狂风暴雨,黄帝命令女魃停止下雨,突然天晴了,然后黄帝就率军杀了过去,杀死了蚩尤。还有一个关于涿鹿之战的故事,说的是蚩尤制作了大雾,弥漫了整个战场,三天三夜不散去,黄帝无法取胜,于是派出大臣风后根据北斗星座的位置,发明了指南车,根据指南车的指引,才冲出了浓雾区。远古社会还说黄帝得到了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kuí,这是东海中的一种神兽,形状像牛,头上没有角,身上是灰色,只有一只脚)皮制作的鼓,用雷兽的骨头制作鼓槌,打起鼓来,声音威力大,传遍天下,然后黄帝就打败了蚩尤。这些故事都带有很深厚的神话色彩,大多是后人添加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蚩尤肯定跟黄帝打了一仗,这一仗的结果就是蚩尤战败被杀,黄帝兼并了蚩尤的部落,蚩尤的部落大部分归顺了黄帝,形成了炎黄集团,另有一部分不愿意归顺的去了南方,形成了三苗集团,这就是最初的华夏原始部落时期的状态。这场战争应该是存在的,必定有这么多的古籍记载了,这也是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炎黄并不是只有炎帝和黄帝,还包括蚩尤和他的九黎族,经过战争的融合,共同组成了华夏的始祖。涿鹿之战而蚩尤与黄帝之所以发生战争,主要有几个原因:1、争夺生存资源和领地。2、争夺天下归属权。这与后世绝大多数战争是一样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战争,原始社会也好,后来的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也罢,战争的起因绝大多数就是为了夺取有限的资源和领地,此外还有人口,蚩尤的力量比炎黄还要强大,但最终是炎黄打败了蚩尤,说明黄帝更有能力和德行。蚩尤是炎帝之后,炎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首领的称呼,黄帝同样也是炎帝之后,炎帝是华夏大地上最早的统治者,第一任炎帝就是神农氏,那个尝百草的神农,后来原始社会逐渐发展,就形成了一个天下共主,就是炎帝,到了黄帝时期,炎帝开始衰弱,就像后来的朝代一下,朝代一衰弱,就会陪伴着战争,同时会有新的势力崛起,黄帝就是崛起的新势力,统一了华夏诸部落。涿鹿之战就是华夏族群的融合之战,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几千年来,华夏就是不断地用战争来融合的过程,这从来就不是什么星际战争,说是星际战争太离谱了。
网友张生全精彩历史说:
中华始祖黄帝、炎帝及蚩尤之间的大战,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轰轰烈烈的战争了。说轰轰烈烈,并不是说规模有多大,参战人数有很多,而是说他们之间的战争,连动物及神仙鬼怪都参与进去了。《列子·黄帝》记载,在黄帝(轩辕)和炎帝(神农)的“阪泉大战”中,黄帝的军队里,“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蚩尤大战)《山海经》记载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先是蚩尤张开大嘴,喷出滚滚浓雾,让黄帝的部队迷失了方向。黄帝因此利用指南车走出迷雾。接着,蚩尤又向风伯雨师求援。风伯雨师利用狂风暴雨,把黄帝的部队冲得七零八落。然后,黄帝也请来旱魃这样的神仙。旱魃走到哪里,哪里就云开雾散,骄阳似火。地上的积水也被晒得精光,因此打败了风伯雨师,同时黄帝战胜了蚩尤。如此轰轰烈烈的两场大战,难怪被有的人称之为“星际大战”。
那么,黄帝和炎帝、蚩尤之间的大战,真的有那么多动物和神仙鬼怪参与其中吗?
现在有一些神话研究专家认为,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部队中的“熊、罴、狼、豹、貙、虎、雕、鶡、鹰、鸢”等,其实并不是真的动物,而是以这种动物为图腾的某一个部落的称呼。风伯、雨师、旱魃等,也不是神仙鬼怪,而是当时的一些自然现象。因为当时的人无法理解这些自然现象,因此就用“超自然”的神仙鬼怪来解释。也就是说,当时黄帝和蚩尤大战的时候,黄帝确实曾经迷失在浓雾之中。黄帝军队的人不理解,认为这些浓雾是蚩尤喷吐出来的。后来又发生了狂风暴雨,而这同样被解释为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帮忙。在此之后,又遇到了天下大旱。毕竟大旱与洪涝是相反的,因此,这种大旱被解释为黄帝请来了旱魃之神。(黄帝)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解释太过牵强附会了,就算有异常自然现象,难道黄帝和蚩尤大战的时候,异常自然现象会那么集中地出现吗?我认为,那些异常自然现象,还真可能在那时候集中出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首先要明白,黄帝要和炎帝、蚩尤作战的原因。这个原因,一方面是人口的扩张,需要更多的土地及各种资源。另一方面,肯定也是因为当时出现了很多异常自然现象,大量的洪涝灾害,大量的旱灾,因此猎物大量减少,农作物欠收。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和炎帝才会大战,黄帝和蚩尤才会大战。所以,这也是解释得过去的。也或者,当时的人可能只是把战争中出现的那些现象当成是浓雾、狂风、暴雨、干旱等等。