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我和别人不一样说:
谢邀。愚友只是位农民,这个问题上百度查一下,就知道。
网友挥弓探赜说: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王允收藏七星宝刀,许褚使用火云刀,祝融夫人善使连环飞刀,以及孙坚之松纹古锭刀,赵云之百鸟朝凰枪,张飞之丈八蛇矛,吕布则是手持方天画戟,典韦使用八十斤双戟,还有就是关羽使用的超重量级武器、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在古代战争中,戈、矛、枪、长戟、长刀是双方使用比较常见的主要兵器。关羽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北宋成书的《武经总要》中的《器图》篇,为刀八色之一,这种刀很重,只能勉强用于平时的操练,是当时名家健斗人士自制的用来标新立异自己、以示威武雄壮的,并非在实战之中使用。根据《太平御览蒲元传》记载,三国时期有名蒲元者,奉诸葛孔明之令打造宝刀,特取蜀江之水为刀刃淬火,制神刀三千。《三国志》中又说,曹公使张辽及羽作先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下,斩其首还。这其中的刺、斩字,意思是直线形进攻,兵器锋刀穿刺进入了颜良的躯体,所以关羽击杀颜良的兵器是矛或矟,并非是大刀。如果是刀,应该是劈或砍之说法。据历史记载,东汉时期戟制最盛、矛次之,一直到唐宋时期才出现有青龙偃月刀,其更多的是用来锻炼臂力的,甚至是在外交、礼葬、加官进爵等大型礼仪活动或戏曲舞台表演时使用的,最初由西汉时期多用于斩杀敌军骑兵的马腿发展而来。从尚存的宋明清偃月刀实物来看,其柄、刃总长在二米五左右,这个长度显然是不适合马战。三国时期使用的刀窄而直,长度在一米左右,且一般都有环首。一柄比人还高的刀,在马上颠簸下想要精准斩杀面前移动的敌人,实在过于困难,单是转向就得费不少功夫。张飞使用的丈八蛇矛,在历史上确曾存在,《晋书》中说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只是这里所说的丈八蛇矛是矟,一种马上使用的长矛。张飞不可能用这种想象中的蛇矛去冲锋陷阵,不知道罗贯中是不是受此启发,为张飞配备了这杆丈八蛇矛武器,而为关羽却配备了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在马上挥动、斩将杀敌,权且当做是一个神武的传说就好,切莫当真。青龙偃月刀与丈八蛇矛相媲美,与主人互为印证,让人看到兵器就想到了兵器主人的英雄故事。在后世的记载中,佛、道、儒教都将关羽神化了,成为正义之神,一直受万民所敬仰,青龙偃月刀也成为了关羽身边不可或缺的武器。那历史上真的有青龙偃月刀存在吗?答案是:有!乾隆年间,历任御前带刀侍卫、总兵、都督等职的泰州人刘荣庆,当年他使用的武器就是青龙偃月刀,重三十六斤,收藏于泰州博物馆内。(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80后老王爱旅游说:
关羽时代的马上武器应该是戟或者矛,不是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是唐朝产物。
网友山山照明说:
历史上本就不存在青龙偃月刀的
网友四川达州人说:
青龙偃月刀是《三国演义》的说法。最初,《月下斩貂蝉》这出戏就开始说关羽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但从现有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看,偃月刀最早出自宋代,那么800多年前的关羽,当然不可能使用这种主要用来锻炼臂力并且非常仪式性的后代武器。在《三国志》中有明确记载,关羽斩杀颜良是使用刺的办法,将准备不足的颜良杀死在华盖车之上再跳下马来斩首而归。既然是刺,当然可以是枪、戟甚至是剑,但肯定不会是刀,更不会是青龙偃月刀。所以,关羽当时大体应使用马槊这样的枪类武器刺死了颜良,再以随身携带的腰刀或佩剑来斩首。显然,日常作战使用的绝对应该是乘手而且非常熟悉的武器。