但是,由于这些战争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因而一代又一代地往下讲述。在讲述过程中,无论是黄帝、炎帝、蚩尤,还是异常自然现象,都早已被拔高化、神化。当《山海经》《列子》以及《史记》这些书在记载当时的事件的时候,所得到的传说已经是被神化了的传说,因此我们现在在书上看见的,才是那个样子。(炎帝)除此外,古书对黄帝、炎帝及蚩尤的大战,还带有很大的道德观念评判的意味。这种道德评判,是围绕黄帝来进行的。黄帝是正,炎帝和蚩尤是邪。黄帝是中心,炎帝和蚩尤是边缘。而“黄帝”这个名字,也代表着他是属于中心的主宰。还有,这种对炎黄大战,对黄帝与蚩尤大战的道德评判,大概是从西周开始的,也因此,轩辕黄帝也姓“姬”。正因为黄帝代表“正”,因此,在传说中,“熊、罴、狼、豹、貙、虎、雕、鶡、鹰、鸢”这些动物才来帮助他。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道理。在黄帝与蚩尤的大战中,虽说蚩尤也得到帮助,但帮助他的都是浓雾、狂风、暴雨这样一些阴性的东西。而帮助黄帝的,则是旱魃(太阳的意思)这样一些阳性的东西。显然,这样的道德评判,也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说中,不断被添加上去的。最后我们得到的,动物们及神仙们参与进来,也是为了证明这种评判而已。(参考资料:《山海经》《列子》《史记》)
网友TOBOL说:
黄帝战蚩[chī]尤[yóu],这个故事有多种版本。其中一个说法是出自上古奇书《山海经.大荒北经》。话说黄帝姬轩辕的部落位在神农跟九黎两个部落之东南端。当时这三个部落是最强大的。但是由于人类的本性,于是三方争霸战正式拉开了帷幕。黄帝姬轩辕一方担心会受到其它两部落受的攻击,故此黄帝姬轩辕就先发制人,率众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一带击败神农部落。然后黄帝姬轩辕乘胜率部落进击九黎部落。于是史上最著名的一场会战~"涿鹿之战"开战了。这场战斗为什么这么有名,传说蚩尤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是铜头铁额,八条胳膊,八个脚趾。而且食铁石,个个本领超人。黄帝在会战的前期,根本斗不过蚩尤,无奈祈天,邀得众仙下凡来帮助黄帝。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之后,黄帝姬轩辕终于击败蚩尤。黄帝将蚩尤捕获后斩首后,蚩尤首级化为一片血枫林。其它各部落的酋长见黄帝将九黎、神农两部落击败,于是便尊姬轩辕为首。姬轩辕召集各酋长告祭天地的时候,突然之间,天空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便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这场战争在山海经中的记录是这样的:蚩尤制造了多种兵器用来攻击黄帝,黄帝便派应龙应战。应龙用神通积蓄了很多水,准备来一场水淹蚩尤。没想到蚩尤却先行一步,请来天上的风伯和雨师,施展法术搞起一场惊天大风雨,使应龙无法再储备水。在这种情况下,黄帝就派一名叫女魃的天女助战,而女魃的神通就是能让大地干旱。这样女魃一下界,风伯雨师所施展的风雨立时被止住,最后黄帝将蚩尤杀死。取得了“涿鹿之战”最后的胜利。有人说根据这个传说,推测涿鹿之战是否是一场外星人的战争?因为能施展风雨雷电、能腾云驾雾、能使大地干旱、蚩尤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能食沙石子......种种离奇的记录,这根本就不像是一场地球人种之间的战争。只能把他们想像成外星人在地球上打了一场“星际战争”。
如果黄帝与蚩尤的战争是一场星际战争,两个星球的外星人在地球大打出手。以外星人的科技水平,扔几颗原子弹像吃棒棒糖一般轻松,哪还能有地球的存在?因此,说黄帝与蚩尤大战是一场星际战争,基本上是一种美好虚幻的臆想罢了。现在有专家推论所谓蚩尤食沙石子,其实他们食用的是像大米、小米一类的谷作物,人们远远看去,就像蚩尤在吃沙石子。再加上古时人们对于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现象发自内心感到敬畏,一方面为了宣扬黄帝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故此这才在山海经等史册中,假借神鬼之名,行黄帝浩然之威。虽然关于黄帝的众多传说中,夹杂着很多神鬼之论、天命之说。我们尊奉黄帝为华夏始祖,是因为黄帝对于我们整个华夏民族,有着不可否认的伟绩。文字、音乐、医药、历数、宫室、舟车、衣裳......促进了华夏文明的源源流长。更让每个华夏子孙由衷地感到骄傲与自豪。
网友时光如笋说:
这个可以是真的。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我们生活在高科技的时代,用高科技的眼光看过去,很多事情仍然有看不透的地方。🤔😞也许两三千年后的公元5020年,如果人类已经进化到宇宙时代,那时他们回过头来看1020年的山东省,会说“看,那是爬虫的历史,这里是东亚地区的宋朝,他们吃的是什么?”🤔🤔🤔从此,宋朝人是否食用从火星上引种的红米成为宇宙人争论的话题。因为,宇宙人不种高粱,不吃高粱米已经几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